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作品登记表及清单
- • [公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展区直送作品通知
- • [公告]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展初评结果
- • [公告]中国西部大地情作品展初评结果
- • [公告]首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征稿
- • [展览]女画家潘玉良百幅遗作在辽宁展出
- • [展览]第一届黄胄艺术收藏大展将在炎黄艺...
- • [展览]首届艺苑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在京举...
- • [展览]百余件意大利绘画珍品长沙展出
- • [展览]巅峰之作——毕加索的沃拉尔版画
《活佛》 灵璧石
美国摄影艺术家乔纳森·辛格(Jonathan Singer )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石头的摄影集,名为《灵石:文人石的古代艺术》,由阿布维尔出版社出版。关于石头的摄影作品历来是很冷门的,但是辛格拍摄的这一系列摄影作品却表现出了中国文人石超乎寻常之美,也引发了人们关于文人石的深入思考。
奇石,系指天然形成的形状不一般的石头,其材质、造型、色彩及花纹不同寻常,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或审美习性,可供观赏收藏把玩。供石是奇石中的最大一宗,也是奇石的主流,它们一般都是在配好底座之后能陈列于案头几上,供人观赏,被认为是文人寄情山水的依托。所谓“文人石”则是西方藏石家对于供石的称谓,还称为“观石”或“灵石”,在日本称为水石, 韩国称为寿石,此外在中国历史上还将供石称为怪石、雅石、供石、案石、几石、玩石、巧石、丑石、趣石、珍石、异石、孤赏石等。说到玩石头,人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石不能言最可人” ,这也成为了玩石之人冥冥之中向往的一种境界。
《紫气东来》 灵璧石
无论是辛格早期拍摄的濒临灭绝的花卉还是盆景,或者是他最近拍摄的文人石,都是将自然界的事物当做了艺术作品来看待,这一点在中国文化中也有千年的传统。尤其是奇石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观赏石,其自身的自然性,即无人工加工或雕琢,是其区别于其他观赏石的最重要标准之一。辛格在拍摄这些供石时故意选用了黑白色调,从而消解了颜色对人视觉的干扰,使观众关注石头本身的形态之美。辛格拍摄的将近150件奇石都来源于胡可敏的收藏,她是一位来自波士顿的华裔文人石专家和收藏家。这些奇石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有的像名山有的像怪物。每一块石头都根据其形状起了很诗意的名字,有一块奇石叫做“小荷才露尖尖角”,这是一块竖长条的玲珑荧石,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西方,人们总是根据石头的稀有程度(宝石)、大小和颜色来决定一块石头的价值,而胡可敏则认为“东方人认为文人石能够触及到人类的灵魂。”辛格的这本书中就向我们详细讲述了如何从解读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看似坚硬和冰冷的文人石所具有的生命温度。
《摩尔的纽约》 摩尔石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唐朝时期(618–907)开始出现收藏供石热潮,是中国赏石文化艺术昌盛发展的时期。众多的文人墨客积极参与搜求、赏玩天然奇石,大诗人白居易不仅有许多赏石诗文,他的《太湖石记》更是反映唐代赏石盛况及文化水准的代表作之一。文人石的收藏趋势似乎总在改变着,而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于灵璧石和太湖石的喜爱和追捧。最近出现了一种摩尔石,是一种光滑、黑色产于深水的石头,以二十世纪著名雕塑家亨利·摩尔命名,他也是一位供石的大藏家。
《欲拒还迎》 太湖石
在伊利亚斯的史诗中提到了一本最早的《石谱》,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00-公元100年。而中国最重要的一本关于石头的书籍要非《云林石谱》莫属了。这本石谱书成于南宋绍兴三年,作者杜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这是中国第一部论石专著。该书首先将石形分为 “瘦、漏、透、皱“四种。全书约14000余字,涉及名石共116种。作者详细考察了这些名石的产地,还细数其采取方法、形状、颜色、质地优劣、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坚硬程度、纹理、光泽、晶形、透明度、吸湿性、用途等方面的各自特点。还按其性质进行了分类,并为石灰岩、石钟乳、砂岩、石英岩、玛瑙、水晶、叶腊石、云母、滑石、页岩及部分金属矿物、玉类化石等。书中记载的石头产地范围广达当时的82个州、府、军、县和地区。而辛格的这本《灵石》摄影集则可以说是以西方摄影师的视角来欣赏和解读文人石,也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人石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和文字资料。
辛格快要66岁了,他还患有帕金森综合症,而他本人正如他相机镜头下的文人石一般坚定而又顽强,他说:“我还按得动快门。看到了,感受到了,就自然能创作出满意的摄影作品。”(来源:ARTnews 编译:孟媛)
《怪石嶙峋》 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