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王慧玲是桐乡文联的一名工作人员,她最近忙得不可开交,她一边要准备5月份在嘉兴画院举办的个人美术作品展,一边要为10月份的国际漫画双年展创作新作品,同时还要做好本职工作。在常人看来巨大的工作量,她却乐在其中。
王慧玲是一位画家,8岁学画,主攻油画,后来接触过国画,但是2006年跟随丈夫来到桐乡后,被桐乡浓浓的漫画氛围所感染,渐渐爱上了漫画。她的漫画《一年之计》,去年9月入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同时又获得第十届“子恺杯”全国漫画大展优秀奖,这是桐乡近年来在美术领域取得的最高荣誉。
八年灵感酝酿一张画
《一年之计》这张画上的内容特别简单,一张红底的火车票,一双粗糙的大手。火车票上印着“始发地——回家”,车厢号是“VIP拥挤车厢”,车次是“挂座奥特慢临客”,拿着这张车票的两只手,一只手上面布满了皱纹和裂痕,另一只手则戴着很具有代表性的劳保手套,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位农民工兄弟,这张漫画描述的是春节回家的艰辛。
这张漫画诞生于去年,但创作的灵感却形成于8年之前。2006年之前,王慧玲还是位中学美术老师,在重庆教书。每逢过年,她都要坐火车回老家苏州。那时候只有绿皮车,两晚一天的火车之旅让她记忆犹新。
“车厢特别拥挤,毫无立足之地,无座的人一站就是几十个小时,特别累,当时很受触动,这种触动一直放在心里,直到这么多年后,用漫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王慧玲说。经过了8年的积累和酝酿,这幅画一举入围中国美展也就不意外了。
看王慧玲的漫画,就好像在看一部针砭时弊的报告文学。高房价、留守老人和儿童、官场腐败等都出现在她的笔下。《爸妈去哪儿》中,农民工夫妇骑着一辆摩托车,摩托车的头朝着钢筋水泥的城市,摩托车的尾还留在土砖灰墙的老家,老家门口,一位年迈的老人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双规》中,领导生病躺在病床上,一人拿着两只乌龟来探望,领导一脸惊恐,大喊“双规”。
用小本子随时记录灵感
王慧玲的漫画取材广泛,去年11月,她出版了自己的漫画集《王慧玲漫画集》,书中共有6个专题,涉及民生民俗、廉政、法制、环保、戏剧刮粉、养生等6个方面,小至身边的事情,大至宏观形势,都成了她笔下嬉笑怒骂的对象。
为了记录灵感,王慧玲喜欢随身带个小本子,一有灵感,就简单地写写画画,等空闲的时候,再拿出来整理,如果有遇到约稿的,也可以从小本子上迅速找到灵感。
她画的漫画,表现形式也很多样,水粉、水彩、油画、刮画都有,特别是刮画,是涂上颜料后,用刀一笔笔刮出来的,不能刮错一笔,对作画者的要求特别高,而刮画有一种独有的金石味道,不同于寻常画作。由于刮画比较难,会此技法的人寥寥无几。但王慧玲却用刮画创作了《西子湖畔续前缘》《梦回大唐爱》等多个系列的画作。
“漫画之乡”重拾漫画热情
其实,王慧玲最早的时候是学油画的,后来当老师时又开始画国画,漫画是她来到桐乡后,才开始画的。“丰子恺、沈伯尘都是从桐乡走出来的漫画大师,他们的作品和修养都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在这种氛围感染中,我才开始画漫画。”王慧玲说。
但是,桐乡的漫画现状却让王慧玲忧心。桐乡是‘漫画之乡’,但现在从事漫画创作的人却少得可怜。“这是因为,在创作漫画的过程中,思想性是第一位的,漫画不同于一般的画,除了有艺术性外,更要有作者的想法,是讽刺,是幽默,还是说理?比起一般的画作,漫画对创作者的要求更高。”王慧玲说。
另外,王慧玲认为,画山水画花鸟很容易产生经济效益,但是漫画却恰恰相反,画出来几乎没人买,自然也就不能创造经济效益了,从事漫画的人也就少了。
虽然王慧玲也会感慨于漫画的低效益,但她说:“人总要执著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漫画这样一种美的艺术,总要有人奉献,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令她欣慰的是,全社会对漫画的关注度正在逐渐升温,桐乡专门成立了丰子恺漫画学校,办画展的地方也多了起来,“相信漫画业在‘漫画之乡’将发展得越来越好。”王慧玲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