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时隔七年,题为“中国风·南粤情”的第二届广东雕塑大展在广州举办。这一展览是广东近年来最具规模、学术性强的雕塑专题展览。来自层层遴选的投稿作品与老一辈雕塑家的共125件作品同场展出,共同呈现岭南雕塑的传承与开拓。开幕式之后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中国雕塑界、艺术理论界的众多专家学者参与本次雕塑大展的学术研讨。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许钦松称:“广东雕塑在全国雕塑版图中地位非常重要,老中青三代雕塑家共同建立起一个很高的平台。从上次全省雕塑大展至今有七年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们沉淀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在这次展览中,我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即广东省的雕塑,在全国的格局里具备最强的前瞻性与探索性,也最具备开拓创新的意识。我们所看到的雕塑与装置、与影像、与新材料的结合,打开了非常广阔的新天地,雕塑语言也因此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各种可能性摆在了艺术家面前。这是作为广东艺术家有别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独特之处,这与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的背景是分不开的,在艺术思想与探索方面,我们理应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全国。”
过往辉煌,今天的广东雕塑依然在前列
说起广东雕塑,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潘鹤先生的“艰苦岁月”、“开荒牛”,尹积昌先生的“五羊石像”等老一辈雕塑家那些脍炙人口的公共雕塑作品。的确,在上世纪60与80年代,广东雕塑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到了新世纪,当下的广东雕塑在全国版图中又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呢?在学术研讨会开始之前,信息时报记者向研讨会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编辑部副研究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雕塑》杂志编委殷双喜教授提出了这个问题。
殷双喜回答说:“这个问题很难比较,我觉得广东青年雕塑家还是很有特点的。对地域文化和传统他们给予了很多的关注,特别是这次雕塑展中,青年艺术家开始对历史回望,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趋势。有时候历史不是永远往前,有时候回头看,恰恰是更有力量地向前。”
在研讨会上,殷双喜将这个问题抛向在座的艺术家与评论家。艺术史论家、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皮道坚认为,广东的雕塑,原来实力很强,在全国领先,现在这个展览看起来,依然如此,还算得上是雕塑大省。“这一次展览中,老一代的雕塑家代表了他们的时代与高度,但更令我高兴的是,年轻人让我看到了广东雕塑的新面貌。”
皮道坚告诉信息时报记者:“广东雕塑界的实力在全国还是走在前列的。年轻人的作品和时代生活的变迁关系非常密切,他们从材料、创作的思路、方法上,都看得出来各种尝试。”
《中国雕塑》主编唐尧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说:“以一省的力量做雕塑大展,在我记忆里,好像其他省没有这么干过,所以我们应该是领先的。7年前我们就做广东省雕塑大展,现在做第二届广东省雕塑大展,这说明我们有一个雄厚的储备,也有这样开风气之先的开拓力量和精神。但是从学术上说,其实很难做比较,我有不同的意见,南北方的雕塑是有可以对比的特性。比如说,我们广州美院的作品,我觉得更生活化、更戏剧性,它的整个塑造和北方比较理性、分析、大气的东西还是有所不同。我们比较喜欢做生活细节、小的、着色、生动的。我们有一个具象传承的传统,从当年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下来,今天广东具象方面,更有特点的是来自民间,更生活化的,更生动、活泼的特性。还有一个特点是广州美院的比较突出的制作性。”
唐尧也强调了广东青年雕塑的实验性特征,他列举了广美雕塑系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近年来的大学生毕业展、新青年推进计划等项目中,来自广州美院的年轻雕塑家非常突出也非常精彩,因此他对广东省雕塑未来的发展表示充满信心与期待。
南粤风情,对民俗与传统的根植与超越
“中国风·南粤情”,这个标题很容易让观众误解为一个传统保守的、地方民俗的、主旋律的展览,而实际并非如此。在这个展览里,我们能看到各种材料与雕塑语言的突破与尝试。皮道坚对此做了不同的解读。他说:“ 中国 强调的是民族性, 南粤 强调的是地方性。”他说:“我从90年代中期关注实验传播以来,就是关注这样的一个学术课题——如何把民族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拿到今天的世界上去。人家愿意看你,愿意买你的账,人家觉得你还有点意思。如果只是把老祖宗的东西照样搬过去,例如在卢浮宫的那年展,那不是你的本事,那是你的祖先做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把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把它转化、利用,把它作为一种资源,同时我们要延续我们的传统文脉,这个才是我们的本事。”
皮道坚认为,我们今天谈中国风,谈南粤情,就是完成这种转化,把我们传统的好的东西,包括哲学思想和艺术创作,包括我们如何看待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样的与西方人不同的观念表达出来。“我注意到广东有一些艺术家,像吴雅琳老师,她的作品和一些文章,她在这些方面动脑筋,我希望以后广东有看到更多这类的雕塑作品,我们拿出去,能够给人家启迪,能够让人醍醐灌顶,让西方人重视。”
殷双喜认为,全球化时代的地域文化和在地性,扎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深处,但是如何将之转化为普世认同的对象,而不是猎奇对象,是今天的艺术家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工艺在今天变成商品进行流通的时候,它背后携带的原始艺术的力量已经被锁起来了。它原来包含的精神内涵,已经消失了,只存在于一个外部的形式表面。今天的青年艺术家很重要的是要穿越这种地方艺术、地方文化的形式表面,打开这个密码和盒子,把内在的价值和精神释放出来,这种东西,在今天能够在全球获得独特性,只有有了这些独特性,你才不会被认为是西方艺术的追随者,你才有可能和他们对话。这次展览至少提醒青年艺术家去关注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传统,而不是一味地把眼睛盯着西方最前沿的当代的样式,这个难度很大,像吴雅琳老师开创的思路,我们不是要扶持传统媒介,也不是培养新的广东地方工艺传承人,那是文化遗产,我们是培养当代的雕塑家,但是如果从地方的文化和内在价值,怎样把它转化成当代的交流。”
因此,在许多评论家更强调多种形式和材料的发展变化时,殷双喜则认为,年轻人当然要有材料的处理和技法,但是如果钻在材料里拔出不来,一味斗形式与技术的巧,这在中国古代的美学来说,这个层次是不高的。“我觉得未来,中国雕塑在世界上,经历过当代材料的阶段之后,最终还是要从我们自身的文化去寻找道路。”
广东雕塑生态环境很好
除了研讨雕塑创作问题之外,与会专家还就广东雕塑生态环境做出了分析。
在中国雕塑的现代进程开端阶段,广东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早期留学生将西方雕塑观念与创作方法带回中国,而且在进行材料语言转向阶段时,广东也是重镇。因为广东曾是制造业中心,各种原材料门类齐全、分类细致,最新的材料也很快就会出现在年轻雕塑家的实践之中。
广美雕塑系陈克副教授前不久研究关于岭南雕塑的来源和未来可能走向的方式,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做了一年多的课题,从岭南的园林、建筑、地域文化、民间工艺等等方面切入这方面的分析。他发现:“广东人敢想敢做,束缚比较少,我们的学术氛围是最开放的。同时,广东有海洋文化的传承,都是从外来的,而从大陆过来的东西,远远少于海外过来的文化,它就是拼接。从建筑到景观,到园林,我曾经也和很多园林的设计师们聊,广东的特色就是嫁接,以实用为主。我们的拿来主义、实用主义、拼贴主义,会给广东雕塑带来新的面貌。”
殷双喜也表示,广东的雕塑生态环境非常好:“首先广美的雕塑系教学思想、教学课程各个方面,非常的开放。再一个,广东地区现在的理论家、策展人在全国都是一流的。广东的生态很全,美术馆、策展人、理论家、评论家,最重要的是这一批艺术家,都很全。以个人命名的雕塑园、雕塑公园,也是很早出现的。所以,我想,今后的路已经打开了,但是,广东就是画廊稍缺一点,艺术消费市场还需要慢慢培育,人们的消费观念要慢慢扭转。”
他同时对广东雕塑界提出建议:“未来广东雕塑还是要继续做学理的研究。能够在雕塑的教学和学术发展方面,有些实质性的东西提炼出来,成为全国雕塑届的一个参考,或者一个学习的坐标方位。”(作者 冯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