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近日,“千年瓷路——景德镇72 道制瓷工序”青铜群雕作品完成并亮相珠山大桥。形态逼真、动感十足,充满了艺术张力的雕像作品,成为了瓷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引得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王东摄)
据了解,72 道制瓷工序青铜群雕由我市老中青三代雕塑艺术家共48 位雕塑家参与到创作工作中,不仅有周国桢、张育贤、刘远长、唐志强、涂金水、李恭坤等一批国家级艺术大师,也有陶院的教授和学生,以及一些其他艺术家。
为了真实反映古法制瓷的72 道工序准确性,市雕塑协会从查找史料作为支撑,到之后的成型,历经创作小稿、制作成大样、制作腊模、用铜浇注四个步骤。自2014 年7 月动议,通过5个月的资料收集,最终确定了做72 个人物,按工序关系,从采矿到成瓷分成60 组进行塑造,人物造型和道具以明代时期为准。
从《陶冶图》、《天工开物》、《民俗传说》中抽取线索,并将每一个工序编辑成套,将整套工序完整系统地进行了梳理,发掘出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2015 年元旦开始进行雕塑小稿捏制,以便统一风格和大小标准。2015 年5 月1 日,正式进入泥稿放大创作,经过一个半月的时间,由铜厂进行翻模、铸造加工,直至青铜群雕顺利完成。
(王东摄)
“此次雕塑的小样高度统一在20-30 公分之间,大稿的尺度在70 公分左右,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景德镇千百年来制瓷手艺人的典型姿势和精神面貌。”市雕塑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次创作中,72 道工序被分成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釉上彩绘、雕镶工艺、青花工艺、施釉工艺、满窑、烧窑、选瓷包装10 个大类。然后在大类里进行第二次细分,以“釉料工艺”为例,它被分为“捧坯”、“晒坯”、“荡釉”、“浇釉”、“沾釉”、“吹釉”、“促釉”、“清足”。之后,再进行第三次细分。
经过一年来紧张有序的工作,“千年瓷路——景德镇72 道制瓷工序”青铜群雕作品顺利完成。这不仅代表着景德镇雕塑创作的最高水平,也是一次传统陶瓷文明和现代雕塑技艺的精彩碰撞和融合,同时是景德镇瓷人的精神象征。据悉,此次群雕作品,除一组安放于珠山大桥护栏墩上,另一组将摆放在景德镇陶瓷博物馆,供参观品鉴。
制匣:用匣钵土打成泥板,切割成长条形泥片,在篾制活页桶形上敷卷匣钵柱体,规范形制。
按匣底:将打制好的泥板,切削成适合的圆形饼块,待半阴干时,再在卷好的匣钵柱体接底成型。
筛料:将烧制好釉灰原料,用筛子进行去粗去杂精选,粗料可以再行烧制,细料则归类存放待用。
铲泥:将陈腐后的瓷泥取出,用泥铲反复铲移后,一层层盘成堆,拍打成田状,待踩泥制备。
踩泥:踩泥工赤脚将泥堆,由上往下、由外向内反复踩练,踩泥方法一般有菊花形踩和波浪形踩两种。
削坯:琢器行业工序之一,主要采用工具削坯体待接的部件。此为刀削雕塑造型部件。
满窑:将装有坯体的匣钵搬运至窑室,安放窑内合适位置,封窑门的过程叫满窑。此为搬运匣钵的动态。
挑坯:大件的坯体,一般由挑坯工进行运送。挑坯工将坯体大小搭配,轻重均衡摆放在木制坯架内,单肩挑坯运输到指定地点。
打板:雕镶又名雕削、镶器,是生产瓷板、鱼盘、琉璃瓦以及除圆形以外的各种形状的花瓶、花体的行业。因其成型工艺皆要拼镶,故名。用手或棍棒压制泥板。
合坯:利坯工序,将利坯的散件进行斗接组合,这道工序,一般是坯体造型偏大或相对复杂的器型使用。
制模:用粗瓷土加老土,依据瓷器造型规格,做成模具低温烧成,待翻模备用。一般琢器造型采用手工堆削制模方法,圆器采用轮制制模方法,此为琢器制模法。
碎石:舂石前要将开挖出来的大块瓷矿石,用人工砸成新头体量大小规格的小石块,以便进行舂碎。
舂石:利用水的落差,使碓轮上下起落,将碓窝里的碎瓷石砸成粉末,一般需要十多个小时进行舂碎成粉,再粗淘洗制不(dǔn)。
利坯:将干燥后的坯形器物在轱辘车上用利坯刀,利出器型所需的尺寸、形状等。(记者 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