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第一届天津国际青年美术周征稿启事
- • [公告]第九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征稿通知
- • [公告]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征稿启事
- • [公告]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初评入围结果
- • [公告]“十艺节”全国美展作品征集启动
-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 • [展览]天津文交所下周举办书画精品展
- • [展览]西部多所博物馆藏精品文物将亮相中...
- • [展览]海峡两岸孔孟文化书画展台北开展
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左上)、站台中国负责人孙宁(左下)和千年时间画廊负责人张思永(右)
在经历了2012年艺术市场整体调整之后,国内尤其是北京一地的艺术机构出现了大范围的经营危机,甚至有很多画廊在这一时段被迫选择了关门。之前,有数据报告2012年国内的一级市场,亏损并勉强处在维持及半歇业状态的画廊约占画廊总体数量的35%,而处于盈利状态的画廊大约只占画廊总体数量的7%。在这些亏损画廊中,主营性画廊的亏损与关闭数量占到了亏损、关闭画廊总数的32%,几乎占到了其总保有量的半壁江山;非主营性画廊的亏损与关闭数量占到了亏损、关闭画廊总数的近70%,但只占到其总保有量的35%左右。但更有一些专业人士认为真正盈利的画廊可能连5%都不到。
年后,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显示,2012年北京各大艺术区画廊均有相应的减少,其中798艺术区由207家画廊减少至173家,是画廊变动数量最多的艺术区。事后99艺术网也曾就这一数字致电798物业服务中心经营部经理陈通,得到的结论是“这个数据我们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来的,但在我们看来并没有这么多,每年都会有画廊退出,但同时也会有很多别的画廊进驻,所以数据肯定没有这么多”。除了对这一数据的否定外,当时陈通还对外界盛传的品画廊要退出798的事情进行了否定,但直到前两周,我们发现品画廊的大门依旧紧闭,丝毫没有要打开的迹象。在采访中,陈通还透露去年离开798的世纪翰墨画廊与他们沟通想要重新回来,但目前并没有合适的场馆出租给他们。
其实,从去年开始,世纪翰墨、时态空间、欧洲的F2画廊以及入驻中国7年的韩国籍画廊阿拉里奥宣布撤离北京以及多家画廊的关闭等消息,仿佛也响应了2012这个艺术市场调整年的号召,尽管每家画廊离开的理由不尽相同,但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画廊所释放出的“信号”在调整风潮尚未远去的2013年里又预示了什么?很多问题依旧在困扰着画廊业的发展,留守者是将继续坚持还是苟延残喘,而那些仍在坚守的中国画廊人在面对画廊业所共同面临的困境时有怎样的认识和调整?
2012调整年对画廊业的影响
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整个2012年都处于“低迷”状态,有人说市场经历过泡沫之后终于开始苏醒,开始回归理性,但也有人说市场见底了,此前繁荣的景象恐再难实现了。但不论是看好还是唱衰,2012当代艺术市场的总体销售状况确实不够理想。对于这两种说法,业内最为肯定的是,无论怎样,艺术市场都再也回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井喷状态。而对于本就发展还不成熟的国内画廊业来说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也就在所难免,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乱象和无规律也经受了极为严厉的考验,或坚守或离开。
一直致力于画廊建设的资深站台中国画廊主孙宁就表示“不管市场谣传的有多不好,但其整体的趋势比七、八年前画廊业刚开始时要好很多。因为大家对整个市场或者整个社会对于当代艺术的理解再或者说对于艺术品收藏的接纳性、关注度,包括兴趣,想要尝试的可能性都在提高。中国艺术市场经历了2007年及以前的泡沫,当时的情况是不正常、非理性的,而恰恰现在艺术市场的状况在我看来是一种回归,这种回归指的是艺术市场回归到一种正常的状态,而不能将此情况称之为不景气。只有这种回归才能够把很多不必要的泡沫、一些所谓的热钱和一些只信赚钱、只想盈利的所谓的画廊,机构以及藏家等更趋于理性化,所以我认为现在的艺术状态是非常好的。只有竞争才能带来更多的进步和思考,也可以说所谓的大环境艰难才更需要修炼自身,不会特别盲目冲动地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与此同时,孙宁笃信2013年中国的艺术市场会更好。
其实对于这种“回不去”在有着十几年经历的千年时间画廊主张思永那也得到了印证。在张思永看来,“2012调整年对画廊的直接影响,除了体现在有些画廊的关闭和退出外,更多的则体现在画廊整体的盈利上”,他认为这次的调整对画廊的直接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于画廊来说很多老藏家作品已经买够,他们对市场也不再持观望态度,急于将先有的作品出手;其次,新贵藏家受市场滑坡、泡沫等的影响,都有一点谈市场色变的感觉,在某种层面上这种调整影响了新晋藏家的购买信心;再次;当市场处于调整期时,一些很清醒的投资者显然不会在这一时期购进新的作品。所以在这几点上,画廊业受创在所难免。
“实际上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中国的艺术市场就已经开始进行调整,但同时,08年和09年的虚火又在某种外力的推动下点了一把,因此,仍旧有很多人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在坚持,直到2012年,艺术市场的调整才真正开始见底。而2012年,无论是画廊还是艺术家在销售方面都不太理想”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如是道。在他看来艺术市场的不理想最直接的呈现方式便是经济层面所反映的问题,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整个当代艺术品价格在06、07年间处于虚高的状态,而最近这四年间艺术市场做的最多的则是用时间来消化这些价格,由此便造成了许多画廊机构从销售和经营上都处于停滞状态的局面。
在众画廊主的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出2012调整年对于画廊业所造成的重创,从自身出发有自己独特经营模式的画廊都在经历了大风大浪后依然坚挺,但是面对这种大环境的影响,每一位画廊的参与者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那么面对这种创伤,如果要坚持,画廊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如何解决“调整年”画廊业的创伤?
画廊经营者除了要顺应画廊所面临的大环境的走向趋势外,还要自己能够有资本抗衡这种趋势下的“流沙效应”,画廊协会会长程昕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过“画廊业也要适应大浪淘沙、后浪推前浪的自然法则”。言外之意如果画廊还要坚持下去,就必须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生存方式,所以如何走下去也成了当今画廊主们思考的问题。
当大家耳熟能详的画廊或转战其他区域或“关门大吉”的现象出现后,张思永认为这是在向业内传达着一个信息:那就是北京画廊市场要进行自我更新了。这种更新囊括了方方面面:画廊的自我更新、艺术家的更新、作品价格的更新、当下作品走向的更新以及藏家购买作品的热点和兴趣点等都已经发生了移位,所以如果不适时的根据大环境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只会加快退出历史舞台的步伐。
面对这样种种迹象,张思永明确表态还是要自救,“在自救的过程中要用有效的钱来经营,还要有经营者的自我更新能力,最重要的是艺术家靠得住。艺术家不能走追随商业的路子,复制自己的作品充当自己的营销公关。”在张思永眼里,任何国家政策层面也都无法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这是全民的问题而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业的自律和自省也是重中之重。但是在孙永增看来,画廊业所面临的问题是画廊业自身无法解决的,“一方面是经营问题和大环境有关;而另一方面,现在艺术市场处于价值体系比较混乱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市场正在进行调整,无法给收藏者明确的方向,所以解决起来也缺少方向性。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先把外部环境的经济问题解决好”。
除了外部环境对画廊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创伤,其实艺术市场内部的不规范化也导致画廊业无法良性发展。日前就有媒体报道有拍卖行直接去一些大学院校征集作品进行预展之后再进行拍卖,拍卖行作为二级市场直接跨过一级市场的这种“不文明行为”也是被众画廊所抨击的对象和造成艺术家直接不经过一级市场培育就进入二级市场进行自我销售的坏习惯。除此之外,画廊与艺术家的合作问题在中国画廊业也尤为混乱,艺术家不通过自己代理签约的画廊私自向藏家兜售作品现象在业界屡见不鲜,而这种情况在国外相对成熟的画廊界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在2012这个调整年里,不论有多少家画廊选择了离开和退出,但总有相应的机构来填补他们所留下的位置,而这个调整年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一个好迹象,市场回归理性从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好的,而画廊业本身所面临的问题也只能靠各方面一起努力来克服和完善。正如孙宁所说:“2013年市场会很好,而且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