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三十年间,“中国脸”遽变
作为时代美术的风向标,全国美展成就、影响和激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代美术家。12月15日,“第十二届中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启幕。
本次展览展出160件第十二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作品。遴选出金奖作品7件,银奖作品18件,铜奖作品49件,优秀奖作品86件。通过展览,可以一窥主流美术的创作趋势。金奖作品中,《儿女情长》(中国画)、《而立之年》(版画)引人注目。《三十而立》的作者彭伟来自重庆,与30年前以《父亲》获得全国美展金奖的罗中立来自同一城市。30年间,中国人面孔在艺术家画笔下的变化,引发了深层的思考和讨论。
《儿女情长》:工笔画下小家庭的喜乐
摘得本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的作品有《儿女情长》(中国画)、《桥上的风景》(油画)、《而立之年》(版画)、《亮宝节上的人们》(水彩·粉画)、《织情叙意》(漆画)、《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艺术设计/环境)以及《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插图)。
陈治、武欣夫妇合作的工笔画《儿女情长》,以清新的构图和典丽的色彩,描绘家人团聚的生活场景。“这幅画赢得评委的高度赞同,主要因为这也是我们今天的社会特别渴望的:儿媳妇拿一件毛衣给婆婆,婆婆正在给大家擀面条。形式很普通,但今天中国社会发展这么快,我们特别需要这种非常真切的情感和关心。”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告诉记者。
艺术家陈治介绍说,这幅画是父亲生病时画的,“当时我守了他很长时间。这就是我的家庭生活,完全是写实的。除了那对青年夫妻用的是两个模特,父亲、母亲和小女儿都是生活里真实的原型。”对于技法,陈治谈道:“新旧工笔画只是一种区分。任何画种都有传统,也都有新的东西。在传统里融入新的感受,这种作品才能往前推动美术的发展。”
《而立之年》:80后木刻作品的力度
80后艺术家彭伟的肖像画《而立之年》,是本次获奖作品里的焦点。这幅长1.2米,宽80厘米的肖像版画,以木口木刻的技法,斫刻出一位面容方正、头发蜷曲、目光坚定的青年形象。初看貌不惊人,但仔细观察,会被作者精湛的刀工、持久的耐心和人物钢圈般的发丝所体现出来的韧性和力度所打动。
“《三十而立》,健康、有坚定的信心,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我们看了以后觉得很有劲儿。”吴长江介绍,这幅作品获得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的消息,在山城重庆引发了街头巷尾的热议。30年前,罗中立的肖像画《父亲》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获得金奖,引起全国震动。30年后,同为肖像画的《而立之年》斩获分量极重的“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重庆美术界为此连接召开了两次研讨会,认为《而立之年》里的年轻人,正是30年前那位质朴动人的《父亲》的儿子。
彭伟在受访时谈到,在整个创作过程当中,他比较注重人物情感、心理情绪的描写与刻画。“80后一代的精神气质,与60后、70乃至90后的不同,这是我的作品刻画的重点。我选择了身边一位普通的、同龄的男性青年作为原型,他略带迷惘却自信的目光,青葱岁月的坚毅和奋发,正是我们80后一代从青涩走向成熟的鉴证。”
这幅画,艺术家选用西方木口木刻的版画语言作为方式,采用了当代视觉语言的普遍技术和大尺幅的构图,力图把木口木刻特殊的品质与视觉感受呈现出来。“具有古典木口木刻品质与当代视觉取向的黑白木刻语言,并使它本土化,成为中国当代木刻的一种表达方式。”彭伟说。
美展扫描
小画种表现突出,实验艺术缺位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指出,本次美展在艺术形式多元化、边远地区艺术家获奖率等方面有所进步,但体现出“有高原无高峰”、有佳作无惊喜的现象。从前不太被注意的小画种,水彩、漆画、壁画、版画、年画、连环画等因技术进步而表现突出,备受关注的大画种国画、油画、雕塑反而相对弱势。
获得金奖的漆画作品《织情叙意》,风格细密精美,在展厅里与油画、国画比肩而立而毫不逊色。专家认为,漆画、版画、年画等小画种,正在由工艺向着纯粹的艺术性靠近。与之相反,作为传统艺术门类的雕塑,却愈来愈具有工艺性特色。
动画只占据了本次展览很小的一个角落,却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注意。“十几个人安安静静坐在那里动都不动,说明今天的观众会被这样的形式和语言所吸引。我也在那里看了一刻钟,片子很好。这在全国美展的观念转型、语言转型和形式转型的过程里,是个好征兆。”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告诉记者。
今年全国美展首次设立实验艺术展区,覆盖今日美术馆三个展馆的实验艺术大展,曾引来实验艺术究竟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的激烈争辩。中国美协党组副书记徐里在展前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实验艺术首次纳入全国美展,“是国家美术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全面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的面貌,也体现了全国美展的包容、自信和进步。”
但是,在所有奖项和获奖提名作品里实验艺术的全面缺位,让人感觉实验艺术依然被当作非常偏僻、另类的画种对待。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美术馆将会全力收藏十二届美展上表现出色的作品。
学术论坛
12月15日下午,当代中国美术建设学术论坛在中国美术馆7层报告厅举行。二十几位批评家、学者、获奖艺术家共聚一堂,为时代美术把脉。
薛永年: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多年以来我们并不忽视创新,也不忽视横向比较,但是比较处理不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因此作品往往更重视觉而不是心理,重新颖而不是文化厚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发言时说。
在美术领域有两大传统,一是古代的优秀传统,一是20世纪近现代的传统。薛永年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来,最突出的就是现实主义的传统,既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又使用了现实主义的方法。以金奖作品《儿女情长》为例,它继承了20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至于古代的优秀传统,既有汉唐以来的文化性传统,也有宋以来发挥艺术精神的写意传统。“比如银奖作品《大山正月》,恢复了古代北宋以前高山大川的意境,不是个人的小情小趣,而是富有群体意识的意境。”
但是总体来看,本次中国画类获奖作品依然以工笔画居多,写意画不足。薛永年强调:“写意画蕴含着中国的哲学观、美术观,是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宝贵传统。”写意画近几年在西方所受到的重视,以及在体现主流美术取向的全国美展里的缺失,值得美术界深入思考。
王宏建:当代美术缺乏崇高感
从评选结果来看,全国美展推崇细腻朴质,积极向上,辐射出正能量的创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宏建认为,无论在当代美术界也好,整个文艺界也好,都缺乏表达崇高美的作品。
美有两个基本形态,一是崇高(sublim e),一是优美(grace)。“文学家、艺术家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独特的审美情感,不管是滑稽、秀丽、平实、细腻,都是艺术所需要的。但我们同样需要崇高的东西,需要英雄主义。”王宏建说,80年代中后期,有学者在哲学上提出来,要“回避崇高”。这个“回避崇高”,和美术上的泼皮、玩世现实主义、后现代和解构主义都有关系。
王宏建认为,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崇高美的典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刻,正是以崇高为主调;第二届青年美展上罗中立的《父亲》,传递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巨大的悲剧感。”王宏建呼唤崇高,因为“崇高作为美学的一种基本形态不应缺失。”
邓福星:技术主义现象突出
著名美术史论家邓福星谈到全国美展的两个突出现象,一是画种间界限愈趋模糊,“漆画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表现方式,吸收了重彩、工笔甚至版画的东西。还有连环画和动漫,吸纳能力非常强。”一个是技术主义,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国画的工笔画里。入选的工笔画技巧圆熟,细节精美,无可挑剔。但过分沉溺于技术会有流于琐屑、思想苍白的危险。(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