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开幕现场
“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展出作品
“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展出作品
“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展出作品
“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展出作品
“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展出作品
“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展出作品
天津美术网讯 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与策划,由文化部艺术司、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青岛市美术馆、中国(青岛)水彩画博物馆承办的“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4月11日在青岛市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汇集了300多位艺术家的430件优秀作品,100多件珍贵文献档案同时亮相,展示了百年来中国水彩艺术的历史和成就,是建立在中国水彩艺术发展历程研究上最大规模的水彩艺术大展。
从1715年传教士来华教授西画算起,水彩画传入中国恰好三百年。近百年来的中国水彩艺术形成了清晰而独具特色的发展脉络,对近现代中国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展出的作品,时间跨越清末到21世纪初,其中既有吴冠中、李可染、李苦禅等画坛名家,也有被尊为中国水彩画“开山鼻祖”的“南李北关”(李剑晨和关广志),许多作品堪称难得一见,能够“相聚一堂”历经波折。
磨了一年也没借来作品
“征集太难了。”此次大展策展人之一、中国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张苗苗跟随着展品从天南海北走到一起的全过程,足足花了两年,比如作为最早去英国留学的美术生李毅士的水彩画作,“要找到它们,有时只能碰运气。 ”
此次展品中,有不少为建筑水彩画。原来,很多建筑大师同时也是水彩高手,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童隽、吴良镛无一不钟爱水彩。“可惜的是,找遍了梁思成、林徽因的后代、亲属,一直没找到他们的原作,只有一张作品的照片。 ”张苗苗还透露,作为早期上海“土山湾画馆”杰出代表的张充仁的作品,他们前后磨了一年,藏在比利时的一批作品最终也未能回国。“不像国画、油画,水彩画露脸太少了,陡然有个机会,藏家心里还是有顾虑。 ”她说。
不过,也有征集过程比较顺利的。被徐悲鸿称为“中国艺术界中一卓绝之天才”的古元,以版画闻名,他同样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水彩画。由于他的后人也从事艺术工作,特意从家藏几百件水彩画中,挑选出20件佳作参展。
画坛巨匠也曾“小清新”
水彩画在中国虽然有三百年发展史,但如今能找到的最早一批作品均作于清末。此次展出的最早一件作品为传教士安东尼奥巴斯塔绘制于清晚期的《广州街景》。“它最普遍的流通形式是‘外销画’,由广东一带画师绘制后销往欧洲。 ”张苗苗说,那时常用的是一种产于华南地区的“通草纸”,由于大量外销,这种纸画目前在国内几近绝迹。
与表现“宏大叙事”的油画相比,水彩只能算作“小清新”。 “一是它们尺幅都比较小,再就是大多为随心之作,观看起来也要轻松得多。 ”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艺术学博士王雪峰介绍。
而这种“小清新”之作,或许会让平日里自诩对美术有所了解的观众连连 “想不到”。在这里,观者会接连遭遇“意外”发现——原来,国画大师李苦禅、李可染,油画巨匠吴冠中、侯一民,个个也是“小清新”的水彩高手。据了解,由于这批作品多为画家早期所作,且以家藏为主,此前鲜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虽然油画现在很热,但最先进入中国的西画其实是水彩。”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秘书长田海鹏认为,如今就连不少小学都开设有水彩课,但“只是定位为基础训练,太窄了。”他说,相比油画,水彩与中国的水墨更有亲近性,“还水彩以正确的定位,这次展览就是起步。 ”(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