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常年关注学生市场作品的人会注意到,今年美术院校中的排头兵——中央美术学院以极其高调的形式把“毕业展”改为“毕业季”,上演了光彩夺目的“大型毕业作品秀”。和以往不同,激光射线、模特走秀、动画、音乐都成为美术学院学生手中的“创作材料”,而如同演唱会一般的狂欢毕业模式也打破了以往人们在美术馆里静静欣赏作品的模式。
最令市场感兴趣的是,今年以来,以央美、国美为代表的艺术学院开始主动邀请大量藏家、机构、媒体参与毕业季,说明中国艺术院校从“艺术工作者”的“生产厂家”更多转化为“服务站”身份。大学生也将更多地从“象牙塔”走出,投身于以艺术创意和创新为最高生产力的艺术市场中去。就像温室中的花苗未必能经历寒冬一样,央美等学校在坚持学术造诣的同时拥抱市场并不是坏事,学校主动对接市场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在就业压力下学生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
市场变化促进艺术院校教学改革
6月1日晚,北京望京花家地中央美院校园内,在现场数千名学生及嘉宾的围观中,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开幕仪式吸引了全国艺术业界的目光。这所中国最负盛名的艺术院校抛开以往静悄悄的“展览——研讨会——颁奖”毕业模式,上演了一出颇具现代主义的“大型声光秀”。
然而舞台繁华的背后,是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近几年,随着十年前兴起的艺考热以及当代艺术市场的深入调整,影响的不仅仅是成名艺术家的市场价格,同时更主要的调整是艺术市场的本体资源——艺术家。艺术市场在调整洗牌,艺术家也在调整洗牌,很多艺术家被无情地淘汰,也有很多艺术家开始在艺术市场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新势力的领航者,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70后”“80后”的青年艺术家。青年艺术市场正在成为收藏家和投资人关注的一个重要板块,其中艺术市场的新晋资本有着不断发掘和布局青年艺术市场的趋势。
幸运的是,随着这几年艺术消费热在北上广的全面开花,很多机构和收藏家开始把目光放在了青年艺术的大本营和最基层——艺术院校毕业生。而比起他们的学长和师兄,毕业生们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将目光局限于作品留校。很多年轻学生甚至将毕业作品卖出的价格当成自己艺术生涯的基础价格。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王一成就对记者表示,虽然如今的学生并不高估自己作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但也不会轻易卖掉,这使得他们面对市场时更加理性。“如果为了几千元就卖掉辛苦大半年甚至好几年的作品,自己都会觉得不值得。”
市场“倒逼”学生以创新求生存
今年的展览上,装置艺术、新媒体、设计、实验性创作等赚足了观众眼球,然而众所周知,装置、新媒体等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如传统的油画和国画。对此,中央美术学院教务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首先,2015届本科毕业生基本上以“90后”为主,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和关注点,更注重通过作品呈现出全新的思路和手法,创意和技艺在他们心中更重要。此外,市场的很多藏家也更希望通过学生在新艺术语言环境下的作品,看出一个学生创意方面的潜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胜中告诉记者:“总体上看,学院内偏实验性的专业,更加契合当下视觉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作品越来越多了。有些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活力和前沿性的探索,甚至超越了学院既有的教学模式。”
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也对记者表示:“今年毕业展的绘画、雕塑等专业,跨媒介的现象越来越多。学版画的同学,其作品并不是以纯版画的形式呈现,做雕塑的同学,他的作品与传统的雕塑形态也不一样。另外,新媒介的尝试及同学们的想象力也很突出。”
学生毕业作品值得收藏吗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青年艺术家市场的资金来源比较复杂,而很多初出茅庐的艺术学子对于毕业作品的收藏去向也一头雾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拍卖行经理告诉记者:“目前收藏学生作品的多为各地较有影响力的大拍卖行和艺术机构,他们和学校教务处、美术馆等单位联系更紧密,一些拍卖行和美术馆‘合作’,先以学校美术馆‘留校收藏’的名义,以很低的价格拿下作品,以后再择机出售。而学生对于毕业作品的去向完全被蒙在鼓里,很多年后才有所察觉。”
而对于学生来说,更大的风险其实来自于毕业作品销售平台的选择。多年从事艺术院校毕业作品征集的艺术经纪人王艳超就对记者表示:一个学生将毕业作品委托给某家机构销售,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其实风险不小。很多机构不会给予明确的销售保障,各个机构选择的操盘团队和艺术推手,以及他们对于艺术的认知有其专业和熟练性,都有待考验。并且在青年艺术市场这个本来就是细分化的市场中进一步细分,有的专门做青年写实油画;有的做新水墨、新工笔;有的如大艺博专门定位于大学生。如何选择一个细分的市场都是对学生未来艺术道路的考验。无论怎样,选择是一种毕业后的新生态,也是机构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着眼点,这也将成为艺术市场中的一股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