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孟杰,字泰文,号抱月斋主人,书画家、诗人。马孟杰系中国楹联书艺委副主任、炎黄文化基金会副秘书长、天津华夏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1962年生于天津,祖籍河北沧州,幼承家训,研习书画及诗文,长汲于经史子集之攻读。曾得书坛名宿欧阳中石诸先生之指教,转益多师,渐入藩篱,夜雨晨霜,淹兹四十余载。马孟杰以儒学为主线,兼通释老,持身为文,追求中和,发乎笔墨则表达大气雍容。他足迹遍历山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人爽直,交游极广,曾多次策划大型公益活动,于诸多城市举办个展及联展。作品多次被中南海等机构列入藏品,为行家所赏识,识者所珍藏。
    [马孟杰]:中医讲悬壶济世,古人讲艺术要“成教化,助人伦”,就“济世”这一社会功能而言,中医和艺术二者有共同的地方。过去的中医都用毛笔开药方,所以在书法方面都有一定的功底。我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医生,在对【详细
 
 
 
 
 
 著名书法家马孟杰:静心创作不为书坛风潮所动
[马孟杰]:1976年,文革结束后,天津市少年宫举办了首届书画班,由纪振民先生主持工作,13岁的我荣幸地成为了书画班的8个成员之一。我们这批书画班里的成员,很多人现在在天津市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像张建会先生、康柏龄先生都跟我是同一届的同学。纪振民先生是把我真正领上艺术道路的人,我写书法写到十几岁,用的第一张宣纸,就是纪振民先生提供的。为什么我对这件事印象深刻呢?因为当时家庭条件困难,一...【详细
 
 
 
 
 著名书法家马孟杰:楹联能振奋精神凝聚力量
[马孟杰]::楹联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对联,还可以叫做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它是一种对偶文学,最初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据传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楹联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曾经在自己寝室门板的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并把它叫做“题桃符”,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楹联,宋代诗人王安石有首《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详细
 
 
 
 
 著名书法家马孟杰:学习书法,阅读典籍必不可少
[马孟杰]:我自认为是个天资比较低的人,我的记忆力好,其实是出于少年时代家庭的无奈,家里穷买不起书,只能借书看。当时的书籍数量少,来源又非常紧张,借了之后得及时地还,碰到重要的书,我就必须把书的内容整本地抄录下来或者背诵下来。经过数年的磨练,我练就了一种功夫:凡是读过的书或者抄过的书,大部分内容都能够背下来。这样一以贯之的坚持,让我背诵了大量的先秦散文、汉赋和唐诗宋词元曲,其它还...【详细
 
 
 
 
 著名书法家马孟杰:书法与诗歌结合起来会更美
[马孟杰]:如果说书法是中国画的骨头,那么诗歌就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追求意境的空灵,要“计白当黑”,把白和黑看得一样重要,题诗能把画面的意象向外延伸,比如说,有的画家画了荷花,就题上“荷花”二字,显得过于直白,而且有偷懒的嫌疑,假如是我来画荷花,我可能会想象,荷花的文化意蕴:荷花代表佛,她“出淤泥而不染”,也代表一种高洁的品质。我不直接题“荷花”二字,而是题上“水殿风来暗香满”...【详细
 
 
 
 
 著名书法家马孟杰:楹联展现了中国文字音韵的美
[马孟杰]:楹联创作现在已经进入到多元状态并存的局面,中国书法,特别是用毛笔书写的软笔书法,是传播楹联文化的载体。楹联兴盛于明清时期,清代的曾国藩、胡林翼虽然是朝廷大官,但是他们对中国楹联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胡林翼写给曾国藩一副对联:“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楹联的内容可以是很美好的、美妙的,而且对工作、对处事、对朋友、对情景都能起到一定的褒奖、期许、劝诫或者警示作用...【详细
 
 
 
 
 著名书法家马孟杰:天容海色书法作品展将在津首展
[马孟杰]:2013年12月21日至2014年1月5日在天津美术馆二层大厅我举办“中国梦·天容海色——马孟杰书法作品展”,在天津是首展,然后将在杭州、福州、海口、西安、重庆、成都、济南等地进行巡展,最后一站是首都北京。再有,《天容海色·马孟杰作品诗文篇·书法卷》也已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个展览是一个囊括我的诗、词、楹联作品的书法展,展出的大部分是我和我的好友的诗、词和楹联作品。我正在认真地为展览做前期的创作,出来的作品“优中选优”,所以淘汰率非常高,已经创作并装裱好的有120多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