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山西大同和太原,是我国两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古城,也是我国重要的早期工业城市,这里的大型工矿企业,曾经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多年,为能源工业建设做出过卓越贡献。
时光荏苒,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生产方式的迅猛演进,许多产业做出结构调整和转型,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机械设备被闲置或淘汰,这些象征着那个光荣年代的遗存,成群地搁浅在信息化时代的岸边。
如何处置这些象征工业文明的废弃物?如何留住工业文明历史,挖掘重工业基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让工业遗存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再生新的活力?这是飞速转型的全球化时代抛给当代中国的命题,它们不可回避地摆在了城市管理者和艺术家的面前。对于这个命题,国内之前并没有多少可参考的先例。中央美术学院与地方政府,联合国内外知名美术学院,利用工业遗存开展再创造,开辟了一条化废为宝的新径。
点石成金的创造
利用工业文明遗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探索,上个世纪欧美艺术界已有所尝试。如英国的安东尼·卡罗和美国的大卫·史密斯,以他们为代表的雕塑家是一代从二战废墟上站立起来的艺术家,他们胸怀重建家园的理想,利用工业革命之后欧美城市中建筑和桥梁上的金属元素,来创作大型的直接金属雕塑。瑞士的让·丁格利和法国的阿尔伯·费浩,在赋予日常用品、工业零件和农具等物品造型审美功能的同时,也以这种艺术主张,极大改变了观者看待艺术和文明世界的眼光。
这种利用回收物品创作的方式,在艺术界渐渐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潮流,无论是艺术家的独立创作,还是雕塑营的集中创作,艺术家都用自己的精神与灵气,以及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开启艺术观念与社会生活、文明发展与历史反思的对话之门。如何借鉴世界范围内的成功经验,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最终形成自己的方法论自信地走出自己的路?边摸索、边实践,大刀阔斧地前行,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开展金属雕塑创作营活动,在国内始于2007年的内蒙古磴口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首次尝试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了工业雕塑创作营。2012年至2017年,雕塑创作营逐渐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中央美术学院与大同和太原市政府合作,联手全国八大美院和国际知名美术学院,组织并邀请优秀的青年雕塑家,连续六年在大同煤气厂工业遗址和太原化工工业园区举办“钢铁之夏——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活动。六年来,在两个城市的工业遗产园区内,师生们将废弃工业零件设备作为雕塑材料,共创作了489件大型公共雕塑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现,为城市公共景观以及转型中的文化创意园区的环境,注入新的视觉形象和人文意义,同时也以艺术的方式把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结为一个新整体,激活并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文化积淀,凸显工业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刘芳雕塑《金乌》《玉蟾》
郭雪洁雕塑《趆2#》
隋建国雕塑《石》
孟彬雕塑《钟韵》
王川雕塑《碑》
易超雕塑《世界,世界》
经过六年积累,“钢铁之夏——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已经形成自己的特点和学术态度。其学术性在于,它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具体的针对性,即以废弃的金属机械和零部件为材料,展开形态与工业制造相结合的创作活动,并对其特殊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实践。这个非常具体的艺术问题,贯穿每一件作品制作始终;而这种相对集中的、针对性强的现场创作,不仅解决了雕塑自身的问题,还和生态、环保、废物利用等各种当代社会理念结合起来。因此,这个活动在当今雕塑界,乃至城市规划建设方面,都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可以说,这不仅是单纯的金属雕塑创作过程,更是一种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公共性活动——对城市、对社会,对公众、对青年艺术家,形成多方共赢局面。
协同互利的创新
“钢铁之夏——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活动之所以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源于其多个创新点。
首先是废物利用。
这些雕塑都是利用废旧工业部件作为创作元素。学生们把那些已经废弃的,通常本应当废铁卖的金属设备零件,转化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发掘并强调材料中那些鲜明的、具有城市产业特点的元素,并将丰富的想象力与学院抽象造型基础,注入到作品的创作中。那些创意宛如魔棒一样点石成金,为这些沉睡已久的钢铁注入灵性,使其成为一件件杰出的工业现代雕塑,从而使废铁变成承载精神的宝藏。
这使得创作营活动在解决学术问题之上,兼具生态文明特性的社会、文化和艺术意义。这样的组织与创作方式,符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发展模式,以及旧事物中的废弃物品转化成为新事物中的宝物的循环经济观念,充分体现了二次利用的环保理念。
其次是环境互动。
这些雕塑的构成元素,大都直接采用拆下的废弃设备部件和钢结构。这些看似废旧的金属,曾经有自己无可替代的生产功能——在工业建设历程中,不仅是大工业生产时代的参与者,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因此利用工业遗存创作雕塑作品,在保持设备原有的强烈特征以外,更要进行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每一个创作者首先要通过了解山西乃至中国的相关历史文化沿革,以及重工业大规模生产所处的历史坐标等背景知识,以此作为创作构思的前提;其次是在面对这些金属元素时,要潜心阅读并挖掘出它们的文化隐喻。这样创作出来的雕塑,才能与其所在的环境“自发生长”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当这些废弃金属材料通过艺术创造而获得新的生命之后,就具有了一种深沉的岁月感和对历史的深度思考,从而使它们不仅在园区中诉说过去的历史,展示过去的辉煌,同时也以艺术的方式表征当下、指引未来。
原创特性是衡量艺术价值的关键。
在雕塑营的集中创作中,面对铺天盖地的金属废料堆,学生们需要具有在普通钢铁材料中发现工业与机械美感的能力,特别是对于能源、机械等这些跟大同和太原的城市历史与工业发展有关的符号元素的敏锐感知力。对于习惯架上雕塑形态和尺度创作的年轻雕塑家而言,这些功能与造型特点都很“强势”的大机器零件,会对每个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作障碍,但恰恰正是这种材料与尺度的陌生与限制,给予其触发创造力的机会。
当创作者实现了对形态与材料的双重呈现和理解,作品则会呈现必要的“双关状态”,这是一种传承与提升并存的状态。这些跨越历史、融合文化、充分注入年轻活力的原创性作品,置于现代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其造型与格调所展现出的氛围,使观者以与以往迥然不同的眼光,看待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公共艺术。
王川雕塑《源》
郝伟乐雕塑《一场“空”——爵》
戴亮雕塑《高原》
刘芳雕塑《梦城》
李东雕塑《门》
郭慧婷雕塑《矿之鼎》
郭雪洁雕塑《趆4#》
孙璐雕塑《风之刃》
魏晓豪雕塑《大同印象》
重要的还有教育延展。
“钢铁之夏——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活动延伸了课堂教学。首先,对创作者本身来讲,经过创作营的实践会实现知识应用、团队人格和文化责任的三重转换,而这些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难以深度涉及的。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对于学院教学的延展,创作营成千上万吨的废弃材料,不仅为雕塑的教学和创作提供物质支持,也为进一步思考高等美术学院教育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此外,国内外顶级美术学院青年创作者间的互动交流,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中,引爆出新的文化思考,从而反过来促进学院教育的更新与发展。
“钢铁之夏——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活动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创作实践的结合、高端学术研究与公众艺术普及的互通、高校系统教育与地方文化发展的交融。雕塑营活动的开展,是各方面协同创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结果,也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深具原创性的大型工业雕塑,是雕塑艺术走向公共空间,融入大众生活的新途径;也是丰富城市文化面貌,弘扬勤劳勇敢、积极创新的民族精神,进而提升文化自信,促进艺术良性发展的新途径。
(作者 吕品昌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