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中国书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如何科学妥善地保护好历代中国书画文物,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课题,也是文物保护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方面致使书画保护令人堪忧
目前,历代中国书画保护研究较为分散,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中国书画文物材质脆弱,保护难度较大。中国书画分纸本和绢本,存在问题首先是纸和丝织物的虫蛀、霉变和糟朽。由于有机质地的艺术品机械强度不高,再加上历代中国书画装裱工艺中长期使用明矾,带来纸张酸化、变脆等问题,容易发生意外撕扯、开裂、折损等状况。
二是传统书画保护技术、技法的相关研究缺乏科学和系统总结,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科学技术支撑。包括书画绘画材料的选择、装裱技术的技术特点、书画传统保护技术的分析与解析等内容,都缺乏认真系统的科学研究总结,直接导致相关的科学技术难以与传统技术有效结合。
三是中国书画保护领域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匮乏。目前,只有在一些大型博物馆才有少量从事中国书画保护的专业人员,多以传统装裱修复人员为主。同时,缺乏全国性的书画保护科研平台、合作机制和技术指导机构,保护修复难以获得技术支持和资金方面的保障。
设立中国书画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尤为重要
上述任何一类问题都对应大量需要妥善保管和正确保护处理的中国书画藏品。目前发生病害的历代中国书画数量和破坏程度缺乏全国范围的调查统计,相关的保护研究更没有系统深入地进行,导致保护领域的方法缺乏改进与创新。
设立中国书画保护重点科研基地的意义和作用在于,一是在了解全国中国书画保护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明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确定中国书画保护领域近期和长期目标;
二是以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借助科研基地的平台和影响力,复原相关的传统工艺材料与技术,同时引领国内传统书画保护技术的深入解析与发掘;
三是客观总结传统技术特点,并予以科学传承和合理的改进;
四是应用相关领域的新技术,促进书画保护修复的新领域和新方向的发展;五是充分发挥中心辐射作用,与国内外文物博物馆、科研单位共同培养中国书画修复人才,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带动全国中国书画保护和修复科研水平的提高,保持中国传统书画保护修复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
因此有必要设立中国书画保护重点科研基地,更加系统和深入地研究这一课题,提高中国书画,特别是中国古代书画保护的水平和能力。
故宫博物院在历代中国书画保护方面拥有现实优势
一是故宫博物院拥有近16万件中国古代书画藏品,约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的1/4。其中,绘画类藏品54676件,法书类藏品75317件;碑帖类藏品29573件。这些藏品上迄晋唐,下到明清,还有相当数量的现当代书画藏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堪称世界博物馆同类藏品之最,是故宫博物院180万件文物藏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在中国古代书画的研究方面,故宫博物院拥有专家队伍这一传统优势。目前故宫书画专家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在研究的方向上,故宫博物院历来注重古代书画的真伪鉴别,注重考据,有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新一代的故宫学者多受过专业学术训练,同时继承老一代故宫专家的学术传统,刻苦钻研,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并具有国际的学术视野,注重中国古代书画的修复和保护。
为此建议:在故宫博物院设立中国书画保护重点科研基地,依托故宫博物院丰富的历代中国书画藏品、雄厚的传统修复基础、先进的科学分析仪器、经验丰富的科研力量、丰富的保护修复案例与示范作用,与国内外博物馆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培养一批中国书画装裱人才,促进解决全国性的难点问题,带动中国书画保护修复领域的发展与提高,同时推动传统书画保护修复技术在世界领域的科学发展。(李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