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吴为山是以人物肖像雕塑而见长的尤擅塑造文化人或具有浓郁文化感的人。对人物的塑造往往体现出艺术家对人物精神特征的不同把握能力和主观表现的不同追求。《易·系辞上》曰:“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优秀的艺术应着力追求形而上的“道”的境界。然而.艺术不是哲学其追求“道”的途径不是虚渺的,而必须由直观的“器”而升华。区别在于平庸的艺术家滞于“器”.而优秀的艺术家则臻于“道”。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吴为山作为艺术家是优秀的。
意象汇通器而臻道
吴为山的人物肖像雕塑.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通过揭示人物的超然脱俗的精神而达到与’`道“相通的层面.从而引发观众精神境界的提升。在艺术处理上,他非常赏爱那种不似之似的意象造型。因为,这种意象造型的`’似“的因素,使得他的塑造能指向具体的对象.而“不似”的因素则给予他以主观发挥的巨大余地。这种造型选择的确有助于他挥洒自如地将作品的境界往“道”引发。
中国传统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将感性形象与抽象意义结合起来.区别于西方传统的概念思维可以说这是一种意象思维的方法。中国传统艺术受其影响极大其特征也是将意与象结合起来。而在象与意的关系上意最为重要.象则因意而生因意而变因此意象不同于客观实象它是客观实象通过感官进入到大脑.与情理融合的产物.是象与意的揉合其结果是象因意而改变而新生,其趣大异于客观实象。在当今雕塑艺术领域具象与抽象表现各呈极端时.吴为山则钟情于在雕塑领域探索一种意象表现的方法。他的意象表现的方法明显不同于普遍采用的几何化的方法而具有感性的、有机的、偶然的和情趣化的特征,颇类似于传统中国画中的写意方法。他用这种手法创作的《徐悲鸿像》和《黄宾虹像》就颇具代表性。
《徐悲鸿像》的造型极度简括,五官模糊,但大的轮廓特征却十分明显,这种似又非似的处理给人一种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感,令人遐想。形象起伏不平的外表则明显地让观众感到一种自然、写意的趣味。相对于《徐悲鸿像》.《黄宾虹像》似乎更具象些.但这件作品仍是非常写意的。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黄宾虹先生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足以令观众得“意”而忘“形”。尤其是衣服上的那些随意为之的纹折让人联想到黄老先生作品中的那种充分而自由的笔法。这种同构性可谓奇绝!
朦胧化是吴为山的雕塑意象处理的一种典型的方法。在《扎辫子的女孩》、《穿背心的女子》、《着裙少女》等作品中.我们所找到的正是这种感觉。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道家的宇宙观认为宇宙的生成是由太初元气至阴阳二气再至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其路径可以说是由混沌、朦胧走向具体。或者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物质化和世俗化的倾向。
那么,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即由具体向朦胧回复则是否可以说走向宇宙更普遍的现象或者说向精神性回复呢?中国一些传统学派还真是这样认识的。道家就主张忘记物与物的区别只剩混沌的整体谓之“大一”。并认为这是最高层次的知识.所谓“不知之知”。事实上一件艺术作品越是具象的确越容易引起观众往物质化和世俗化方面联想.而一件艺术作品越是趋于抽象物质化和世俗化的倾向就可能越少。这里,还有一个不足为训的例子可为佐证。公元728年,基督教拜占庭统治者曾经发布了一个公告,禁止使用再现性形象。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排斥世俗情绪和肉欲使人专注于宗教的信仰和情绪。这正好从反面说明了具象与物质和世俗的关系。
一个美术家应该具备完形范围之外的获取弥散性幻觉的特殊技能这种技能同样是艺术地观察世界的一种方法。一些美术家往往习惯于浮现出明确的成形观念,盘桓于表层的完形和具体的形状中。而一些具有形而上追求的美术家则常常能将自己保持在一种弥散性幻觉的状态并不始终追求表层的完形和具体的形状。吴为山就是这样一位美术家。他时常在一种弥散的状态中浮现出一定的完形,但却没有让其走向完全的清晰,这的确更容易获得一种形而上的意味。
这种处理手法与吴为山对光影的追求又是一致的。吴为山非常赞同美学家宗白华对离形得似的解释宗先生认为所谓离形得似的手法正在于舍形而悦影影子虽虚,恰能传神,表达出生命里微妙的、难以模拟的真。
吴为山自己也认为:影,往往教人们在现实的庸俗生活之外.看到某种幻念,找到某种追求。“雕塑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形状的塑造而表现‘影’。”的确不同的形体塑造.会产生不同的影;反过来说追求某种光影效果.也会影响对形体的塑造。事实上,印象派绘画对光影效果的追求,最终导致了对形体的实在性的无可挽回的破坏。我们在莫奈、雷诺阿等人的作品中感受到的正是一种形体松散、模糊的效果。现代主义美术家对形体的进一步分解和抽象可以说印象派具有不没之“功”。
吴为山对光影的偏爱,使得他有时在塑造时.喜欢舍形而求影。又由于他非常赏爱那种脱俗的无远弗届的朦胧、柔和与虚幻的影的效果.所以他往往喜欢塑造一些并不十分具体的形象.我们上面提到的《扎辫子的女孩》、《穿背心的女子》和《着裙少女》可为其典型。
率性而作灵机天成
尽管创作了许多杰出文化人的肖像,但是吴为山认为自己最好的作品还是那些即兴捏塑的小品。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塑造那些名人时,多少还是有所顾忌,总还是有些斤斤于形似惟恐观众认错了人。这或多或少让他感到拘谨而不能率性表现。《庄子·达生》中引用孔子的话说:“以瓦注者巧以钓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重外则内拙一。”
其意是说赌博时下的赌注越贵重人的赌技就越难以发挥出来。因为太在乎目的.往往导致内拙。美术行为亦复如此。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就曾说过:“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的确往往那种即兴的随意之作,每每具有极为生动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