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李根友。
徐希嵋
近十年来才步入画坛的年轻画家李根友,二十多年来辛勤耕耘,厚积博发,在2005年第三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上,他的三十多幅作品一经亮相便脱颖而出,荣获了这届展览的金奖。新年伊始,他又在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组织的名家作品展及现场笔会上大显身手,令人刮目相看。
命运有时总会跟人开玩笑,从小就酷爱绘画艺术的李根友偏要他去做了汽车喷漆工.他经过不断努力做到了广告策划。他自我调侃地说:“油漆的色彩,广告的平面设计,三维空间对我的绘画也是极好的铺垫啊! "是的,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他对艺术的那种执著。二十多年来,他总是把握一切机会走近大师,虽未入堂拜师,但他一时一刻也末放弃过学习,领悟大家的技艺和风范;集众家之长,潜心刻苦学习,逐步完善自己。从他心灵中流淌出的彩墨支配着他的审美直觉和冲动,抒发着真情的流露,表现出了不懈的创作热情。
李根友笔下的花鸟画作品,自有他丰富浪漫,轻松率真的体现。在他潇洒灵动的笔触间,滋生出一种别样的浑然大气。做人低调, 作画却尽显张扬的他爱用大泼大染。或墨或色被他酣畅淋漓地泼洒,渲染于画面之中,虚实相间. 亦真亦幻,看似糊涂,实则浑纯自然。生动的气韵便由然而生蕴含其间。一只只小鸟活泼在花枝间,成为传神的精灵,画面立刻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情致。
在构图和色彩上,李根友也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他的作品看似画面满实,却层次分明显得丰富、厚重,他的画看似赋色斑斓浓烈:却沉稳、丰富、和谐、雅致。他那些鲜艳又丰富的色块经常会给人一种莫名的视觉冲动,令人陶醉。天津美协主席曹德兆、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史如源、天津美术出版杜编审刘荫祥等三位老师,都曾由衷地肯定和评价说:“李根友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在墨色和构图上有特色,有创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愿年轻的画家李根友用他那饱蘸生命激情的画笔大胆热烈地去拥抱生活,抒发生活之美。(徐希嵋)
再现沉醉神迷的情感世界—读画家李根友的花鸟新作
柳河
天津,一向以丰厚的民俗文化,悠久的历史传承为世人称道。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传统书画艺术,在天津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而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画家们,也就仿佛沾了这人杰地灵的仙气,总是透着那么一股仙风道骨的文人气息。当下浮躁的创作心态,似乎没有冲击到他们,读书、吟诗、作画,按照心中的想法去探索、延续着传统艺术,并乐在其中。
天津画家李根友,就是这样一个在传统花鸟画领域不断钻研学习、不断追求个人风格的探索型画家。和李根友老师的认识,首先是被他的画作打动。他的作品清新明快,内涵丰富,既有传统书画借物言志的丰富内涵,也有欢乐怡情的现代品味,给人无尽的回味。
花鸟画一向是深受国人喜爱的绘画题材。它是属于闲适类的欣赏画种,似轻音乐一般以小见大,令人赏心悦目。但也正因如此,能以简单一花一鸟表达复杂思想情操. 难度也就相对铰大,对画家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出于对艺术的热爱,李根友自学绘画,笔耕不辍,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传统绘画领域研究、磨练,努力塑造鲜明的个人面貌,终了找到一条适合自己风格特点的“色彩明快、笔墨凝重、收放并蓄、雅俗共赏”的画风,深得同行赞誉和认同。在2005年第三届南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上,他的三十多幅作品一经亮相便脱颖而出,荣获了这届展览的金奖,引得人们刮目相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曹德兆、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史如源、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刘荫祥都对其作品给予由衷的肯定和评价。
看李根友的画,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鲜活的生命气息。做人低调的他. 画风却是不同寻常的气宇轩昂。不论是大泼墨的荷叶、芭蕉,还是细细勾挑的修竹、迎春,都是一样的用笔凝重、骨力内含、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他笔墨功夫老到,水墨的互相渗透、润染、穿插恰到好处,使得画面看起来丰富灵动,不落俗套,格调高雅,潇洒灵动的笔触间生出一种别样的浑然大气。他的作品吸收了大写意花鸟的豪故、简约、写意性强的特点,又借鉴了小写意花鸟画细腻传神、笔墨精到的长处,并结合个人的气质和特点,把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收放并蓄、写意传神、清新雅致、雅俗共赏的特点,成功地树立起鲜明的个人风格。
李根友的画是他丰富而活跃的内心情感的率意表达,是令人沉醉神迷的情感世界的真实再现,浑融蕴籍、内涵半富、显现着中国水墨写意绘画具有的本性光辉。他的风格不同于艳丽软香的市井风格,但却又最具娱心造兴的审美特征。看他的作品《留得残荷听落雪》,在一片苍茫暮蔼中. 残荷片片,落雪点点,营造出萧瑟肃杀的清冷之气。但画面中几只跳跃的雀鸟,却一下子把生命的顽强和活力彰显无遗。画面只有简单的黑白二色,水气氤氲、浑然一片,然而这单间的黑与白、动与静,却让观者并不觉得单调,反而从中看到了当初的碧荷红花、万千气象。像其它此类作作品《风雨秋池上》、《深秋时节雨纷纷》、《初雪》等,莫不如此,让观者从一花一鸟中感受到人生的哲思、理性、内蕴、精神。这正是作者最真实的心性表露。
线性和写意性是中国的两大传统。黑白、色墨、线面关系在画面中微妙地处理,使画面的物象在简化中得到内涵的升华。李根友极好地继承了这些优良传统,并且在研习中国画的基础上,特别吸收和借鉴了一些西画的表现方法,使自已的绘画风格与现代人的审美观更贴近,更具鲜明的时代特征。他的构图饱满而富有张力,丰富而又层次分明,满处不塞、空处不虚,有一种诗意的节奏和韵律。他勇于探索新的构图形式,打破了传统的S型构图、三角构图和传统穿插模式,大胆灵活地运用全景构图形式,从整体宏观上来把握,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花一叶的小笔墨,小技巧,因此看他的作品,会从中感觉到一种放眼世界的浑然大气、深远广博,并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情绪感染读者,令人不由自主地被打动、被吸引。这在其《风雨秋池上》、《青山处处红杜鹃》等作品中均有深刻体现。
为了使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李根友给自己的创作定下一条规矩,即“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贴近自然。”他是一个喜欢动脑,并勇于实践的探索型画家。他注意到当今人们对装饰画的需要和喜爱,因而也特别注意了作品中背景的处理。他打破了传统的“计黑留白”技法,特别擅于在背景上轻染薄涂,便所绘景物与背景和谐地融为一体,同时丰富了画面层次,意境深遂。他的《会向瑶台月下逢》、《只留香气满园春》等作品,画面明净柔和、格调高雅,将色墨和水的渗洇变化之美表现到了极致。在浓淡有致、滋润华丽的水墨变化中,丰富了画面内涵,同时更加有力地突出表现出创作主体。绘一只点晴的小鸟,跳动在花枝叶蔓,成为传神的精灵,让画面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情致,轻松地构建出花鸟世界的空灵蕴籍,让观者沉浸在作者营造的与世无争的空灵境界之中,以独特的视角去解构画家心语。
在李根友的作品中,色彩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的“锦上添花”,更不是一种重建或解构,而是在足够深厚的传统积淀之后,面对古今、中西不同时空维度的一种整合。在《山花烂漫时》、《惠兰迎春》、《雨洗娟娟净》等作品中,他用色大胆明快、艳而不俗,看似色彩斑斓,却不失稳重雅致。或色或墨,经他酣畅淋漓地铺泼于画面中,那种虚实相间、亦真亦幻、混沌生动的气韵便蕴含其间,表现出画家对色彩的敏感和熟练把握。李根友勇于尝试色彩的对比和运用,并发掘其独到的表现力。在作品《晴日云天花欲醉》中,他创造性地大面积使用比较纯净的蓝色,而且把红、黄等对比度较强的颜色穿插其中,这在讲究墨色、追求雅淡的国画作品中是比较少见的。但作者却把这些颜色使用得恰到好处,深蓝、浅篮、明黄、艳红有机地互相穿插渗透,轻重有致,不但不觉得俗艳,反而给人带来一种喜悦的惊喜,心情为之豁然开朗。他在学术层面上进一步挖掘了色彩在国画传统语言体系中的作用,成功地承接并拓宽了艺术表现手段。他以超出常人的刻苦、悟性和灵气,描心中所想,绘人生之画,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描绘着生活的真、善、美。(柳河)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
李根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