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青年雕塑家和塑像模特合影
天津美术网讯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继2017年9月13日成功推出中国美术馆雕塑工作坊第一期“中国美术馆为英模和劳模塑像”获得良好社会反响之后,2018年4月14日上午,结合由中国美术馆、中华艺文基金会主办的“铸时代篇章——青年雕塑家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再次推出雕塑工作坊第二期“为新时代人物塑像”。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出席并致辞,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主持活动。
当天应邀担任塑像模特的新时代人物代表有: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中国美术馆荣誉志愿者、中国地质大学退休教授叶振寰(83岁);全国劳动模范、北京环卫集团工人孙志宝(42岁);担负中国美术馆守卫任务的武警北京总队某部班长的贾志营(23岁)。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主持活动
参加塑像活动的雕塑家有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李烜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助理教授马文甲、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柳青,他们是文化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雕塑专题班)遴选出来的优秀学员,也均是“铸时代篇章——青年雕塑家作品展”的参展艺术家。
作为该雕塑专题班的导师、班主任,吴为山馆长表示,举办雕塑专题班的目的一方面是创作作品,另一方面是锻造学员。创作一批高质量的作品,不是开班的唯一目的,最终目标是要塑造一批高水平的艺术家。通过国家为学员们搭建的这个平台,自我塑造,时代塑造,最后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文化自信。
中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空间活动现场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国美术馆结合新时代使命担当和文化自信的优势资源,进一步做好此次雕塑工作坊活动,使艺术普及教育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将艺术创作过程作为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生动载体,通过新闻媒体广为传播、扩大影响,以反映和讴歌新时代人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民族精神和新时代新风尚。
在中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空间活动现场,雕塑家们即兴创作,精心刻画,塑魂写意。在心手相应中,将新时代人物代表的形象与精神气质淋漓尽致地凝固在塑像中。来自社区、高校、部队、企事业单位的各界群众现场观摩了雕塑家为新时代人物塑像的整个过程,学习雕塑艺术知识和创作技法,感受现场艺术创作的魅力和新时代人物代表的精神。在雕塑过程中和完成后,雕塑家与模特不时交流,回应观众的提问和点评,并合影留念。
中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空间活动现场
据悉,“为新时代人物塑像”将成为中国美术馆雕塑工作坊系列公共教育活动的主题品牌,持续举办下去。
新时代人物代表简介
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中国美术馆荣誉志愿者叶振寰
叶振寰,男,83岁,生于四川宜宾,现居北京。中国地质大学退休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2007年,叶振寰成为中国美术馆志愿者,从那时起至今,他兢兢业业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他的事迹,似乎平淡无奇,但这些平淡的事迹连缀起来,全面地体现了一名老年志愿者的感人形象。2014年,被文化部评选为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2018年,成为中国美术馆荣誉志愿者。
全国劳动模范、北京环卫集团工人孙志宝
孙志宝,男,42岁,生于河北省平泉市农村,现居北京。2015年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5年,孙志宝从河北省承德市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毕业后来到北京环卫集团,成了一名普通的环卫司机。如今他是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清运三中心抽车班驾驶员。孙志宝一丝不苟,肯于钻研,面对今天所有的成绩,孙志宝说了当年的想法:“作为别人眼中的一名农民工,只想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他勤于学习,利用工余时间,读了近百本有关汽车基础知识、维护保养方面的专业书籍。孙志宝编写了各种车型改装部分以及汽车驾驶、司机操作规范等5万余字的系列教材,用于培训部门驾驶员。他利用不到半年时间,把清运三中心所有的清运地段编成地图,供新学员培训使用,成为孙志宝和他的同事应用最广的出车“法宝”。
武警北京总队某部班长贾志营
贾志营,男,23岁,河北省唐山市人,党员,下士警衔。武警北京总队某部班长。2013年9月入伍,2014年3月起担负中国美术馆守卫任务。曾担任过战士、新闻报道员、副班长、文书、班长、军械员。在部队期间通过学习获得应用心理学本科学历,考取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曾多次获支队、大队嘉奖和优秀士兵等多项荣誉。
近5年的军旅生涯,塑造了他正直的品行、坚毅的性格,出类拔萃的综合素质。在服役期间,本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态度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踏踏实实工作,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及扎实的工作作风,践行了一名党员士官骨干的模范担当,自始至终把平凡的工作岗位作为体现价值、成长成才的最好平台。作为守卫中国美术馆的武警中队战士之一。
雕塑家简介
李烜峰
文化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雕塑专题班)学员。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雕塑在我看来就是雕塑家精神的物化,雕塑是凝结了的诗歌,雕塑是定格了的电影,雕塑是形体化、空间化、形象化、材料化了的审美意象。
——李烜峰
作品《无间道》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
作品《高原春天》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甲子仲春》获“匠与意——同曦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匠韵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马文甲
文化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雕塑专题班)学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助理教授。
历史之所以算得上有形态,是因为无数文明的节点与优秀文化的汇聚使然。不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终将被历史所遗忘。塑造时代的品格与社会景观是每一代雕塑家的重要工作与使命。不忘初心,为时代造像。
——马文甲
作品《百年沧桑》获第十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提名;
作品《鱼》获中央电视台雕塑大赛三等奖,被中央电视台收藏;
作品《精魄》获全国造型新人展雕塑优秀奖(最高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肖像研究——张之洞》,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柳青
文化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雕塑专题班)学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
简而言之,我希望以我的“微缩景观”为观者提供了一个关注社会、认识社会和反思社会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物,是他人,同时也是自己,它提醒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神奇,做出一些改变,不只是改变自己,同时也应该试图改变社会。
——柳青
作品《无人售票》参加“中国·姿态”第四届中国雕塑大展获“中国雕塑艺术大奖”,被山东美术馆收藏;
作品《成果》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铜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嘿!茄子!》参加“现代中国美术展”,于日本巡展,获“日中友好会馆大奖;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铜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