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敦煌石窟创建于公元366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建造,至今保存着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千余年的石窟500多座,彩塑3000余身,壁画5万多平方米,加上后期藏经洞出土的数万件敦煌文献和纸布绢画等珍贵文物,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风云际会,历史变迁,风蚀和沙尘使窟内壁画迅速恶化,许多珍贵的壁画现已残破和变色。据最新统计显示,在莫高窟目前存有壁画、彩塑的492个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画和彩塑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病害。莫高窟正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面对敦煌莫高窟这一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艺术最精美的佛教文化艺术遗址,如何进行壁画的修护和保护工作,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文物保护随着旅游开放凸显出诸多矛盾
由于莫高窟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中外游客不远万里前来观光、考察。自1979年旅游对外开放以来,莫高窟共接待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70多万游客。可是,旅游开放在为莫高窟带来“大把黄金”的同时,也让千年古窟伤痕累累。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表示,目前敦煌石窟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处理“挣钱”和“保护”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关系。
随着敦煌旅游业的开发和对外接待开放,带给莫高窟如下隐患:
一.洞窟狭小,空间局限,游客增加,洞窟压力越来越大。在莫高窟有壁画和彩塑的492个洞窟中,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洞窟仅18个,10平米以下的洞窟有289个,而面积在25平米以下的洞窟占总数83%以上,洞窟可承载的游客容量十分有限。
二.莫高窟属于遗址博物馆,但所有洞窟都不能按照博物馆展陈的要求做任何改造,因为每个洞窟在历史上是供奉佛陀的殿堂,洞窟内四壁与窟顶均布满了壁画,不具备博物馆开放的条件和功能。
三.洞窟内的壁画和彩塑是采用当地的麦草、泥土、木材制作而成,材质十分脆弱。经历千余年后,由于自然因素影响和人为因素破坏,壁画和彩塑程度不同地存在多种病害,如酥碱、起甲、空鼓等。
四.长期以来洞窟小气候相对恒定,但游客的增多打破了洞窟原有恒定的小气候环境。根据敦煌研究院的一项实验监测数据表明,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一项模拟试验表明,相对湿度反复上下起伏,是造成洞窟常见病酥碱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以及窟内相对湿度增加,空气温度上升,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已有病害的发展。这将对洞窟内十分脆弱的壁画、彩塑的保存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
敦煌的艺术价值需要人们了解和传承
不管敦煌艺术有多么璀璨,如果这种重要价值不为人了解,不受年轻一代的认可,那么,保护从何谈起?清华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静杰认为,如果能进行深层次的旅游开发,将过去敦煌艺术的研究成果通过音像、讲解的方式融入旅游观光中,人们会对敦煌有更深的体会,从而激发保护敦煌文化的热情。
首先,应尽可能地让它走进小学和中学的课本中,这就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深入研究如何让敦煌灿烂的文化遗产在年轻一代中传承。
其次,从硬件上看,石窟、洞窟的加固,石窟群体、山体的加固,以及防洪、防沙、防风等工程还需要继续做。
再次,软件建设方面,要特别重视数据库的建设,敦煌研究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他们将敦煌文化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做了永久性保存。
最后,关于敦煌艺术的研究成果需要尽快面向大众。李静杰告诉记者:“以往这些学术成果大多在学术圈流传,社会普及率并不高。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学术研究真正的目的,学术研究成果还是应该回归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这样不仅能加强人们的素质教育,还能增强人们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