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科技革命带来怎样的雕塑未来2017西泠绍兴秋拍10月14日开槌平均每年有两千多个文物案件被立案老窑瓷器在国内与国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小小古玉 何以价值千万玉器收藏第一步:软玉硬玉要分清纪念马克思论坛暨名言书画书法展在京举行姜维群:王树秋开启一个魏碑新时代视频:虔诚耕耘画坛数十载,痴人画匠张胜《孔子》雕塑立巴西 永久命名“中国广场”王铎:写字的尚书 作画的阁臣六旬非遗传承人用剪纸讲述古城故事张大千泼彩《秋山岚翠》1800万港币落槌挖掘国庆专题藏品的投资潜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开馆五周年馆庆活动海外发行的新中国国庆邮票收藏家必须面对的两道坎天下匠来:FOD嘉年华亮相凤凰中心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创中国瓷器拍卖纪录天津瓷房子国庆迎客潮 国旗成最美背景高清图:著名画家缪文杰美国书画精品展作品欣赏天津著名画家缪文杰在美国犹他州讲学办展传播中华文化孟庆占画苑(青州)开馆暨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举行喜迎十九大书画名家作品展在津落幕 将移师邢台市图书馆继续展出 视频:虔诚耕耘画坛数十载,痴人画匠张胜“一带一路·丝路天津大展”黄金周期间在滨海美术馆展出姬俊尧、王国贤书画作品联展在上海举行首轮展出龚望临汉隶四种墨迹展在天津美术网艺术馆开展沽水双松-津门“九零后”赵兵凯、张锡武作品展在天津美术网艺术馆开幕著名画家郭鸿春再收新徒李永春 传授传统国画艺术“翰墨流声—沈德强、李军书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艺路—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在天津画院青创美术馆开幕视频:怀真抱素-当代名家学术邀请展怀真抱素-当代名家学术邀请展在天津荣宝斋开幕天津2017“百花杯”工艺美术精品展在意式风情区开幕
首页 >> 雕塑 >> 正文

科技革命带来怎样的雕塑未来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10-09 11:42

  天津美术网讯 于1950年代的动态雕塑在21世纪因不断更新的科技以全新姿态复苏,它已不仅限于颠覆雕塑的静态化或是为公共环境增添趣味,更重要的是其具备装置的思考方式又不偏离雕塑的本体形态,形成了当代雕塑的一种新面貌。

  2017年9月7日,天行意动·第二届中国国际雕动态雕塑展在长春世界雕塑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来自国内外40个艺术家的35件实物和15件视频。集中展示了近三年来艺术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创造的多觉新艺术,不仅让我们见识到当下动态雕塑的最前沿实践,同时也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雕塑形态甚或内容的影响越来越强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动态雕塑的探讨不仅在于动静的区别,“动态”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动起来的雕塑

米海鹏团队《鉎命 MetaLife》液态金属感应装置(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米海鹏团队《鉎命 MetaLife》液态金属感应装置(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什么是生命?如果一滴液态金属可以捕食、消化、游动,是否可以认为它具有生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米海鹏团队带来的作品《鉎命》是一组饲养着液态金属软体动物的交互装置。生活在装置中的液态金属仿佛具自主意识,在与参与者互动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引发参与者对于究竟什么是生命的思考。

  本次展览所呈现的两件装置,其中的液态金属鉎命性格各不相同。一个喜欢跳舞,时不时自己就舞动起来。另一个比较好奇,喜欢游向观众的位置有更近距离接触。液态金属鉎命在交互过程中变化出不同的形态,轻盈、灵动。且每次出现的形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这组作品独特的魅力所在。

章献 《如何解读一个轮子》自行车元件、机械结构,木凳 电机驱动,舵机驱动,电磁感应(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章献 《如何解读一个轮子》自行车元件、机械结构,木凳 电机驱动,舵机驱动,电磁感应(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章献也是此次参展艺术家之一,他这次参展的作品为《如何解读一个轮子》,作品由五件轮组装置共同构成。车轮和前叉是他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现成品。在拆解和清洗的过程中,章献试图通过车轮和前叉的使用痕迹探寻它们背后所隐藏的故事。虽然有些意识流的味道,但章献觉得每个车轮就好比形形色色的人,拆解清洗的过程就像在和他们对话。对作品的解读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在章献看来,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快有慢的轮子喻指的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人生状态。

  “其中有一件作品我赋予了它更多的历史意味,有必要拿出来单独解读:1913年,杜尚创作的《现成的自行车轮》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关于艺术品与现成品之间的讨论。借助杜尚车轮的概念,我试图以我的视角来重新解读这件作品。在我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一件杜尚车轮的复制品,唯一不同的是轮子的缓慢转动以及夹持在凳子上的两个百分表。轮子缓慢旋转所产生的微小偏摆被百分表精确的捕捉并放大。有趣的是,当指针指向红色区域则被认为质量无法保证。作品呈现出简单宁静的观感,以一种看似严谨科学实则荒诞无用的形式表达出一种更深层的隐含。”

赵焯 《刺》金属、木材、塑料等 电动,程序控制和人体感应互动(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赵焯 《刺》金属、木材、塑料等 电动,程序控制和人体感应互动(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艺术家赵焯的参展作品是《刺》,对于赵焯来说,这件作品起初只是一个模糊的仿生概念,模仿人们熟睡时的呼吸,海胆摆动触手或是花朵的开合运动。随着创作推进,外形设定经历几次比较明显的转变,由具象而精致变得抽象且纯粹,舍弃有机的仿生形态,舍弃唯美和浪漫主义,最终呈现不带感情和修饰的机械外形,当雕塑开始运动,观众依旧能够从中感受到类似生命的气息,冰冷的机器仿佛又有了体温。

  海洋,近在大陆的尽头,河流的终点。大海孕育了多少我们不曾见过的生命,人们在浩渺的海洋面前,心怀敬畏。海浪拍打在礁石上,声音是那样的冰冷利落,但你是否感受过海的柔情?从本科开始,徐鑫霙在上海这片土地已经生活了6年余,虽不是故乡,但早已埋下了深厚的情感。

  徐鑫霙这次的参展作品是《那片海》,这件作品是对其本科作品《听海》的一个延续:“应灯光,传来阵阵海浪声,带领我们进入海洋的世界。作品由硬件模块与软件控制两个部分组成,每一个像素点下层都有与光纤束对应的灯珠,手轻碰像素点的任意位置都能触发弹簧按压到开关,触发灯光。大海不只是冰冷和充满死亡的味道,我希望借此作品让人们触摸大海,亲近大海,感受大海的柔情。铺下这一小片海,谨以此献给我生活了6年,给了我新生命的校园。 我爱大海,也爱上海,我爱自然,也爱科技。作品由一片形似海葵群的光线束组成,正像神秘的大海一样,即是温柔的港湾,也充满着危机,通过人手抚摸‘海葵’会感。”

汤杰 《红尘》沙子、玻璃、电子元件(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汤杰 《红尘》沙子、玻璃、电子元件(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汤杰的作品《红尘》由七个正方形透明容器叠加成七层塔,每层之间都有一个圆孔通往上一层。最底层里装着沙子和一个风扇,风扇会一直吹起沙子,尘起尘落中,循环往复,有上有下。

蔡冠杰《喂,你,对,就是你》综合材料 感应 电机传动(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蔡冠杰《喂,你,对,就是你》综合材料 感应 电机传动(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喂,你,对,就是你》,这是艺术家蔡冠杰作品的名称,他的灵感来源自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创世纪》,他将画面中上帝和亚当即将接触的画面实体化,用一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观者通过与“上帝之手”的互动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观者即亚当。通过人和“神”的互动来映射人与宗教之间的微妙联系,人对于信仰的态度,以及人对宇宙,对自我的认知。作品给予观众的不是一个结论,只是引出几个元素,宗教,信仰,人,甚至人工智能,观者可以只是单纯体会这种互动的趣味,也可以间接地去思考这几种元素的关系,构建自己从中得到的信息。

  技革命带来新的创作手段和视角

  上述艺术家们的作品与我们以往见识到的雕塑作品非常的不同,不仅仅会动,还非常的高科技和智能化,这是当下科技革命带来的成果,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关于艺术的新大门。

  大家都看过《终结者2》,里头的大反派T-1000 液态金属机器人那几乎不死的能力让人不寒而栗,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刘静的小组研究有望让这个电影里面虚构的形象变为现实,而此次参展作品《鉎命》就是基于刘静教授的研究小组研究而来。

 
 

  2015年春天,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合作进行的液态金属研究,在《先进材料》上发表了最新的成果。刘静就是论文通讯作者中的一员。这篇名为《仿生型自驱动液态金属软体动物》的论文,描述了“镓(jiā)基液态合金”的一些令人着迷的酷似生命的性质:浸在氢氧化钠溶液里,由镓和铟组成的液态金属合金,能够“吃进”铝箔,并像“吃饱了饭的动物”一样开始移动。

孟彬 《南柯一梦》电机、木头电力机械运动(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孟彬 《南柯一梦》电机、木头电力机械运动(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陈刚 《我们谈了很久》玻璃钢仿花岗石(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陈刚 《我们谈了很久》玻璃钢仿花岗石(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这些镓基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分身”和“自组装”能力。也就是说,当两个运动中的“软体动物”碰到一起的时候,它们会合为一体;但如果将一个较大的“软体动物”分开,它们就会相伴而行。这后一种特质,如同自然界中那些有着“分身”异能的低等动物,比如海星和蚯蚓。

  《鉎命》这件液态金属的作品,像软体动物一样仿佛真的具又生命与自主意识,在与参与者互动时会表现出害羞、好奇、乖巧和淘气等不同性格。

卢征远 《浪》喇叭 播放机电线 MP3 水盒电子控制喷水系统(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卢征远 《浪》喇叭 播放机电线 MP3 水盒电子控制喷水系统(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Willemvan Weeghe, DynamicStructure (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Willemvan Weeghe, DynamicStructure (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Ralfonso, Exclamation mark, stainless steel LED motor driving (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在刘静教授看来,人类雕塑的历史可以看做是新材料、新工具、新技术发展的历史,动态雕塑是交叉的学科,在技术创造中体现着艺术的美,艺术对科学同样有极大启发。而液态金属低熔点的特性相对安全,不仅可以加大铸造速度,软、流体等性能还可以满足不同形式的雕塑需求。

侯剑威《痕迹》木 人力互动(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侯剑威《痕迹》木 人力互动(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郭昱杉 《沧海四粟》金属等综合材料 机械电动(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郭昱杉 《沧海四粟》金属等综合材料 机械电动(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CHOBYUNG CHUL, wavewine bottles, human-driven(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CHOBYUNG CHUL, wavewine bottles, human-driven(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今天的科技如纳米、量子技术已经触动了世界最深层的本质,在生物工程和人工智能领域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上升到造物者的层面。作为艺术家应该对科技的进步做出非常敏感、敏锐的反映,包括人文价值观的重塑。”《中国雕塑》执行主编唐尧在谈到雕塑与科技的结合时讲到。

  雕塑未来

  科技革命的发展,为艺术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大大的拓宽了艺术的边界,当下的艺术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科技化,当然在这其中我们要理清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另外一方面,动态雕塑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雕塑来说,动态雕塑是否是一个更好的未来。

Lin Emery, Zig-Zag, metal wind power(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Lin Emery, Zig-Zag, metal wind power(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彭显锋 《云工厂》综合材料(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彭显锋 《云工厂》综合材料(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韩易非《Gu》塑料 不锈钢 风力驱动(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韩易非《Gu》塑料 不锈钢 风力驱动(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霍波洋教授认为科技对雕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最初翻制石膏到玻璃钢再到不锈钢以及焊接技术的革新都能看到科技对雕塑形态带来的改变。科技一方面改变了审美习惯,另一方面使艺术理想得以实现。科技带来技术上的创新,而人文则是艺术所要表达的根本。学生也有沿传统与走动态两种不同的发展取向,我国的动态雕塑展在世界上还是有差距的,未来前景是很客观的。

  而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看来,今天科学技术对美学,对造型艺术、材料、空间、虚空间的改变在加速度。中国美院雕塑与公共艺术教学围绕科技与技术的结合已经开展了十多年,对这一点有深刻体会。技术是可以反映人文的,人文如何和科技结合,要求学院教育、要求学生对造型训练要有好学之心,成体系化的、完整的科学认识对学科建设非常重要,前景广阔。

徐子薇 《环》 灯光装置(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徐子薇 《环》 灯光装置(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冯晓峰 《重复的周期》系列 不锈钢 51单片机 电机(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冯晓峰 《重复的周期》系列 不锈钢 51单片机 电机(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关于科技和雕塑之间的关系,《美术》副主编盛葳博士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不对称、不同步的关系。作为实验室的科学不会对雕塑的发展产生直接性的影响,科技对雕塑产生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科技转化为社会生产方式时,一是当科技转化为日常生活方式时。技术本身是工具和手段,在科技与雕塑互动关系中存在哲学、伦理、文化等,这时的技术是作为观念而存在的。一方面新媒体、新媒介拓展了雕塑的概念;另一方面,新媒体、新媒介极大地拓展了雕塑的公共性。

  而在孙振华博士看来,科技和艺术是双向互动的,科技不仅对艺术有巨大推动作用,艺术同样反作用于科技的发展,表现在科技工作者的个人艺术修养层面,要求以美的规律来做。

  “为什么现在对有时间性的动态雕塑关注?另一方面今天这些动态雕塑为什么仍是很原始的机械原理?”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克教授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希望未来更多的人去思考为什么要做能“动”的东西的问题。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孔子》雕塑立巴西 永久命名“中国广场”
• 2017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北京展开幕
• 漳州国际当代艺术展9月29日开展 景育民参展
• 2017青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雕塑邀请展开幕
• 雕塑大师——福斯托·梅洛蒂
• 为时代塑魂—“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侧记
•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等为时代楷模塑像
• 安东尼葛姆雷:把身体切入雕塑
• 孙振华:把雕塑和国家联系起来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雕塑邀请展15日开幕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霍春阳花鸟画艺术研究所在津成立 霍春阳花鸟画艺术研究所在津成立
  • 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开幕 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开幕
  • 名家国画邀请展在青创美术馆开幕 名家国画邀请展在青创美术馆开幕
  • 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展在津开幕 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展在津开幕
  • 津门油画助力名家画蔚县作品展 津门油画助力名家画蔚县作品展
  • 范扬人物画作品展在忻州开幕 范扬人物画作品展在忻州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