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从蚊叮虫咬的夏天,到寒风刺骨的冬天,历时半年的钓鱼台遗址发掘近期结束。后期,发现遗址北端曾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居住在墩子上的古人吃着河鲜,用着蚌刀、石器,佩戴着那个年代的奢侈品——— 玉器,过着忙碌而富裕的生活。
古人筑房而居
玉器城西南方,昔日被农田包围的钓鱼台遗址即将淹没在钢筋混凝土中。去年夏天,省考古所抢救性发掘三、四陈迹,主动发掘大陈迹、二陈迹,本报曾多次跟踪报道。
三、四陈迹由于破坏严重,发掘很快结束。文化层堆积丰厚的大陈迹、二陈迹持续发掘。后期,考古人员分别在大陈迹北半坡、二陈迹西侧各布了一个探沟,以期进一步了解遗址的堆积情况,并找到当初的原始地面。
在对大陈迹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几处房址痕迹,不仅有墙基,还有清晰的筑洞。据推测,这些都是西周,或更早时期的建筑遗留。房址的发现,确定数千年前,这里有人类居住。
烧陶制工具
有人居住,就离不开生活。数千年前的古人就地取材,制作了各种骨器、石器,“有石锥、石镞、石纺锤,光石镞就出土了一二十件,保存相对完整”,考古人员周崇文介绍说。
“骨器,有的是生产工具,比如做成刀、锛;有的打磨成管状的,做装饰品、小挂件,说明古人也挺爱美。”
遗址发掘中,出土最多的是各种陶器残片,有陶罐、陶缸、陶鼎等。后期,考古人员在大陈迹上发现了红烧土,这是窑址的明证。初步推断,这是西周前的古窑,用来烧制当时人们生活需要的陶器。“这说明当时住在墩子上的人已经有了烧陶的意识,生产力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
钓鱼台名副其实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遗址周边发现了含料姜石的泥土堆积,“土里含有像小石块这样的东西,一般河底才有”。同时,发现大陈迹北端有条水沟。南端虽然没有发现水的迹象,但数千年前,这里的地面比现在低2米多。
“高出的地面有淤积的,也有后期建筑垃圾和土垫起来的,里面没有包容物,没有文化层,也就是没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周崇文介绍说。
遗址还出土了大量贝壳、螺蛳壳,这不仅印证了周边有水,还说明古人以此为食,并把吃剩的贝壳加工成生产工具,“出土的蚌刀有加工的痕迹,尖锐的一面打磨后做刀刃,刀把上还穿有孔,方便携带。”
接连发现玉
此前,本报曾报道钓鱼台遗址出土了两枚小玉环,非常滑润。发掘后期,二陈迹又接连出土了两件玉器,一个玉管,有大拇指粗细;一个玉饰件,有一块钱硬币那么大。
面积有限的发掘中,不断出土玉器,虽然玉质一般,但在那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玉代表了当时的加工工艺水平,说明这里的生产力水平较高,人们生活相对富有。
考古人员介绍说,不难想象,在三千多年前那个遥远的年代,钓鱼台遗址上,住着茅檐草舍的古人,手拿各种工具忙碌着,窑里的火烧得通红,锅里煮着鲜香的蚌壳,有钱人戴玉,平民戴骨器,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记者 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