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7年12月15日上午,由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办的“2017中国雕塑教育论坛”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900人报告厅召开,论坛的第一场主题为“再地方化——中国当代雕塑教育的区域异质重构”,由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陈克教授、韩小囡副教授担任学术召集人,共邀请了5位发言人,从中国雕塑教育目前面临的普遍实际出发,围绕“再地方化”的主题,就如何建构多元化的“中国当代雕塑教育系统”各抒己见,论坛由韩小囡主持。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焦兴涛以《改变与选择——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工作室建设及方向思考》为题,进行了论坛主题发言,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中国雕塑》执行主编唐尧围绕发言与焦兴涛进行了对谈。
主题发言(一)
改变与选择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工作室建设及方向思考
焦兴涛(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
所谓雕塑教育的“地方化”,更多是指我们对今天共同面临的文化、艺术、社会问题的选择与态度不同。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基于对中国当下语境与自身传统的判断,选择了“重新写实”、“重返公共空间”、“跨媒界创作”和“传统再造”四个方向。
“重新写实”不是要简单地重复过去,而是指雕塑由于户外纪念碑功能角色的变化,导致雕塑观看方式的变化,从审美的角度而言,近观与细读使雕塑发生了“由外而内、由大到小”的改变,写实雕塑包括主旋律雕塑创作,就有了“重新写实”的需要。
“重返公共空间”也不再是指原有的“城市雕塑”的概念,而是基于当下出现的所谓“城市更新”与“社区再造”等概念,重新返回公共空间意味着它是有变化的,从都市到社区到乡村,从观看到参与到介入。
“跨媒介创作”是基于目前的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日常变化,比如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还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人工智能与生物基因等,这些新媒介对艺术表达方式的改变与影响,不能忽视。
“传统再造”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目前国家的文化政策就是要在世界文化当中寻找身份和自信的凭借,传统文化是天然政治正确的来源;二是今天的创意产业就是要重提“工匠手作”精神。如何寻找“传统再造”的具体路径,则又体现了我们不同的态度与选择。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基于以上四个方向,对应调整了工作室教学架构,分别设立“具象雕塑工作室”、“景观雕塑工作室”、“跨媒介雕塑工作室”、“器物雕塑工作室”,并搭建了“‘明天’当代雕塑奖”、“羊蹬艺术合作社”、“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年展”、“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重点实验室”等学术平台。川美雕塑系工作室教学改革的最终理念就是“走传承创新路,做当代雕塑+”。
嘉宾对谈
今天的八大美术学院在教学结构和方向上,基本差不多。中央美院的教学结构应该说是相对完善的,没有理由做更大的调整,只是应该进行纵向深化的发展。各美院之间的特色和差异性越来越不明显,“再地方化”的提出是否也跟这个有关系,也就是说要讨论一个地域性、特色性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在“现实主义”走天下的时代,各美院的教学似乎有些差异,但我想这种特色到现在已经很难再保持下去,因为个别艺术家这么做可以说是“特色”,但如果是一波人、几代人都这么做,那就是“灾难”了。现今这个时代已经高度信息化,很难再去维护地方性、地域性的特色,强制形成特色,反而有可能扼杀青年的艺术个性。
“异质重构”问题的提出,可以说是由“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奖作品全国巡展所引发出的一个深入思考。各大美院都有自己的“质”,我们怎样来认识自己的“质”?焦兴涛今天谈到川美雕塑系四个工作室以及建立工作室背后的思考与定位,非常清晰。
其实还有一种思路,就是寻找“空白处”,比如中央美院的第六工作室,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全靠自己一手一脚去实践,还有四川美院的跨媒介工作室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寻找学科的空白点,应该也是进行“异质重构”的好方向。(焦兴涛)
2017中国雕塑教育论坛(一)
再地方化——中国当代雕塑教育的区域异质重构
发言(一)焦兴涛:《改变与选择——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工作室建设及方向思考》
对谈嘉宾:唐尧、吕品昌
发言(二)董书兵:《通专结合、应势有为——综合学科背景下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对谈嘉宾:胡斌、孙璐
发言(三)张伟:《“地方”与“中央”——从古代造型与图像的传播路径谈起》
对谈嘉宾:孙振华、王少军
发言(四)陈涛:《“同一”与“存异”——浅议中国雕塑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谈嘉宾:郅敏、陈克
发言(五)陈克:《人决定历史——“微”观广州美术学院雕塑教育的变迁》
论坛总结及对谈嘉宾:隋建国、孙振华、焦兴涛
出席嘉宾(按拼音排序):
鲍海宁(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曹 晖(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基础部主任)
陈 钢(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
陈 涛(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
陈晓春(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池 灏(山东艺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董书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巩 冰(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胡 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花春江(中国雕塑学会办公室主任)
黄 胜(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副院长)
黄月新(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
焦兴涛(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
黎 明(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
李惠东(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专业主任)
李劲堃(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李烜峰(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陆增康(广州雕塑院副院长)
罗 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
吕品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秘书长)
马天羽(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艺术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彭汉钦(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
邱 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苏守义(大同市文物局总工程师)
隋建国(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原系主任)
孙 璐(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孙振华(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
覃志刚(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唐 尧(《中国雕塑》执行主编)
王 宁(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办公室主任)
王少军(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
魏小杰(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魏小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余晨星(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张 烽(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张吉洪(云南艺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张 鸣(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张松涛(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张万军(中国雕塑博物馆专职雕塑家)
张 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张伟莉(中国雕塑博物馆馆长)
郅 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