-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区,是北齐时期最大的佛教文化遗存。早期的雕刻佛像大多呈现出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从响堂山石窟开始,佛教雕刻艺术开始步入了中国化的阶段。到了唐代已经形成成熟的汉式的佛教雕刻,响堂山的重要作用便是承上启下,开启了唐代造像的先河。在这里既可以看到早期佛教的造像特征,又可以看到隋唐丰满写实的雕塑。
相传石窟的开凿就是个秘密,北齐皇帝高欢强迫全国的能工巧匠聚集到响堂山开凿石窟,劳动的时候由官军看守,整个工地许进不许出。数年后石窟建成,皇帝命令工匠们在大佛顶部开凿一个佛龛形状的洞穴。并要求从外面看不出洞口的样子,这一切都完成之后,皇亲国戚簇拥着一口巨大的棺材来到了响堂山,官军命工匠把棺材送入洞穴并在里面塞满了金银珠宝。等工匠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皇帝的禁卫军把工匠们屠戮殆尽,尸首全部埋到了一个深沟里。
不久,皇家迎来的僧众就在响堂山诵经念佛,僧人们完全不知道大佛的后面就是高欢皇帝的陵寝和血腥的杀戮。
大佛洞是响堂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高12.5米,纵深13米;开凿最早的,建于东魏未到北齐初,约1500年前!它的宏大,精美,壮丽,感觉是无法从照片中分享,只有置身其中,努力地仰起头,去看那高高的顶,精美的纹饰,庄严的大佛,在石窟的一角,去感受那一份宁静,那历史的厚重!
进去以后就是这尊佛像,传说高欢皇帝的陵墓就在这座大佛的后面。大佛洞高12米,它的进深和宽大约也在12米左右,是响堂山石窟中最为壮观和雕刻最精美的一个洞窟,也是响堂山石窟中开凿时间最早的一个洞窟。
大佛的主体工程的完成在北齐初年,距今已经有一千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曾在《中国通史》一书中评价这个洞窟,可与龙门、云冈诸大窟相媲美。
洞窟的结构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是在洞窟中有一个方型的石柱,柱三面各凿一大佛龛,每一个龛内的中央均雕刻着一个大的坐佛,佛的两侧站立着菩萨,佛教中把这样的佛像组合叫做“三世佛”,也就是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在佛教中有横三世和竖三世之说,这里的组合便是竖三世佛。
过去佛为迦叶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也就是佛教的创始人,在民间信仰中老百姓习惯把他叫做当今如来,未来佛就是弥勒佛。这些佛像大多残缺不全,这是后来几个朝代的个别皇帝开展灭佛运动的结果。
这种装饰是响堂山独有的,因此,考古界专门为他定义了一个名称叫做“宝相花”。也就是说这种图案是由宝珠、相轮、莲花组成的。
古代时,按佛教说法,僧人礼佛观像的时候,是一边拜佛观像,一边绕着佛像旋转。旋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向右旋转,所以早期的石窟中,洞窟的后壁留有一个可以供礼佛时旋转的通道,也叫礼佛道。
在中国传统中祭祀的场所叫“享堂”。享是享受的享,具有祭享天年的意思。高欢的陵藏埋在了这里的佛顶部之上,这里作为供奉祭祀的场地,也就是相当于汉代的“享堂”。那么后人可能以讹传讹便把享堂叫做“响堂”了。
早期中国的佛教雕刻在人体结构的表现上不太成熟。这尊菩萨的出现打破了北魏云冈、龙门等石窟中传统的造像风格。使佛更加走进生活、走向写实,也使菩萨具有女性化的特征和亲和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把这尊菩萨像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这尊菩萨像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中国隋唐以后的造像风格。
因为响堂山石窟主要洞窟完成于北齐,其后又历经隋、唐、宋、明以至民国各代补刻,才形成现在的规模,成为研究石窟雕刻史的珍贵的实物资料。著名石窟专家、北京大学的宿白教授曾赞誉道:“中国石窟艺术的缩影就在响堂。”
(文/冯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