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黄丽雯的作品
黄丽雯的作品
黄丽雯的作品
天津美术网讯 记者约了几次,黄丽雯都没空,不是学校要开会,就是要给学生们上课。而实际上,她还有更忙的事情——为这座城市村落里的古建筑留档。习画之人,舞文弄墨应是最大趣事,现在她却说找到了更值得做的事情。
黄丽雯
广东中山人,生于湖南湘西,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现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教书之余,喜欢游山,玩水,画画。作品曾多次入选各级展览及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
因为掌握了纸张的脾性,所以在别人看来不吃颜料的铜版纸,黄丽雯也能画得有声有色。
黄丽雯的画中有着特殊的色彩肌理,在光滑的卡纸上,那流动的色彩甚至有些梵·高的意味。
卡纸上的水彩游走
黄丽雯是中山人,却在湖南出生,父亲分配在吉首大学做老师,一家人就跟着在湘西生活多年,直至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山。在她身上总会感到一半中山人的平和沉静,一半湖南人的率性真诚。也许是湘西的秀美山川让她从小就对艺术情有独钟,喜欢游山玩水,喜欢写写画画,后来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的美术教育专业。
毕业后,全家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中山,她在一家印刷公司待了许多年。和现在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不同,那时的印刷公司,从设计到排版再到选纸,一条生产链下来几乎都要跟进。而长期的工作也让她对纸张产生了独特的兴趣,直到现在她都很容易辨识出不同纸张的特性。
工作之外,她也没忘记画画。水彩颜料方便携带,她就经常和画友游山玩水绘画写生。2000年,进入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任教后,绘画就一直陪伴至今。因为工作繁忙,只能用挤出来的时间创作,水彩轻快的色彩也适合记录风景与情感。
和别的画家不同,黄丽雯所用的纸张不是一般的水彩纸,而是铜版纸(也称卡纸),这和她多年的印刷工作息息相关,因为掌握了纸张的脾性,所以在别人看来不吃颜料的铜版纸,她也能画得有声有色。因为铜版纸不能擦洗覆盖,下笔几乎都是一气呵成,她的画中有着特殊的色彩肌理,在光滑的卡纸上,那流动的色彩甚至有些梵·高的意味,以至于同行们都奇怪她到底用了什么魔法达到这种效果。黄丽雯揭秘说其实并没有特技,而是长年累月对用笔方向性、干湿度的把握。她一直强调,到了这个年纪,绘画更多的是做“减法”。
从色彩到古建筑的游走
对于过往的经历,黄丽雯总是尽可能地轻描淡写。她自觉那些履历表上写满的获奖成绩只能代表一段时间的努力,而世界上好玩之事绝不止这些,就像前几天学校要她填写个人评奖的资料,她却和同学们在实验室里为多幅精美的中山古建筑构件平面图而兴奋不已。面对尚未完成的表格,她索性丢在一边。后者,是她目前最感兴趣的事。
这一切都要从2014年她所教授的中国民间艺术课程开始,在教课中,黄丽雯发现课本中枯燥的文字和图片并不能引起同学们对民间文化的兴趣。中山是有名的侨乡,各乡镇目前仍保留着一批近代侨房和人文景观等,这是历史上中西方文化碰撞产生出的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何不走出课堂,带他们到艺术面前亲自看一看?
2014年9月起,黄丽雯带领近百名学生走进各个乡镇的古村落,绘下古建筑上的门楣、窗花、雕刻等,学生们的作品大多反映建筑上的灯影画、壁画等,也有将立体式的砖雕、灰雕等平面化。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2月,最终绘制出200多幅精美的中山古建筑构件平面图。这对发掘传统建筑的价值和利用,提供了一份沉甸甸的素材。“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产,平面化后意味着可以应用多个领域,兼具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在这个项目的带动下,中山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系、建筑测绘系、动画系、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系的师生们也都参与了进来,学生们相继设计出古村落园林景观方案、街区改造方案,搭建出数十个古屋建筑模型,有的还计划拍摄微电影和制作3D 动画等。
身为一名艺术设计学院老师,黄丽雯在带领学生从事乡野采风时,遭遇过一些相关部门的“不解”:“你又不是学建筑的,为何要去了解这些古村落和建筑?”黄丽雯认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只要热爱谁都可以做,而且跨界可以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黄丽雯做这个项目大半年来,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其中,就连平日里爱画画的她在这半年来也没画过一张画,但黄丽雯却认为这一切都值得。她的学生在从事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对中山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传统文化开始培养出了兴趣,并且他们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一切都让她感到欣慰和满足。
今年5月,她们的成果展览将在美术馆举行,黄丽雯将以绘画的另外一种方式,和热爱艺术的人们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