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莫言
颐和园的大黄鸭
相比轰轰烈烈的综艺荧屏、层出不穷的歌坛八卦、熙熙攘攘的热播新剧,2013年的文化圈要显得冷清得多。尽管一年来发生的事件并不少,但缺少去年的“方韩大战”、“莫言获诺奖”那般引发全民争议或者举国轰动的大热点。然而仔细琢磨这略显平淡的一年,倒也能从零零碎碎的事件中看到2013年的许多种文化“表情”,每一种“表情”都那么鲜明。
哗然
凤凰古城收费引风波
湖南凤凰古城是大作家沈从文的故乡,曾有“中国最美丽小城”的美誉。然而近几年来,凤凰古城却因为商业气息太浓厚、淳朴之风难再寻而令许多游客感到失望。今年4月10日,凤凰古城开始实施捆绑售票,游客需要购买148元门票才能进入古城,让舆论为之哗然。4月11日,“一票制”实行第二天,当地就有大批商户和居民关门歇业,聚集在古城北门码头抗议。当月凤凰古城游客人数骤减,网友骂声一片,全国媒体也几乎一面倒地炮轰凤凰古城的做法。4月20日,凤凰县政府针对学生群体推出新政策,学生票由80元降为20元,游客进入古城的门票检查也逐渐变得宽松。尽管凤凰当地政府解释,推出“一票制”新政是为了控制古城过大的人流量,整治恶性竞争,提升游客体验,但良好的初衷也需以公开透明的听证、决策过程和适当的方法才能达成。目前,“一票制”仍在实行中,凤凰古城能否通过“新政”变回以前那个“中国最美丽小城”,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争议
易中天独写《中华史》
今年66岁的易中天,5月2日发博文宣布要凭一己之力撰写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从女娲一直写到改革开放,讲述“三千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易中天计划从5月起,以每季度两卷的速度,用5年时间出齐。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而当5月16日《易中天中华史》第一卷《祖先》、第二卷《国家》在北京大学首发后,更引发图书界、文化界、读者和媒体的争议。有人称易中天一人写36卷《中华史》“不自量力”,有人认为《易中天中华史》的市场气息浓厚,学术味道却很清淡,其中的历史知识未必扎实,结构和语言太像一部大型纪录片的脚本。但也有人肯定易中天以全球视野、通过中外文明的比较来写中华史,认为个人写通史勇气可嘉、值得鼓励。
叫好
节俭令刹住豪华晚会
今年8月初,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大腕”,坚决刹住滥办节会演出、滥请高价“明星”、“大腕”的歪风。这道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节俭令”,为中国演艺市场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策“风暴”。华表奖颁奖典礼延期,浙江卫视改版5周年庆典“胎死腹中”,卫视中秋晚会纷纷停办,跨年晚会不敢再拼明星,就连央视春晚都不再有豪华舞台。除了荧屏上的豪华晚会被刹住,地方政府晚会也减少了许多,走穴明星身价暴跌,短短数月内接连有上千家演出中介机构倒闭或转行。这场“风暴”尽管为演出商带来了“阵痛”,但赢得了全社会的叫好,因为近些年来以狂热势头畸形发展的演出市场终于能够回归理性,文艺演出和创作不得不重视质量内涵,更接地气,而最终的受益者正是普通观众。
无奈
莫言2013年没读书
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席卷全国的“莫言热”迟迟难以消退,许多读者都担心莫言社会活动太多,没有时间写新书,同时也期盼莫言能推动全民阅读。今年4月,莫言与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在北京会面时曾坦言,面对纷繁的社会,自己简直不堪其扰,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回归书桌写好作品。然而读者和莫言本人的期待都落空了。12月初,莫言在浙江大学做演讲时,被问及有何新书可以推荐,无奈坦言:“2013年我不是一个读书人,很惭愧地告诉大家,这一年我几乎没读一本书。”莫言的一句话令人们大跌眼镜,没想到阅读危机已经从普通民众蔓延到作家身上。诺奖得主没空读书,这是莫言的无奈,更是对全社会的讽刺,反映出的正是当下社会文化氛围的浮躁。但愿新的一年,莫言能够不被名利迷失住自我,社会能放莫言回到书桌。
热捧
大黄鸭“游”到中国
浴缸中的小黄鸭是许多人童年的温馨回忆,而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创作的“大黄鸭”,正因为勾起了人们的这份回忆,而受到全世界的热捧。今年5月,“大黄鸭”出现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包括刘德华、彭浩翔、杜汶泽、余文乐等众多明星在内的无数人前去围观合影,“大黄鸭”的中国之游也从此展开。离开香港后,由霍夫曼为北京量身定制的18米高“大黄鸭”,作为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宾城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赠礼,9月6日至23日首秀园博园,9月26日至10月26日又“游”到了颐和园。在京展出期间,“大黄鸭”带动了园博园和颐和园门票、衍生品售卖、餐饮、交通、住宿在内相关行业超过2亿元的巨大经济效益。一个廉价的玩具,通过艺术创意,竟能变成受到无数人热捧朝拜的艺术品,对有着深厚传统、蕴藏无数文化宝藏的中国来说,“大黄鸭”的成功,值得思考。
冷场
中国再添三项“世遗”
6月2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2月4日,珠算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年之内,中国新增了三项世界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两条新闻并没有热起来。申遗成功的喜悦之后,人们产生的反而是更多担忧,怕新疆天山和哈尼梯田也遭遇掠夺式的过度开发,使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珠算申遗成功能否对延续这项传统起到作用感到疑虑。这样的冷场,看似尴尬,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早前的“申遗”热,确实造成了许多人们始料未及的问题,盲目“申遗”浪费大量资金,保护和传承跟不上开发商的脚步,“申遗成功”甚至成了文化遗产被破坏的先兆。如今的冷场,正意味着“申遗”热的退却,意味着人们已经开始有所反思。
怀念
2013年离去的人们
1月16日,最后一位“寿”字辈相声演员、津门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于佑福离开人世。1月20日,北京人艺话剧泰斗于是之永远离开了他最爱的舞台。2月3日,52岁的“台湾民歌王”潘安邦英年早逝,但人们不会忘记那首《外婆的澎湖湾》。2月14日,当代著名诗人、作家雷抒雁逝世,小草从此不再唱歌。2月15日,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柏瑞桐病故,《平原游击队》里的“翠平”走了。2月26日,相声界送别了马三立之侄、著名马派相声演员马敬伯。4月22日,程乃珊病逝,当代海派文学痛失一位重量级作家。6月25日,一辈子演了几十部黄飞鸿电影、为无数功夫片担任武术指导的最后一代洪拳宗师刘家良,离开了热爱他、尊敬他的影迷和电影人。12月8日,粤剧红派艺术创始人红线女告别人间,人们虽然再也看不见“南国红豆”的音容笑貌,但她的艺术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