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曾振伟作品《鳌鱼舞》。
天津美术网讯 日前,由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主办的“2016中日当代雕塑交流展”在深圳隐舍inshow开幕,共展出曾振伟、胡杰风、陆增康、许玉玲、郑宝成、栗田融、文芝瑛、黑木满、松尾伊知郎、石井香久子等十位艺术家的33件作品。
这是一次没有策展人,自然而然发起的当代雕塑交流展和文化沙龙。据亚洲现代雕塑家(中国)协会秘书长胡杰风介绍,中日10位艺术家在长期创作与交流中,有感多元语境下的亚洲雕塑艺术的融合与共生至为重要。研讨会上,艺术家们通过各自作品和亲身体会,探讨打破固有思维和材料,反思了当代雕塑的发展瓶颈。
当代雕塑创作日益多元化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科技被不断运用,当代雕塑不再局限于原来的单一面貌,艺术家队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画家、设计师、建筑师对雕塑的介入成为当代雕塑创作的普遍现象。
“越来越多的平面艺术家向雕塑领域切入,使得雕塑语言更加丰富,”松尾伊知郎是一位陶艺家,现任日本鱼莲坊窑主。他认为,很多雕塑艺术家因此不再具有技术垄断优势。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在新材料、新技术和跨界创作者的多元语境下,雕塑家会不会沦落为制作工人?比如,3D打印就彻底打破了立体造型工艺的垄断局面。
许玉玲现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她认为,平面艺术家进入雕塑,对雕塑艺术语言的理解会更加通透、具有共性。“像草间祢生、村上隆原来都是平面艺术家,他们切入后,带来更加丰富的画面感和色彩趣味。”
日本艺术家栗田融认为,当新材料介入雕塑时,要慎防简单copy前人作品,比如原来用泥巴、石头、木头雕刻的物像,现在换了一种材料去雕刻同样的事物,没有升华而变成简单的山寨。一些评论家和策展人试图掩盖其艺术CO PY的粗糙和材料转换的简单粗暴,建立起所谓的学术高度。这样的“成功”,对中国的当代雕塑发展是非常负面的。
中国仍未形成“生活美学”
那么,艺术家做艺术,与其他行业的人做艺术的差异性在哪里?胡杰风表示,艺术家无法与科学家比材料、技术的应用,无法与思想家、哲学家比社会问题的深度,他最本质的优势应该是创意、艺术品位及审美能力。
但他也毫不客气坦言:艺术家,尤其是当下中国大陆的艺术家们,能有独立的思想深度的,少之又少。“很多艺术家的文化素养不到位,日常的生活起居里,把粗糙当简朴,把粗俗当低调,更看不到骨子里的优雅。我们需要先补生活美学这一课,而不总是靠文字逻辑来包装或是解读作品。”
纵观日本思想及文化艺术史,融合与共生是其基本特征,其最显著一点可概括为“生活文化”,即在日常生活层面理解艺术。关于“生活美学”的概念,暨南大学教授曾振伟指出:在很多国家,生活美学早已不具有学术讨论意义,因为这些都渗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里面去了。“艺术家和学者每天都在讲艺术讲文化,讲很严肃很高大上很空洞的学术,但就是不提生活的艺术。生活美学在我们国内还没有形成。”(记者 朱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