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中)夫妇拜访西方艺坛“教父”毕加索,戴上面具合影。图片来源:台湾《旺报》
徐雯波为张大千理须。图片来源:台湾《旺报》
台湾《旺报》12月9日刊载台湾资深新闻工作者黄天才的新书《张大千的后半生》片段,描述了张大千最后一任夫人徐雯波陪伴张老赴巴黎参加展览会时的情形。在巴黎期间,张大千携侣出行,受到巴黎艺坛赞美;连“硬闯”毕加索画门都大获成功,不仅受到热情接待,还与毕加索一起戴上面具,拍了化妆照。张大千多年后在台北接受采访时说:“毕加索对我很热忱,多少沾我太太的光。”
文章摘编如下:
我这才恍然大悟,痴情的徐雯波,毕生所追求向往的,只不过是和大千单独相处的那一份情爱而已。
大千应邀到巴黎举行展览会时,陪伴着大千进军西方艺坛的,只有徐雯波一人。
张大千在大陆时期,从不出席自己画展的揭幕仪式,我曾问他有什么特别原因,他说没有,只是一个“习惯”。他的这个习惯,却在他第一次在巴黎“东方美术馆”举行“张大千临摹敦煌石窟壁画展”时打破了。当时,一手为他筹办展览的“东方美术馆”馆长萨尔要求他亲自出席画展揭幕,以示隆重,他答应了,并决定带徐雯波一同出席。
大千的这个决定,事后证明非常高明,因为西方社会尊重女性,徐雯波的出席,巴黎艺坛认为理所当然,而徐雯波在展场上的表现,更为画展增添了几分东方色彩。
东西巨擘相见欢
据徐雯波多年后忆述当年的情形说,她得知大千将要带她一同出席巴黎画展揭幕式时,非常意外,也非常兴奋,但在大千面前,却不敢表现出来,她怕大千嫌她“小家子气”。她本想问问大千,她该怎样打扮,却不敢启齿,只好侧面试探着说:想在香港赶做几件新款式旗袍。大千说“好,赶快去做吧。”她听口气,知道大千并不喜欢她穿大红大绿的古装或绣花鞋出场,于是,决定以新款旗袍配高跟鞋上阵。
结果,画展非常成功,巴黎舆论与画评一致给张大千热烈的欢迎与赞扬。唯美的巴黎艺术评论界,更没有忽略曾让全场惊艳的徐雯波。雯波丽质天生,一直保持着窈窕身材,在一袭新款旗袍的衬托下,为她赢得了“穿饰不失现代感的东方古典美人”的赞美。
大千也承认雯波的出席,对画展有“加分”作用,画展结束,他一时高兴,把画展的30幅精心画作,全部送给了雯波私藏。
画展成功,大千忽然动念要去会一会西方艺坛“教父”毕加索。可是,大千在巴黎的朋友们,异口同声劝阻他不要去招惹毕加索那个老怪物,以免自讨没趣。大千气不过,决定自己去硬闯。陪他去硬闯的,也只有徐雯波一人。他们夫妇雇用了郭有守女儿的男友赵君做翻译,一同硬闯毕老的画门去也。
结果,硬闯大成功,大千夫妇受到毕加索的热忱接待,共进午餐,欢谈艺术,赠画、摄影,度过了一个愉快欢乐的下午。
第二天,消息传出,当代东西方艺坛两大宗师欢聚于巴黎的新闻及照片,遍见于欧美各国报章杂志,轰动一时,大千先后接受了各国新闻记者访谈不下数十次,每次访谈,大千总会婉转的谈到:西方社会尊重女性,徐雯波陪同他造访毕老,让毕老对他们夫妇的接待,增添了很浓的亲和愉快气氛与人情味。大千拿着当天所摄照片对记者们说:“听说毕加索在家里从来不穿上衣,仅着一条短裤,赤膞、赤脚,那天大概给我太太面子,他穿了一件条子花纹的衬衫,而且穿了长裤皮鞋。我也听说毕加索一向不喜欢别人为他照相,但我太太拿出相机问他可不可以给他拍照,他情绪特别好,立刻邀我们到园里去照相,拍了好几张,还让我们一起戴上面具,拍了化妆照。”
大千多年后在台北接受谢家孝的访问时,干脆摆明了说:“外国人总还有尊重女士的礼貌,我后来说幸好我带了太太去,毕加索对我很热忱,多少沾我太太的光。”
大千所说“沾了太太的光”这一段话,确实是真心话,不是随意说的。毕加索显然很“在意”大千那天带了一位“穿饰不失现代感的东方古典美人”来拜访,所以他整装出迎,热忱款待,但他也不愿“示弱”于张大千,所以在午餐的时候,特别让那位陪伴他的“年轻漂亮女士”(张大千语,见谢家孝着《张大千传》)出场亮相一下,以示当代东西方两位艺术大师,不仅在艺术造诣及成就上,惺惺相惜,彼此敬重,即便在挑选随身伴侣的品评能力与标准上,也是旗鼓相当的。
鹣鲽情深无役不与
徐雯波在大千进军西方艺坛初期几次重要战役中,陪着他冲锋陷阵,而且都有过“加分”的贡献,这份“革命感情”,大大增加了大千对雯波的疼爱,徐雯波马上就感受到了,她以万分窃喜的心情,小心翼翼的接纳了大千的这番情意。从1956到1966的这10年中间,大千全心全力经营西方艺坛,几乎每年都有欧洲之行,活动多的时候,一年间甚至往返不止一次,有时一待就是2、3个月,大多有雯波同行。雯波伴着他在欧洲各国举行展览、参加活动、游山玩水、作画、聊天。徐雯波多年后对早年伴着大千旅游欧陆的这段岁月,一直怀念不已,认为是他们40年夫妻生活中最亲近甜蜜的一段日子。
徐雯波如此怀念欧洲旅游的这段日子,颇让我感到意外,多年后,在一次闲聊式的访谈当中,听她娓娓讲述当年往事,我这才恍然大悟,痴情的徐雯波,毕生所追求向往的,祇不过是和大千单独相处的那一份情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