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李鹤雕塑作品展在清华美院美术馆开幕安迪·沃霍尔《花》将亮相佳士得上海秋拍幽灵城市—刘柳君纸本水彩作品展正在热展消费降级下的艺术品金融能长久吗国宝“师伯盨”铸造来历解读刘学贤:商代玉器的一项标准特征韩天衡: 书画印鉴赏需具备六种能力关税阴影下中国古董交易在美市场何去何从《诗经》特种邮票在国家图书馆首发 面值8.9元乾隆内府《古琴册》残册的特色与意义东北表现性油画巡展第三站在山东齐鲁美术馆开幕雕塑艺术飞跃发展 城雕如雨后春笋涌现当代水墨,艺术市场走俏的C位之光社交型博物馆展览将成未来趋势陈坚的水彩画:净化与纯化吴长江谈陈坚的水彩艺术中国艺术教育“缺钙”吗陈坚:艺术家的双重性特征绘画艺术中的数学密匙墨彩万钧:陆沉的水墨艺术亮相中国美术馆“大匠之园-萧朗艺术作品展”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著名画家李毅峰用笔情墨趣勾勒出他眼中的“天津公开赛”城市画派画师大:60米长卷献礼天津师范大学六十华诞著名人物画家尚金声首次个展在鹤艺轩开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看东丽发展变化暨第四届“美在东丽”作品展开幕情系桑梓 著名画家孙贵璞花鸟画展在保定市华中美术馆开幕河西美协开展“大美河西 我的家乡”主题写生活动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系列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著名书画家尚金声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著名画家尚金声首次个展将于9月8日在鹤艺轩开展民盟天津市委会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美术作品展素以为绚 本色天然—任欢作品展将在天津画院青年创作中心美术馆开幕天津美术学院召开学习习总书记给央美老教授回信精神座谈会静心守道-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在静海区书画院开幕巨龙画院联合北京保利艺术中心“集萃丹青”天津11位名家北京办展
首页 >> 雕塑 >> 正文

李鹤雕塑作品展在清华美院美术馆开幕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09-12 14:53

雕塑家李鹤

    天津美术网讯 2018年9月12日,“原本·肉身——李鹤雕塑作品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院美术馆开幕,此展览集中呈现了李鹤在2008年至2018年十年间创作的主要雕塑作品,包括原本、生存方式、肖像、肉身等系列作品90余件。这些系列作品构成了艺术家独特的语言,通过雕塑之“身”呈献自身观念,牵动观者,一起感受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社会。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李鹤《生存方式》系列作品的创作,最早可以追溯至1998年,这也是他在清华美院雕塑系的学习时期。这一系列作品在持续创作的过程中,雕塑的题材、语言、材料等都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并且持续了长达18年的探索。

【生存方式·幽遐】 材质:青铜 尺寸:70·48·40cm 创作年代:2011

【生存方式·女尊】 材质:青铜 尺寸:18·35·28cm 创作年代:2016

【Life Style·Lofty Mountains and Flowing Rivers】bronze, 540×350×360mm, 2003

  “《生存方式》系列作品的思想正是基于对人性本体的无限追问,力求雕塑本体语言的纯粹性。‘真实’的意义在于既要能体现出这个时代的一种精神,又要体现出人物本身的个性。而时间间隔如果太近往往就会看不清,容易携带个人感情色彩,作品就会失真。因此,我才会持续地创作18年,未来的创作中,《生存方式》系列作品还将持续。观念、材料、形体、空间、时间等元素都是根据现实中不同的人物形象、精神需要去不断转换,进而使其更能够接近人性的原本。”李鹤讲到。

 


【肉身·呼吸】 材料:竹丝编织 尺寸:490x140x60mm  创作年代:2016

【肉身·呼吸】  材料:不锈钢 尺寸:490x140x60mm  创作年代:2016

【肉身·风脊】  材料:铸铜 尺寸:5000×1400×3000mm  创作年代:2016 收藏:中国义乌

  他表示,心智不断接近艺术真实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这其中包含着不停地触摸与修正、沉淀与净化、揣摩与感悟。也正是由于雕塑家塑造的人体与关于人的思想和观念有着一种同构关系,所以,人类丰富的形体、表情以及各种象征性才能成为我们感知世界、感受思想的一个有效通道。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家需要关注置身于世界、时代和人本身存在的环境、处境及由这种处境派生出的种种理由。“我希望观者能够从中读出不一样的内容,这样的作品才能够保持极强的生命力。《生存方式》系列作品与我这些年的教学工作和人生经历有着诸多联系,同时,这也是对西方经典雕塑语言的一种延续。”

【肖像 NO.23】  材料:青铜 尺寸:180×150×250mm 创作年代:2016

【钱学森先生像】  青铜 高 2.3米 中国航天三院 2011

【国学四大导师】(陈寅恪) 材料:青铜 尺寸:3160×1400×2560mm 创作年代:2011

  《肖像》、《原本》等是李鹤创作的大型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开始逐渐地摆脱具体性,从而进入到更具内心化、更具本源性的状态中。“我试图通过不断地创作,用不同的形式语言来揭示雕塑艺术背后的东西,寻找雕塑的本质和根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乌托邦,我希望能够将这种最纯粹、最本体的雕塑语言继续保持下来,这是我创作以上作品的初衷。”

  李鹤不希望把自己的思想束缚在某种样式和语言上,他希望在对不同问题的探讨中,让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在《原本——元素》系列作品中,我没有放弃对形体的探索,将其变形夸张至抽象化处理,融入中西方艺术的科学性、哲理性使其更具表现力。在语言上,我将纯粹性和研究性结合在一起,给观者更加深远的解读空间。”

  《肉身》系列作品,是李鹤在《生存方式》系列创作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探索,也是在雕塑本体语言上的延续,形体上的简化,哲学与精神上的思考,作品从个体性的思考转向普世性的思考。

【原本】元素1  材料:青铜 尺寸:700×200×700mm 创作年代:2008

【原本】元素2(背面) 材料:青铜、有机树脂 尺寸:390×370×790mm 创作年代:2008

【Origin Element·Seek Trueth】 bronze,  1050×400×1850mm, 2009

  在李鹤看来,雕塑是维度及加减的概念,是加和减的问题。抽离到了极限便将产生哲理,《肉身》系列作品中“我越是将物象的多余部分去掉,就发现物象越发接近其本质,直至成为一种概念和观念。对于人物个性表述的放弃,具体物象审美因素的不断减少,使欣赏者不断抛弃对具体物象的思考,转向对于物象共同属性的思考,从而由较少的物象制造更多的思维空间。”

  批评家孙振华在“通过人体感受世界”中讲到:“从东方红——忠系列、生存方式系列、原本——元素系列三个系列的承接关系来看,李鹤不仅仅是为了雕塑而雕塑,为了造型而造型,他的目的是试图通过不断的创作,用不同的方式,揭示雕塑背后的东西,寻找雕塑更加本质性、更加根源性的东西。创作作为一种研究,它有着自己的问题指向,有着自己的逻辑情景,有着相对独立的上下文关系,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学院雕塑家和一般即兴雕塑创作的区别所在。”

《中国梦》4  高:4米 材质:红砖水泥 2013

  很显然李鹤对于“雕塑的本体”探索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如此次展览的主题“原本、肉身”一样,追根溯源雕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李鹤表示,“雕塑的本体”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攫取;二是对雕塑艺术中的形体塑造、形体规律、空间维度、观察方式、时间维度及材料的延伸等本质语言的研究。

冰雪相约 材质:不锈钢 尺寸:长550mm 宽110mm 高630mm

  “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是用一个具体的语言来描述‘雕塑的本体’的话,那就是一种追求雕塑语言和规律的东西,是一种在创作中运用材料塑造形体空间的痕迹。塑造的概念非常宽泛,在雕塑创作中,如何塑造作品就要看你是如何理解、认识和把握你所看到的主体。我觉得塑造的感觉若要用言语来表达清楚是很困难的,它是一种在观念认识和塑造本身上都表现得很有张力的东西。现在很多雕塑在强调观念传达和表现形式,就像现代和后现代艺术一样,界限既模糊又矛盾。我们只有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上,‘雕塑的本体’语言体系才能更宽广,其语言研究没有终结,研究者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才可能有所突破。”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9月26日。

  关于艺术家

  李鹤,1972年生。199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钱币学会币章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

  主要从事具象雕塑基础教学研究,“再具象”雕塑创作研究以及当代雕塑艺术创作研究。主张理论和实践并重、跨学科培养、教学与创作并重,在继续强化领先西方具象雕塑教学成果的同时,加强中国传统雕塑造型语言的继承和现代转化。艺术扩展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数字雕刻等实验性,前沿性的科学领域注重创新、创造,着力新材料、新媒介的实验与应用。立足于民族性和传统性,具备国际视野和当代创作语言,注重对当下社会与当代艺术的关注和思考,力求艺术语言的创新以及对新材料、新媒介语言的应用。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创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强化“示范启发示教学”的独特性,关心学生的专业发展与人格培养,在注重雕塑基础教学自我总结和研究的同时,加强学术理论建设。

  个人代表作品有《肉身》《生存方式》《原本·元素》《纪念碑》《肖像》系列作品。其中,作品《忽必烈与元大都》入选“中华文明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西柏坡纪念馆设计制作的《革命圣地·西柏坡》大型纪念碑及《三大战役》主题浮雕等重大项目。作品《国学四大导师》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提名奖”,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作品《中国梦》在“第三届中国芜湖刘开渠国际雕塑大展”中获得“金奖”。先后参加200余次国内外学术展览,并先后在国内外艺术机构举办了五次个展,个人作品多次被国内外美术馆、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雕塑艺术飞跃发展 城雕如雨后春笋涌现
• 中国·天津市首届公共艺术大展即将亮相天津美术馆
•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雕塑《焦裕禄》兰考揭幕
• 艺海踏浪80载,雕塑大师潘鹤
• 陈逸飞雕塑作品《东方少女》苏州首展即将开幕
• “时间之外”马宏法雕塑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展
• “延伸的空间”—2018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
• “变废为宝” 俄罗斯举办废金属雕塑艺术节
• “物谭”王景森雕塑个展9月1日开幕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