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高原展”藏品走进西宁 走完西部12省津东书画院精品展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召开2015年年会安徽省书协隶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池州召开“高杰、高博、张晓彦中国画作品邀请展”内蒙举行著名书法家韩征尘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明代南京书画艺术展亮相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徐悲鸿及亲友师生作品展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海上风华——上海城市景观中国画特展”举行2015年“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将于11月举行著名书法家韩征尘:“大红袍”是我艺术生涯里程碑著名书法家韩征尘:现代人学书能见到甲骨文是万幸著名书法家韩征尘:书法篆刻的创作应有个性著名书法家韩征尘:贯气的作品才能显得气韵生动著名书法家韩征尘:篆刻必须要有骨力还要刚柔兼备移动山水:孙策个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著名书法家韩征尘:学书篆不断的顿悟才能最终渐悟瑞士女艺术家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前拍裸照遭处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展首站文莱启幕为什么古埃及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又扁又平著名书法家韩征尘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灿若繁花·天津水墨名家小品展在意风区九思文化艺术空间开幕高清图:张建会书法展在天津古文化街戏楼“集真阁”举办高清图:水绿江南—杨俊甫水彩风景写生画展在津开幕高清图:创意启发未来 纽约广告节最佳作品展映在天津高新区举行高清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共和国将军书画展在津开展高清图:“大美天津”城市画派美术作品展在青年美术馆举行高清图:无上清凉—朱懿、贾冰吾、李寅虎、闫勇书画展在天津迎宾馆举行高清图:南开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书画展开幕高清图:京津冀书画家赴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采风笔会活动天津美院2015届毕业生优秀作品欣赏高清图:“创造与未来”—天津美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开幕高清图:著名画家王其华中国画画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高清图:巴西爱国侨领刘树德书法展在天津举行高清图:“超越边界”艺术展在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
首页 >> 雕塑 >> 正文

古希腊雕塑有瞳孔反而艳俗没味道:专家称想多了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5-06-30 15:23

  

  天津美术网讯 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是人类艺术殿堂中最为瑰丽的宝藏:帕提农神庙的《维纳斯》,象征着力与美的《掷铁饼者》、极富戏剧张力的《拉奥孔》……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传世名作。但是最近,有人在这些著名的古老雕塑身上有了新的发现:这些雕像的主人公,好像统统没有瞳孔!事实上,没有瞳孔这件事情,在古希腊、古罗马雕塑当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究竟原因为何?这个问题在网上激起了热烈的讨论,不同的人给出截然不同的解答。

  瞳孔的塑造干扰形体美的表达?

  在各个领域“学霸”聚集的知乎网,对于西方古典雕塑为何没有瞳孔的问题,很多人都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有人引用《艺术哲学》的作者丹纳的话:“艺术是对事物主要特征的概括”来进行论证:在人物雕塑中,虽然有很多客观存在的元素,但如果是和雕塑者想要重点说明和体现的内容无关的话,那就可以被删去或者简化。而众所周知的是,古希腊人对人体美无比推崇,在他们看来,人体是自然界最为均匀、和谐的存在,是具有最为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在古希腊人的眼中,最为理想的人物并不是拥有最善于思索的头脑、感觉敏锐的心灵、娇俏美丽的容颜,而是首先要具备血统优越、发育良好、比例匀称、身手矫捷的体格。

  因为这样的审美倾向,裸体雕塑在古希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为了体现形体美,雕塑家在肌肉线条和立体感的塑造上极尽能事,而相形之下,繁杂的色彩、过于丰富的人物表情——包括瞳孔的塑造,实际上对于体现形体美的流畅不仅没有太大帮助,反而有干扰作用,因此实在是不雕也罢。而没有瞳孔、缺少表情、通体素白的裸体雕塑,也天然具有一种肃穆的感觉,更符合雕塑对象神明的身份。

  “掉色”说论据充分有瞳孔反而艳俗

  真的是这样吗?记者向中央美术学院原雕塑系主任、著名雕塑家隋建国请教,他笑言这是文艺爱好者们“想多了”。其实,很多古代雕塑都是有瞳孔的,是用颜料涂上去的。只不过因为褪色,今天的人已经看不到了罢了。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大英博物馆的研究者们也为“掉色”说提供了充分的科学证据。该馆科学调查部的乔瓦尼·维尔博士,多年来一直持续对雕像色彩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是对雕像映射强光,然后用特殊的摄影机进行拍摄。这个由大英博物馆在2007年开发的系统,如果感知到异常成分——比如古代的蓝色颜料,就会在显示器上有所反应。维尔博士用大英博物馆所藏的特洛伊大理石像进行试验,发现当对准雕像的眼睛照射光线的时候,显示器反应感知到了蓝色的痕迹。“我们今天看到的特洛伊的眼睛是白色的,但其实两千年前,它是蓝色的。”

  特洛伊大理石像并不是一个特例。但科研人员将他们的仪器对准帕特农神庙旁边的伊瑞克提翁神庙,发现神庙的天花板曾经被涂过蓝色。德国李比西雕塑美术馆则开发出了可以测试出更多看不见的历史遗留色彩的仪器,他们的实验证实,很多古代雕塑不仅拥有蓝色的瞳孔,而且肤色和衣服也上了颜色。也就是说,古希腊文明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白色文明”,实际上古希腊人很喜欢给雕像穿上绚丽多彩的衣服。

  有趣的是,很多考古学家利用仪器复原了一些今天是素白、但曾经是色彩缤纷的雕塑,但很多人反映,涂上颜色、拥有宝石瞳孔的雕塑,反而有些艳俗,没有素白和没有瞳孔的雕塑有“味道”了。

  没雕瞳孔的智者象征超越尘俗的智慧

  古希腊、古罗马中有一部分属于神灵的雕像,有瞳孔,而且异常名贵,是由宝石镶嵌而成,但因为各种原因遗失散落了。

  如今耸立在帕台农神庙的雅典娜像是没有瞳孔的,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复制品。这座神像的原作出自古希腊公认的最伟大的雕刻家——菲狄亚斯之手,是由木头、黄金、象牙做的一米高的奢侈品,不仅女神的瞳孔是宝石所嵌,就连盾牌里面蛇的眼睛也是宝石质地。再比如,大家特别熟悉的大理石雕塑《掷铁饼者》,其实也是复制品,其青铜的原作也拥有一双宝石镶嵌的眼睛。

  也有一些雕塑是故意不雕眼珠,比如屋大维奥古斯都像的右脚边,艺术家就塑造了一个带有双翼而无眼珠的小天使丘比特形象,据说是用以暗示屋大维是一位仁爱之君,但爱本身又带有盲目性。

  而一些智者的雕像——比如阿基米德像,也是没有瞳孔的,有人相信是雕塑家有意为之。因为这象征着智者拥有向内的观照和超越尘俗的智慧。

  古罗马时期雕塑 终于与观者“对视”

  隋建国告诉记者,因为雕刻技艺的发展,更细腻的表现手法出现,文艺复兴之后的人物雕像,眼珠不再依靠涂色或者镶嵌,而是直接被雕刻出来了。而雕刻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令瞳孔位置下凹,使得光线投射的光影效果类似真实的瞳孔。

  事实上,这种雕刻瞳孔的方法可能出现得更早些。知乎网友KasaLee说,其实在古罗马时代——大概从哈德良大帝主政开始,瞳孔开始在雕像上出现。而哈德良大帝的王后Sabina像是已知最早的具有瞳孔的雕像。

  瞳孔的出现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在这个时期,很多人物雕塑的五官已经开始由古希腊或者古罗马特定时期的“目光飘忽不定,避开参观者的目光”演变为强调与参观者“对视”。而这种“对视”必然要求妥善处理好观者和塑像眼神之间的交流,瞳孔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

  证明当时这股潮流的另外的一个证据是,此时的古罗马钱币上,统治者的侧面像开始变为正面。在这之前,钱币上使用侧面像的原因再简单不过:就是害怕五官遭到磨损(比如,五官中鼻子是比较突出,如果雕刻正面像,在钱币流通过程中,统治者的鼻子很容易被磨损)。但古罗马终于有勇气将正面像雕刻在钱币上,也表明了审美的要求最终战胜了实用主义。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给丘吉尔雕像穿球衣:耐克创意惹官司
• 抗战雕塑“泰山魂”在山东临朐完成
• 隋建国个展“触手可及”即将于佩斯北京开幕
• 殷小烽作品展在京开幕 雕塑绘画展30年创作历程
• 芭芭拉·赫普沃斯:现代世界的雕塑
• 老中青三代为宅雕塑展举办
• 都是金箔惹的祸:论宝顶山千手观音像的修复
• 英国卡斯雕塑基金会将于2016年举办中国艺术展
• 挪威雕塑家“毕加索的右臂”卡尔·奈沙赫去世
• 胡海泉晒雕塑调侃像陈羽凡:称对方有印第安血统
• 希腊批英国拒还神庙雕塑是消极主义做法
• 中国美术家希腊展画技倾倒当地民众
迎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在天津召开
  • 庞黎明水墨肖像画展暨作品研讨会举行 庞黎明水墨肖像画展暨作品研讨会举行
  • 李建有水彩画展在津成功举办 李建有水彩画展在津成功举办
  • 艺术创意园区意庄艺术区开街启用 艺术创意园区意庄艺术区开街启用
  • 诗象与图銘·当代诗人绘画艺术展 诗象与图銘·当代诗人绘画艺术展
  • 李毅峰中国画写生墨稿欣赏 李毅峰中国画写生墨稿欣赏
  • 戏言图语——戴翔艺术个展 戏言图语——戴翔艺术个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