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览开幕式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2017年11月20日,“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聚焦布德尔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杰作,重新审视布德尔回归古希腊罗马神话题材而创作的作品,包括38件青铜雕塑作品,2件油画作品,8件水彩作品,还有素描及珍贵历史图片等,所有展品均来自法国布德尔博物馆的馆藏。展览将展至2018年4月30日。
展览法方总策划、法国布德尔博物馆馆长艾美丽·斯密耶致辞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曾成钢致辞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本次展览中方总策划、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冯远致辞
开幕式现场
关于布德尔,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讲到,布德尔的雕塑是史诗般且浪漫的,布德尔对待每件作品都非常执著,尤其是在创做纪念碑作品时,有一件作品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期间创作了57件草稿,还有一件他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所以他的每件作品都是非常精彩的,布德尔的雕塑与建筑、环境浑然一体,他将激情思考与理性融为一体,他的作品是真实的。
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接受媒体采访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表示,从雕塑史来说,布德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罗丹是古典和现代分水岭,布德尔是雕塑真正进入现代主义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在吕品昌看来,布德尔的雕塑是男人的的雕塑,布德尔是一个充满力量感和生命力的艺术家,他不追求写实细节,强调夸张的动作,肌肉感,这些也是我们解读布德尔雕塑重要的方面;此外,他还讲到,清华大学选择这个时候展示布德尔的作品,对于当下有着很深刻的现实意义:“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进入到很深入的阶段,回归经典,向经典致敬,会让我们对当下进行反思,这是这次展览的意义所在。”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
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吴洪亮认为:“布德尔的雕塑能够让人长时间的注视,此次展览的研究性非常强,通过展览我们可以了解到布德尔的代表作是如何生成的,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这个展览也在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雕塑家是多么不易,一件伟大的作品要经历多么长的时间去酝酿生成,最后成为经典,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来这个展览学习。”
《中国雕塑》执行主编唐尧
而在《中国雕塑》执行主编唐尧看来,布德尔作品最吸引人的是他作品中的致密感,布德尔的塑造非常“硬”,具有“量”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执行院长杜大恺
清华美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冬江等观看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在观看展览
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景育民在观看展览
批评家殷双喜在观看展览
批评家贾方舟在观看展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现场有四个展示台,观众可以触摸屏幕观看布德尔美术馆的内部场景
此次展览共分七个单元:第一单元“布德尔的创作之源”呈现了布德尔由学习到掌握雕塑技术期间用作参考和汲取灵感的考古文物;“帕拉斯(1887-1905)”“阿波罗(1898-1909)”“弓箭手赫拉克勒斯(1906-1909)”“果实(1902-1911)”,“珀涅罗珀(1905-1912)”及“香榭丽舍剧院与垂死的人马(1910-1914)”六个主题单元集中展现了布德尔重塑古代经典人物及题材的独特创作手法和理念,古希腊雕塑的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理念在布德尔的作品中完美地融合于一体。
第一单元“布德尔的创作之源”呈现了布德尔由学习到掌握雕塑技术期间用作参考和汲取灵感的考古文物
布德尔1861年生于法国蒙托邦的木工家庭,15岁获得奖学金进入图卢兹美术学校学习,8年后进入巴黎美术学院。然而,布德尔因其富有创造力的性格与该院墨守成规的学院教学产生冲突而退学,后经推荐进入罗丹工作室,成为罗丹的学生和助手,在罗丹工作室工作长达15年。作为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的雕塑家,布德尔的雕塑虽然深受他的导师奥古斯特•罗丹的影响,但他最终开拓出一条独具个人风格的艺术道路。布德尔的雕塑,内部造型结构与雄伟的建筑性和力量感和谐并存,同时带着理性冷峻的思考,在古典写实风格中浸润着现代主义气质。1929年布德尔逝世,他一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同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艺术作品。
“阿波罗(1898-1909)”单元
此次展览集中展示的是布德尔所创作的古希腊、古罗马神话题材的雕塑作品。古希腊雕塑是布德尔从艺以来一直模仿学习的对象,他不断从这些雕塑的古典理想美中汲取灵感。德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曾用“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来评价古希腊艺术,他说道:“正如海水表面波涛汹涌,但深处总是静止一样,希腊艺术家所塑造的形象,在一切剧烈情感中表现出一种伟大和平衡的心灵。”这种“单纯”和“伟大”也深入到布德尔雕塑形象的内在肌理之中。此次展览中的作品,无论是《帕拉斯》、《阿波罗》、《果实》、《泊涅罗泊》,或是香榭丽舍剧院的浮雕及《垂死的人马》,我们都可窥见古希腊雕塑和建筑的影子。
“弓箭手赫拉克勒斯(1906-1909)”单元
布德尔在追求古典美的同时,也尝试打破理想美的古典艺术观念。他的雕塑洋溢着一种鲜明的现代视觉性。展览中展示的作品《弓箭手赫拉克勒斯》就是布德尔在离开罗丹工作室之后创作的经典之作,融合了古希腊艺术的传统和现代艺术的特质,突破古典空间观念,使得整个雕塑在人物形式和空间张力之间巧妙地达到平衡。正如布德尔所言,“所有综合的东西都是在仿古主义上的创新……仿古不是幼稚的表现,不是简单粗糙的模仿,也不是艺术的倒退。仿古是在传统艺术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它旨在创造出一种较之过去更深刻、更透彻、更清新、更完善的艺术”。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在布德尔的雕塑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从布德尔的作品中能深切感受到他现代眼光的重塑与升华。
“果实(1902-1911)”单元
“珀涅罗珀(1905-1912)”单元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本次展览中方总策划、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冯远,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专员安小曼(Annette Poehlmann),副专员红莺(Aloyse de La Faye),展览法方总策划、法国布德尔博物馆馆长艾美丽·斯密耶(Amelie Simier),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明旨,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曾成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马赛,党委副书记郑艺,著名艺术批评家贾方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等艺术界人士,清华大学师生等近200人参加了开幕式。
“香榭丽舍剧院与垂死的人马(1910-1914)”单元
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本次展览中方策展人杨冬江主持。艾美丽·斯密耶、安小曼、曾成钢、冯远先后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