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由传统,向未来—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届艺术硕士学术邀请展在京举办波士顿美术馆获藏家翁万戈捐赠《长江万里图》中国当代名家霍春阳书画艺术展将在日本东京举行学津书院在北辰区揭牌 书法家王炳学任院长“中国写意·当代艺术展”在青岛市雕塑馆开展意象飞扬-牛浩东油画作品展在甘肃开展隋家祐书画成就展将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举行月入初禅——天津水墨名家展在德宝拍卖俱乐部开幕以楷筑基 卓尔不群——朱懿书法作品展在津举办2018京津冀鲁辽五省市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展出李旭飞山水画展在隆德开幕 意大利新锐设计-米兰三年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怀真领艺-王真理、王道岭、王如意作品展在津举行李旺作品8月11日亮相“涌现-中国当代艺术展”陈佩秋受聘陈少梅艺术研究会终身艺术顾问南开大学教授陈聿东师生西部艺术考察诗画篇(上)董克诚教授被中国美协聘为第五届水彩画艺委会委员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2018本月27日举行来支钢携巨幅山水代表作参加2018北京艺术博览会“仲望华章”津冀书法文化传承研学交流活动在邯郸武安举行学津书院在北辰区揭牌 著名书法理论家、书法家王炳学任院长以楷筑基 卓尔不群——朱懿书法作品展在津举办环渤海风采-2018京津冀鲁辽五省市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展出李旭飞山水画展在隆德开幕 天津青年画家首次在塞外宁夏办展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更名为“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海派艺术大师陈佩秋受聘陈少梅艺术研究会终身艺术顾问“意大利新锐设计——米兰三年展·天津特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且行——魏瑞江、柴博森、黄辉、肖爱华、阚传好五人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展“水墨蔚县—天津书画名家走进蔚县”创作笔会暨采风活动举行京华岁月 翰墨生涯一一高鸿中国画作品选粹破头禅墨——明鉴法师作品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造化”走进宁夏隆德-李旭飞山水画展7月26日开幕汉代画像石拓本展、化建国水墨作品巡展在滨海美术馆开幕“吉光凤羽·马丽亚绘画展”在日本东京RBA国际美术馆开幕
首页 >> 雕塑 >> 正文

由传统,向未来—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举行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07-31 10:32

参加“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2018”学术年会嘉宾合影

天津美术网讯 2018年7月27日,由中国雕塑学会、敦煌研究院、西安美术学院、天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承办的“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2018”学术年会在天水麦积山风景区论坛酒店举行。

左起:曹春生、何鄂、邢永川、田世信

出席论坛活动的艺术界老艺术家及学者包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曹春生,甘肃何鄂雕塑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何鄂,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原雕塑系主任邢永川,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田世信,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彭德等。

出席“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2018”开幕式的领导嘉宾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连辑,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王旭东,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郭线庐,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声良,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杰,天水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逯克宗,天水市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主任康泰来等。

开幕式现场,左起:曹春生、何鄂、彭德

来自国外的雕塑研究专家学者包括德国马尔卡斯滕美术协会秘书长,艺术评论家约翰内斯·奥佛德雷克,韩国国民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崔泰晚,日本NPO福利艺术文化研究会理事长、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授松尾光伸。


“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2018”开幕式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和国内外其它15所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国国家画院、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和湖北美术馆、甘肃省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等文化艺术机构的专家们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在开幕式上致辞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论坛的开幕式由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王志刚教授和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天铭共同主持,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杰,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曹春生先后致辞。

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杰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曹春生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合影留念之后,论坛正式开始。本次论坛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主编、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主持,共有10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分为三场,每一场均有4位学者进行评议。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王志刚教授主持开幕式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天铭主持开幕式

在第一场论坛中,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旭东,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非遗中心主任连辑,德国马尔卡斯腾美术协会秘书长约翰内斯·奥弗德雷克先后以《新时代、新担当、新愿景——甘肃石窟的保护利用之路的探索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价值》、《建筑与雕塑艺术》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旭东作主题发言

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旭东在演讲中说:“甘肃拥有众多的佛教石窟,见证了佛教和佛教艺术沿古丝绸之路传播过程中与中原文化不断交融互鉴的历史演变,留给我们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遗产,为当今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的‘五通’之民心相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历史借鉴。”

王旭东说:“2016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将甘肃境内的敦煌莫高窟、敦煌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庆阳北石窟整体划归敦煌研究院管理。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担当,新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的敦煌研究院继承几代莫高窟人过去70多年在保护敦煌石窟的历程中造就的‘莫高精神’,按照保护是基础,研究是核心,传承弘扬是目的的工作理念,不断探索与实践,总结形成了‘十位一体’事业发展模式和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未来的敦煌研究院将不辱使命,将丝绸之路黄金段上的甘肃石窟真实完整地保护好,多学科协同研究深,多渠道多方式传播广。逐步实现甘肃石窟保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敦煌研究院成为最具活力的敦煌学研究实体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丝绸之路文化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三大愿景。”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连辑主题发言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连辑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中国雕塑艺术中的民族精神;第二,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再认识;第三,不同社会条件对雕塑的影响。

他认为,中国传统艺术中包含载道、写意、唯美和创新四个属性;东西方文化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不是孰优孰劣的关系,两者有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今天我们应该以文化自信和开放的胸怀将优秀中国文化植入优秀土壤;以历史上的佛教雕塑艺术为例,雕塑艺术反映着当时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信息。他说,今天我们再度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雕塑家们应该抓住机遇,为社会为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

德国马尔卡斯滕美术协会秘书长,艺术评论家约翰内斯·奥弗德雷克主题发言

来自德国的约翰内斯·奥弗德雷克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路,他提出:麦积山石窟的塑像尺寸比真人更大,民间信仰、宗教信仰、灵性与对周围山景的自然崇拜联系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雕塑的概念,并通过麦积山石窟流传后世。材料、高度、尺寸的问题在人类在自然中创造雕塑的过程中是相通的,那么在西方的现代雕塑里,这些问题是如何体现的?他列举了来自德国马尔卡斯滕美术家协会的卡特琳娜·弗林斯、汉斯·彼得·法尔德曼等艺术家的作品,寻找西方当代雕塑与中国传统雕塑之中的联系。

左起:霍波洋、孙伟、段一鸣、董书兵

在三位嘉宾发言之后,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鲁迅美术学院教授霍波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长、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伟,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段一鸣,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教授对以上三个发言进行了评议。

甘肃何鄂雕塑院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何鄂教授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田世信发言

日本NPO福利艺术文化研究会理事长、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授松尾光伸发言

在论坛中场休息时,甘肃何鄂雕塑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何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田世信,日本NPO福利艺术文化研究会理事长、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授松尾光伸分别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彭德主题发言

论坛第二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彭德首先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中国古代雕塑八题》,他提出,中国古代雕塑至少有以下八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方术内涵,即男性雕塑受制人相术,女性雕塑受制房中术。二是借代功能,以墓室随葬雕塑品最为典型。三是标识作用,雕塑作品的题材或色彩常常用于标识时间与空间。四是对仗特征,即成组雕塑之间不均衡对称的现象。五是榫卯结构,它同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一脉相承。六是工艺倾向,即雕塑受雕刻工艺品的影响比较明显。七是材料延展的范围大,不同于西方传统雕塑和经典学院派雕塑只固化为金石木等少数材料。八是跨门类形态使得某些介于雕塑和建筑、雕塑和实用品之间的界线模糊。彭德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来研究中国传统雕塑,让人耳目一新。

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云岗主题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云岗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雕塑的风格特点与流变》,他指出中国雕塑受到了来自印度、中亚地区的西方雕塑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是大规模、成系统的。他提出一个问题:在雕塑史上诞生了那么多的佛,那么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微笑的?同时他指出,雕刻艺术在进入中原之后,一改中国传统的造型方法,例如对衣纹的阶梯式处理,这种来自两河流域,充满韵律和抒情的艺术表现方法影响了后来的中国艺术,而麦积山则是这条由西向东传递信息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黄文智主题发言

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黄文智在论坛上发表了精心准备的研究成果,题目是《麦积山北魏晚期至西魏窟龛佛像造型样式探源》。他指出:分析和甄别麦积山北魏晚期至西魏佛像造型样式来源,是梳理该石窟北朝造像风格演变的必须工作,也是丰富和补充中国古代雕塑史的重要内容。

他通过对麦积山石窟造像和地域周边重要石窟造像的对比研究发现,麦积山石窟历代遗存造像数量众多,多为北朝作品,其中北魏晚期至西魏造像,是麦积山北朝石窟造像经典作品的集中时间段。麦积山石窟北魏晚期至西魏佛像,在造像样式上涵盖了多种风格,较早实例,是在云冈第一期、第二期窟龛造像影响下塑造出来,年代集中在北魏晚期。同一时期,自川蜀而来的南朝造像样式,亦在麦积山窟龛中有多处遗存。北魏王朝迁都洛阳以后,以龙门宾阳中洞佛像为代表的中央造像样式,成为麦积山窟龛佛像一时之风,但其年代较洛阳滞后,多集中在西魏。麦积山石窟为河陇石窟群中的重要遗存,因此也存在河西造像因素,但并不占重要位置。此外,还有部分少量石刻造像,带有中原北方和关中造像特征。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这些来自不同区域造像样式,并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多有融合之势。造像样式变化的背后,与当时政治格局的变化多有关联。麦积山窟龛佛像,多为泥塑,与其他地区同时期石刻佛像在风格上的有诸多关联,但在雕塑技法上存在明显差异,这是由材料的属性所决定的。同时,麦积山石窟为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镇,亦是著名禅修之地,南北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形成地域特征鲜明的造像样式。

左起:傅中望、项金国、宋伟光、赵声良

论坛第二场由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项金国,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文化遗产委员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院雕塑委员会秘书长宋伟光和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声良对以上三位发言者的发言内容进行点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杂志副主编、中国雕塑学会理事赵萌主题发言

论坛第三场,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杂志副主编、中国雕塑学会理事赵萌首先发言,他指出中国雕塑艺术从未中断的发展历史,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从感知到认知自成体系的审美特色,始终互为关照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哲学精神,影响、作用并成为中国古代审美取向的艺术表征,审美价值完美呈现的重要载体。基于雕塑艺术造型、空间、体量最基本范畴的把握,他从尚大为美的天地之美;从虚实相生到中和之美;从充实为美到气韵之美,探讨中国传统雕塑的审美特征,并对雕塑审美的成因作出了梳理。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惠东主题发言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惠东的发言题目为《从佛陀造像的面部特征看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与演变——以敦煌莫高窟275窟和130窟(南大像)弥勒造像为例》,他指出佛教造像的传入与演变一直以来是艺术史学者和艺术造型研究者共同研究的课题,但对不同时期造像的形象特征演变与民族文化融合特征都没有详尽的论述,而其显现出的民族文化融合问题深究起来也越来越涉及到更多领域的研究与互助。从文明的创建和传承角度来看,世界史就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人种的、种族的进化与融合,促进了民族的演变与更替,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创造,这在古代造像艺术中充分体现出来。

他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北凉和盛唐时期佛造像的人种特征,并从文明创造和传承角度看艺术的继承与融合、创新与传递。并提出探寻中国历史上民族文化融合的脉络和成功之路正是新时代融汇东西方文化的借鉴本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副院长郅敏主题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副院长郅敏的发言题目为《发光体——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他从自己的创作历程来谈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表达。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创作就是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并以艺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他说艺术,是一个无限发散体,是人类参与讨论世界的一场行动。我也将用我的毕生参与到这场行动当中去。雕塑是人类参与探讨世界的一团物质或能量,这种物质或能量,可以是在任何形式,也可以是任何状态,它们都来与于自然。他认为借鉴传统,重要的是借鉴传统的精神,而不是外在的形式语言。

韩国国民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崔泰晚主题发言

韩国国民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崔泰晚进行最后一个主题发言,题目是《赫拉克勒斯为何来到东方?》他的研究其实起源于他上一次2010年来到麦积山石窟考察,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头戴狮子冠的力士形象,这与希腊雕刻绘画中赫拉克勒斯的形象的相似性引起了他的思考。接下来的几年中,他跑遍了欧亚具有相关收藏的各大博物馆,并到中亚地区实地考察,发现了在丝绸之路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联系与奥秘。他指出赫拉克勒斯的形象首先影响了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成为释迦牟尼的护法形象,进而来到中国,进入了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

左起:陈克、谭勋武小川、鲍海宁

在主讲嘉宾演讲结束后,由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克、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谭勋、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武小川、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鲍海宁分别就四位专家的演讲进行了评议。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主编、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进行论坛总结

论坛的最后,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主编、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进行论坛内容总结,他认为本次学术论坛的10位主讲嘉宾的演讲主题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第一为对中国传统雕塑审美特征的研究,连辑、彭德、赵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发言。第二为对中国传统雕塑形式语言的研究,黄文智、李惠东发表了自己的研究。第三为中国传统雕塑的方法论和文化态度的研究,包括奥佛德雷克、陈云岗、郅敏的发言。第四是崔泰晚先生的跨文化研究的个案。第五为王旭东先生以敦煌为例谈到的对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和管理以及如何面向未来。

“麦积山石窟国际雕塑论坛·2018——雕塑作品展”

“麦积山石窟国际雕塑论坛·2018——雕塑作品展”

“麦积山石窟国际雕塑论坛·2018——雕塑作品展”

7月28日上午,与会嘉宾参观了位于麦积山石窟瑞应寺广场的“麦积山石窟国际雕塑论坛·2018——雕塑作品展”,本展览共有52件雕塑作品,包含当代著名雕塑艺术家的特邀作品及全国各美术学院中国传统雕塑教学成果。

“麦积山石窟国际雕塑论坛·2018——圆桌论坛”

“麦积山石窟国际雕塑论坛·2018——圆桌论坛”

7月28日下午,“麦积山石窟国际雕塑论坛·2018——圆桌论坛”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举行,来自全国各美术院校的60位专家学者自由发言,对中国传统雕塑理论的建构和教学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会上发言将收录至本年度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文集。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如果说敦煌莫高窟以壁画闻名天下,麦积山石窟则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麦积山石窟造像

首届“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举办于2017年8月,回顾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的创办缘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天铭介绍说,麦积山得天独厚的传统雕塑资源使得每年都有全国艺术院校的学生来麦积山对传统雕塑进行学习和临摹,大家说到“麦积山”,就会想到中国传统雕塑,因此在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全国重要美术学院的雕塑系主任商议候,大家一拍即合,希望举办一个以雕塑为主题的麦积山雕塑论坛。去年举办了首届,在业内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麦积山石窟造像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个遗址点,麦积山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传播并开花结果的重镇。当前,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麦积山将以其丰厚的文化历史资源在新时代文化交流与传播中产生更大的作用。谈及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的未来,李天铭所长说:“我希望我们的雕塑论坛未来能有更高的文化内涵,结合古代的文化、历史、考古、艺术等多学科综合研究,邀请到世界级的学者,从雕塑到文化、从文化到交流,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成为敦煌研究院学术研究体系下最重要的学术论坛。”(图、文/许柏成)

麦积山石窟造像

麦积山石窟造像

麦积山石窟造像

麦积山石窟造像

来源:艺术中国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中国写意·当代艺术展”在青岛市雕塑馆开展
• 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2018本月27日举行
• 广东美术馆苏畅个展开幕 在雕塑中寻求精神出口
• 著名画家傅二石安葬和塑像揭幕仪式举行
• 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2018将在麦积山石窟举行
•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当古城遇见现代雕塑
• 齐达内:国际雕塑艺术节如何凸显在地性
• “钢铁之夏——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的启示
• 刘水洋作品展在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开幕
• 首届“彩塑中国”全国雕塑作品邀请展9月举行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