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麦积山下
第二届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与会嘉宾合影
天津美术网讯 “雕塑理论的薄弱是个历史问题,对雕塑理论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雕塑界需要理论阵地,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理论建设。”在第二届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上,学术主持孙振华博士这样呼吁。
7 月28日,是第二届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的第二天。这天上午,与会专家学者们参观了千年麦积山石窟;下午,在与麦积山咫尺之遥的麦积山艺术研究所院落中,百余位专家中的45位在石窟万余身佛雕的注视下,在清凉山风的轻抚下,进行了“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雕塑理论和历史研究”的探讨。
相比7月27日10位专家和12位评审员的跨学科的专业发言,这场圆桌提出的雕塑界新议题更加精确。这场研讨由西安美院雕塑系主任王志刚、清华大学美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担当主持人,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院教授孙振华博士为学术主持,陈云岗、田世信、傅中望等45位雕塑界专家参与研讨并发言。
主旨论坛现场
在进入话题之前,简单介绍下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概况:论坛由中国雕塑学会、敦煌研究院、天水市人民政府主办,各美术学院雕塑系轮值承办,之后每两年一届,今年为第二届。该论坛以雕塑艺术为主题、以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为重点、以传统雕塑艺术对中国当代雕塑之作用与影响为学术研究之目标;旨在通过论坛,加强对麦积山石窟雕塑艺术的研究,推动当代雕塑的创作实践,使之成为引领中国雕塑艺术与创作研究的重要平台。通过主办单位之间的艺术优势、文物资源、学术支撑的高效配置,将该论坛打造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学术高地。
本届由西安美院参与主办,主题为“融合和创新”,分为四个分议题:中国传统雕塑的审美特征;中国传统雕塑的形式语言研究;中国雕塑史与思想史研究;新时代下文化遗产的活化。
我们此文着重从第三个分议题雕塑理论和雕塑史入手,这也是以往论坛中极少被专门拿出来讨论的话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发言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发言
西安美院教授彭德发言
德国专家约翰内斯.奥佛德雷克发言
雕塑理论和历史研究迫切需要提上日程
笔者在西安博物院的佛造像展厅和专家交流时,西安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王鈞锋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佛教史基本等于雕塑史。古代佛造像多为手艺高超的匠人创作,故他们不像书画作者是文人或知识分子,可以为自己记录或点评。中国古代有画论,但没有雕塑理论。
这个历史问题延续至今,虽已经有所改变,“但改变的幅度可以更大”。雕塑在古代社会有自觉的审美体系来指导,在当代情况发生了变化。过去雕塑只是工匠产品,今天成为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这种变化的完成是要靠理论,如果没有理论、没有知识的系统,就不能够合理性、合法性。”孙振华博士告诉雅昌艺术网。
雕塑理论论坛现场
理论阵地和宣传现状
目前美院的课程中有理论课,每一个美院不太一样。据悉,广美、央美课程开设比较早,培养了一理论人才。“以后可以在院校、研究机构,或者校地联合来做一些理论人才方面的培养。”王志刚建议。
在理论的宣传上,清华美院雕塑系创办了《学院雕塑》,一年四期,几大美院每一期都能收得到,有一定的影响力。《学院雕塑》经费是通过系里科研经费的积累来做,每年包括人工和印刷投入十几万。“其实这些工作都是由系里的老师来主导,同时发动低年级,从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包括研究生的参与。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不同的年级让他们做不同的事情。往往研究生会去组织一些课题,去采访一些老先生等。是在强调学术性和专业性。”清华美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这样介绍《学院雕塑》:从2008年一直坚持到现在,对学生影响很大。会发现参与到《学院雕塑》的工作当中的学生们,明显论文撰写的水平要比其他的人高。”
此外,《雕塑》杂志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一本专业杂志,现在也一直坚持在做。专家们期待在杂志上开辟一个板块来做中国传统雕塑理论方面的建设研究。主编鲍海宁非常支持,他表示:像麦积山石窟雕塑艺术、敦煌石窟等,我们都知道它好。但好在哪里,就需要理论和历史研究来支撑。鲍海宁还认为“融合”是中西方和古今中外的融合;“创新”,一定是在继承里面的创新,不是盲目创新,不是空洞的不是奇形怪状的,一定是要有根据的。这个根据从哪来?“我觉得扎扎实实的就是咱们传统的东西吃透了,同时再把西方好的东西融合了。这样就很需要雕塑理论和雕塑史的掌握。
随着传播媒体方式的改变,现在微信、自媒体以及一些网络媒体,都可以成为雕塑理论和历史研究的宣传阵地。
而通过活动来加强理论建设,也是重要途径之一,比如此次的麦积山雕塑论坛。
学院要加强青年理论人才的培养
其实每个学校都有传统雕塑课程,但真正能踏踏实实去做理论研究的很少。所以,清华美术学院通过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形式,做了麦积山专项的研究,旨在培养各个高校骨干教师来对传统雕塑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
“这次国家艺术基金的课程安排里,也安排了很大一部分的理论课程。”清华美院教师陈辉介绍,:“学员们特别喜欢临摹,但一听理论课,他们都感觉有点枯燥。但是我们第一阶段课程就安排了理论课。先从理论方面让学员有一个对中国传统整体思想、文化的了解和背景知识的了解。其次才是对中国传统雕塑的造形、塑造方式、审美特征等做实地的考察、临摹。最后完成在转化、创新。”
广美雕塑系有博士数量是全学院最高的,按说理论能力最强。但博士的学历背景也比较丰富,其中包含考古专业、历史学专业、还有社会学博士。当然,他们前身都有雕塑的本科和研究生学历背景。但是依然遇到了教学瓶颈。 谈到岭南雕塑,大家都不是太熟悉。它自成体系,和南方的中国美院都会有一个很大的距离,更不要说和西美这些扎根于中原传统的,或者像鲁美受苏派、法派影响比较大的写实方面的这样一个区别。这几年在探索岭南雕塑的研究方面,广美也在梳理和摸索。在理论的配置上,广美“是积极想配合这一块,从考古、历史、人文、社会学等等方面,积极的建设未来能够有自己面貌的一个体系。”
雕塑界像孙振华先生这样有过多部理论著作者不多,陈云岗先生既是实践者又是理论家,他认为:“理论人才的培养是在我们未来的雕塑教学当中,能够把这一块像加楔子一样能够加进去。这样合适不合适,能不能做得到,能不能产生效果。这是未来每个院校的雕塑系的领导要考虑的。”学生进来最朴素的愿望学本领,理论也是本领,但雕塑的本领是低诉求,在这个低诉求得以满足的情况下,理论能够得到独辟蹊径的发展,“需要有这样的苗子”,建议将来再有这样的机会,要侧重于青年学生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发掘。“面向青年,永远面向青年,把青年人才的培养计划作为咱们大家共同的一个希望所在。尤其是既能做雕塑,又能对雕塑理论有所研究、有所兴趣、有所建树这样的人才的发现培养,让他们尽快的走向前台。”
学好理论有什么用?
也有实践者认为理论没有技术那样急需突破。山西长治彩塑艺术研究院院长史延春根据自身经验认为“我还是想从技术上培养。因为技术人才还是缺失。我带的一些学生也有央美国美等毕业的,但是五年毕业以后回来再做传统,实际上是从头来修,他对线的东西一点都不理解,在雕塑里面找线根本找不见线,就不敢做。所以,我现在培养可能是从这个角度。我还是师徒相承的这种教学模式,我一直在做,已经做了二十年。”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雕塑理论远远是落后于画论。但是今天为何一定要学好理论?天津美术学院黄文智教授有自己的观点:理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它的传承,涉及它的技法,它的历史脉络;另外是艺术家的一种感悟。目前从历史传承和脉络来看,雕塑史或者其他考古相关内容,两者之间是断裂的,没有把它连起来。考古界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断代的研究方法,并没有被学界所吸收。
黄文智的主题发言前期做了差不多3个月的准备工作,把所有收集到的洞窟的资料、文章、照片全部梳理出来,再把每一个洞窟里的佛像打印出来,利用考古类型学方式进行排列。另外一个就是前期的工作,文中提到云岗、龙门的样式,是因为前期对云岗和龙门做了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它的造型、样式、传承、来源。“所以,我做这样的一个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考古意义上的断代、分析。我是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古代雕塑史的传承的清晰脉络,传承的历史线索。如果说这个工作一旦完成,在这个基础上,艺术家在根据你自己对历史背景、社会背景的了解,加上自己的感悟,我想中国古代雕塑理论由此就可以建立起来。”
参观麦积山石窟
做理论的,对雕塑或对传统文物的研究,在考古界很多这种专家。黄文智对分析、研究、断代甚至样式的划分非常严谨,需要大量的资料考察。因为他之前是做雕塑创作,现在转向了对传统雕塑理论的研究,这是一种自觉。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傅中望也谈到雕塑理论的培养问题,他说雕塑界还没人可以断代,但是文物工作者很轻易就可以。我们只有理论,但是没有视觉认知没有经验是不行的。无论理论还是技术,都需要专门的培养,也需要个人的极大的兴趣和花时间。而鲁迅美院教授霍波洋认为“学习传统如果没有理论支撑,就会越走越窄。不是学生不能去临摹,而是我们没有一个理论来更好的宏观控制学生。当然,这不单单是古代雕塑理论,包括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以及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这一方面的师资我们没有,所以需要加强。”
参观论坛雕塑展
结束语:诚如朱晨教授所言:《中庸》里讲过“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理论跟实践实际上是不分的,所有中国古代的理论高手一定是实践高手,他的理论都是因为实践的真知;理论和实践应相结合,在实践中获得的真知一定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是理论又要指导我们的实践,如果没有实践作为基础,那理论也不会成为可以指导实践的那个理论;中国雕塑跟中国书画一体,这也是中国古代很重要的理论,正因为这样所有中国书画的理论都可以为雕塑实践所用,但是有一个前提:我们要打通中国书画跟中国古代雕塑的关联,这需要在教学当中一步步去具体通过课程做到,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去实践的。(作者 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