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戴耘作品《轻风扇舞》。
12月19日至明年1月30日,由深圳公共艺术中心主办的“深圳公共雕塑展———2014”在深圳市中心公园D区举办。知名艺术评论人、深圳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孙振华担任策展人。16位参展艺术家涵盖设计师、建筑师、人类学家等多重身份,是一个打破传统雕塑创作边界的参展团队。这些“跨界”组合并不拘泥于传统的“雕塑”定义,他们要在冬日里人气寥寥的公园里矗立起各种怪诞、奇异的立体装置。
以往的公共雕塑展常常“艺术值”达标,“公共值”不够
事实上,早在一年以前,在市民中心举行的“质变———深圳2013公共雕塑作品展”,就是一个风格多样、尺度较大的公共雕塑展。作为参展者及组织策划者之一,青年艺术家张凯琴透露:“当时参展者的作品都是艺术家原有的创作,但它们只是‘简单粗暴’地堆放在了公共空间中,除了对空间的占有和视觉的冲击,并没有与所处空间发生太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参展雕塑的“艺术值”达标了,但“公共值”还不够。
于是,本届“深圳公共雕塑展———2014”力求进一步提升雕塑的公共性。受邀的16位艺术家跨越多个领域,又立足本土,他们长年生活工作于深圳,对深圳的文化特征和城市属性有较深了解。在创作方式上,本届雕塑展要求参展者立足展览空间进行思考、创作,可以说,本次展览的15件作品均是为展览空间“量身定制”的。这使得“深圳公共雕塑展———2014”的作品在对“公共性”的探索上更进了一步。
本次雕塑展提升“公共性”,大多数观众基本能“看懂”了
策展人和艺术家们多次到展览场地体验环境、相互交流,本次展览的15件作品既包含了每位艺术家独特的风格语言和艺术思考,又是植根于本土文化生态和所处的空间环境而自然生长出来的,是作为公共艺术的一次大胆尝试。如知名设计师张达利的《猫乐园》,实际上是一座矗立于公园草坪的、用枝条拼成的“大窝”,它可以成为猫狗栖居的场所,但它的外观看上去却像一座鸟巢;而资深建筑师冯果川的《玩的风景》,是由钢索制成的网状几何造型,它可以供游客纳凉取乐,小朋友可到此“荡秋千、躲猫猫”;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当属韩国艺术家高昇铉的《福田伽耶琴》,一个硕大的树干中间被镂刻成了古琴的模样,矗立于公园中央,数根钢弦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中,市民可以随时上前“弹奏”,可以说,这是一个音乐与雕塑艺术完美融合的作品。大多数观众认为,这次展出的雕塑基本上能“看懂”了。
但“看懂”一词,实际上暗喻了精英与大众之间话语权和诉求的差异。中山大学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主任、教授冯原告诉南都记者:“为什么今天当代雕塑会越来越看不懂?因为从文化发展史来看,现代社会之前没有大众文化,实际上过去所有文化都是精英文化,都是贵族和精英所把持的文化,在这点上,中国与西方没有区别。而今天所谓的大众文化或者文化分层现象是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后才创造出来的。精英(高雅)文化和流行(大众)文化分类框架产生,自身就是现代文化的一种产物,二十世纪以来,一方面精英文化不断地在转移它的制高点,另外大众文化也不断地扩大它的领地和影响。那么结果就是,高雅精英文化转移制高点表现出来的鲜明特点,就是它们越来越看不懂。而所有看得懂的都逐步地转向了大众文化的范畴。”
参展雕塑损毁过半,艺术家认为损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亲近度
但也正因为本届雕塑展作品过于“平易近人”,展览启幕仅仅数天,公园里的雕塑便已损毁过半。雕塑家杨光的作品《银河》,是由数百张荧光光盘在水面上铺成的流体雕塑,如今已覆上了各种果皮纸屑;冯果川的《玩的风景》部分已网框分离,出现裂缝……但一部分艺术家却不忧反喜,他们认为,“损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品与公众的亲近度,而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的空间博弈也将会以“螺旋”式的结构持续下去。
“简单粗暴地谴责公众不爱惜艺术作品只是一种隔靴搔痒的说教,即使在发达国家,信仰、宗教、政见和文化的差异,也会出现作品被人为损坏的现象……但在中国,公共艺术作品设施维护的问题,恐怕不仅仅需要环保意识的普及,更需要持久、长远的艺术熏陶和文艺教化。”张凯琴补充。(周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