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主持人:南都记者 卫学军
嘉宾:媒体评论员唐彬 南都记者莫晓东 虎门市民付先生
新闻背景:位于虎门广场的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设计的烟枪雕塑———“较量”正式展开修复,预计修复时间约一年。据了解,为纪念虎门销烟并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设计的名为“较量”的烟枪雕塑于1997年在虎门广场落成。
主持人:你怎么看待虎门烟枪雕塑的修复?
莫晓东:从使用期限来讲,这个雕塑已有18年历史,会风化,也会有损伤。修复还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修复时原则上还是要保持原汁原味,保证历史感,这个不能被破坏。
付先生:现在就要修复虎门烟枪雕塑,感觉还是对这些历史的东西保护不够。其实,改革开放到现在才30多年,虎门老的东西不多。这杆烟枪虽然才18年,但在虎门也算历史悠久的了,真的需要特别保护,不能因为一次大城建就“翻新”一次。
唐彬:我不太愿意过度解读烟枪雕塑需要修复一事。我觉得,作为任何一座建筑物,都会有它建筑质量和使用期限等的限制;如果真要较真,我更愿意人们关注与建筑质量、保养维修费用等相关的信息。
主持人:你在东莞有没有看到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雕塑?
莫晓东:东莞有不少有历史性的雕塑,还是容易记得住的。比如石碣的袁崇焕雕塑,石龙的举重雕塑,这些都是能代表东莞一些镇街的历史人物故事或近现代故事,很有代表性,这些都是比较好的。
付先生:市政府广场的雕塑算是比较出名的,虽然叫不出名字,但是会让人看到就想到东莞。所以说一些具有辨识度的雕塑作用真的很大,可以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唐彬:一些古村的宗祠家庙里的雕塑,有的让人喜爱。公共场合的雕塑,则多半难以让人眼前一亮。
主持人:对于展现镇街的文化风貌,你觉得还可以采用哪些艺术形式来表达?
莫晓东:镇街要展示风采,我觉得一些有历史感的建筑或雕塑是其中一种方式,比较接地气,能够引起大家关注。当然有些方式要与时俱进,比如虎门海战馆关于虎门硝烟的介绍和展示,也有十七八年了,能不能改进展示的方式,加入一些新的展示元素,比如微信、新媒体、多媒体等,主要是要跟时代结合,不能脱节。
付先生:我觉得应该尽量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具有辨识度的方式来表达,比如雕塑。同时东莞镇街大多一镇一品,可以建设一些行业博物馆,整理这个行业的历史,整理收集镇街的历史。
唐彬:应该说,任何艺术形式,只要不违法、也不违反公序良俗,都应该、也可以用于现实的文艺创作。这里的唯一问题只是:我们的城市,能够给予创作者多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以及作品创造出来之后,能够欣赏的知音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