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第一届天津国际青年美术周征稿启事
- • [公告]第九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征稿通知
- • [公告]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征稿启事
- • [公告]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初评入围结果
- • [公告]“十艺节”全国美展作品征集启动
-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 • [展览]天津文交所下周举办书画精品展
- • [展览]西部多所博物馆藏精品文物将亮相中...
- • [展览]海峡两岸孔孟文化书画展台北开展
天津美术网讯 6月8日,三名身穿初唐朝服、手执笏板的官员神情肃穆,沉稳自若,面面相对,似乎正在商谈事宜。他们身旁站着三名异域使者,拱手躬身,毕恭毕敬,像是在等候消息。
这是唐章怀太子墓道东壁《客使图》所绘的情景。章怀太子即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其陵墓位于今年6月8日中国第8个文化遗产日的主场城市陕西咸阳,离活动主会场、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约3公里。
“章怀太子墓的《客使图》是唐代墓葬壁画的精品,也是最直接反映唐代对外交流的唐墓壁画。”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介绍说,它描绘的主要是唐代的外交机构鸿胪寺官员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丝绸之路连通唐都城长安与西域,各国使节聚集长安。据史料记载,当时“万邦来朝”的都城中外来人口不下十万。程旭说:“相对于中原本土而言的外来文化也与汉文化交互融合,形成了‘胡汉交融’的历史景象。”
墓葬壁画多以墓主生前生活为题材,因此,唐墓壁画客观反映了唐代制度和习俗,更是“胡汉交融”盛景的明证。
东壁《客使图》三名外国使者中,左侧者秃顶,浓眉深目,高鼻阔嘴,身穿翻领紫袍,腰束革带,足穿黑靴,很可能是唐称“拂菻”的东罗马人;中间一人,面庞丰圆,须眉清晰,头戴尖状小冠,冠前涂红色,旁插双羽,身穿红领宽袖白短袍,下穿大口裤、黄皮靴,应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使节;右边那位,头戴翻耳皮帽,圆脸,身着圆领黄袍,腰束黑带,外披灰蓝大氅,下穿黄毛皮窄裤、黄皮靴,被推断为中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靺鞨族使者。
章怀太子墓道西壁的《客使图》也绘有被推断为来自突厥、吐蕃和大食国的使者。
“这些使者中,新罗、靺鞨等都与唐关系密切,古以左为上,所以将其绘在墓道左边的东壁上。而突厥、吐蕃等则是唐代最大的军事对手,也是唐对外交往的重点。”程旭说,“可以说,两壁《客使图》囊括并清楚勾画了唐代整个北方对外关系形势。”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统计,中国至今已发现唐壁画墓138座,陕西关中地区占71%,其他的则分布在北京、山西、河南等12个省份。程旭考证发现,外来文化元素在唐墓壁画中比比皆是。
在众多壁画中,胡人不仅以使者形象出现,还以仪卫、贡人、胡客等身份出现,如李凤墓中牵骆驼的丝路客商形象等。
西亚的高脚杯、琉璃器,西域的盝顶盒、六曲盘、三足盘等异域器物,中亚地区“昭武九姓”小国进贡的猎豹、非洲的单峰骆驼、波斯犬等动物以及葡萄、奶油等外来食物,都频频见诸唐墓壁画,佐证了唐代与异域民族密切的往来。
在服饰上,很多《侍女图》中都出现了侍女身穿翻领袍服,腰束革带,下穿条纹裤、麻鞋等异域风情形象。此外,西域的尖锥髻、回鹘髻等发式以及波斯的披帛和袒胸装等都是壁画上唐代女性的时尚款式。
在当时盛行乐舞的年代,《乐舞图》中的乐舞伎或是胡人,或胡汉兼有。他们演奏着箜篌、琵琶、筚篥、拍板等外来乐器,在方毯上跳胡腾舞、胡旋舞。《马球图》更是显示了唐代人热衷打马球这项西域运动的景象。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通过唐墓壁画,不仅能看到外来文化影响中原地区,还能看到唐文化影响着异域。”程旭说,例如在青海乌兰的吐蕃壁画墓砖板画上发现了游牧民族居住的穹庐旁绘有唐式建筑,在日本、朝鲜半岛等的壁画墓中也发现有唐文化元素。
作为唐代对外交往的见证者,唐墓壁画如今又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新载体。1999年起中国和意大利开始合作,利用意大利政府软贷款以及意方在文物陈列、保护修复、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帮助,于2011年6月20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地下展厅建设成唐墓壁画馆并对外开放,成为中意两国在古代壁画保护与研究领域合作的典范。
“在合作中,我们向意大利学习到了很多壁画保护的现代科技和理念。”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文宗说,“我们正在就唐墓壁画积极联系其他对外合作,计划与德国展开交流,还计划继续与意大利开展下一阶段的合作。”
“中外文化交流融合造就了大唐盛世。”程旭说,“保护和研究唐墓壁画这样的文化遗产,能让我们了解唐代如何开展对外交往,为现在的对外交往提供借鉴,也使中华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记者 薛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