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韦俊平在创作。林浩摄
韦俊平《老家》系列作品之《第一场雪》。韦俊平摄
中新网南宁2月12日电 题:韦俊平:用中国文化精神改造水彩画
作者 雷奥林 林浩 叶娟
“中国国画里包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西方的水彩画则比较注重技法,我现在正试图把两者结合,用中国文化精神改造水彩画。”韦俊平手里握着毛笔,指着桌上一幅正在加工的画作告诉记者,“这幅画,画的是我老家堂叔家的旧址,虽然现在只剩断壁残垣,但里面有我16年的儿时记忆和感情,只有以‘水墨’的形态构建这幅水彩画,才能表现出我内心的情感,体现一种自然的野性美。”
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漓江画派促进会的秘书长,年逾四十的韦俊平正处于创作高峰期,其作品以融入水墨画和水彩画的特征见长,多次在全国巡展,受到业界好评。
从小在穷困的农村长大,小学三年级之前由于家里穷,韦俊平大部分时间都光着脚上学,至今他还记得脚板被滚烫的山路烫伤和脚趾甲被石头踢翻的痛楚。由于天生喜欢绘画,1982年初中毕业后,韦俊平考上师范学校图音班并开始了绘画生涯。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家乡的一所小学任教。工作之余韦俊平自学高中课程,两年后成为广西艺术学院的一名大学生。
对于家乡的记忆,韦俊平说:“我在那里生活了16年,虽然很艰苦,但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人一事都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我精神的家园。”从2011年3月到2011年底的9个月里,他以家乡为主题创作了大大小小90多幅作品。“画家乡我是用了真感情,上学走过的路、挑粪水种过的地、老旧的母校....。.有时画着画着,好像回到了从前,感觉自己就在画里。”韦俊平说。
为了更好地表现家乡的独特风光和自己的情感,韦俊平把水墨画和水彩画巧妙糅合。他把墨汁和水彩颜料混合着用,越画到后面颜色越少,几乎都是黑白作品。画山石的时候还用了毛笔,皴擦点染,看起来确实是用水彩纸画中国画,但画面效果和他老家的景点特色很吻合,生活味十足,这点非常符合漓江画派的特点。
漓江画派是当代中国绘画流派之一,画派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表现一种由现代城市病所引发的对乡土的回归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之情。韦俊平告诉记者,漓江画派的主要审美特征是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包括中国画、水彩画、版画和油画,其中国画的最大特色是贴近生活。
平日里除了画画,韦俊平还在广西艺术学院担任行政职务,比较忙。为方便创作,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做画室。他说:“只要有时间我都喜欢呆在这里,打开音乐沉浸在自己的画里,这是一种享受。”
走进他的画室,清净之风迎面而来,中国美协副主席黄格胜的题字“戒马居”高挂在迎门的墙上,旁边是数十支大小不一的画笔,宽大的案桌上一幅正待晾干的水彩画备显质朴静美风骨,调色盘里斑斓的颜料还未洗去。画室不大,却特辟一角以供画友品茶,幽幽茶香芬芳,气氛更显雅致。
“水彩画不像油画,画完后就不能修改了,由于色彩融合的偶然性,即使同一个人也不可能画出两幅一模一样的作品。”韦俊平将他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审美意趣一并融入他的水彩世界里。当代著名诗人汤松波评价韦俊平:“无论在他的梦里、画里亦或是他的血液里,都只是一种耸立,一种坚强,一种淡定,一种积蓄。”
目前,韦俊平正在筹备个人的东盟画展,预计2012年底在柬埔寨开展。回望学画30年之路,他感慨道:“画画让我过得很充实,我喜欢绘画时那种痴迷的状态,现在关键是要把这种状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