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中外动漫艺术大展”开幕式前的表演
“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中外动漫艺术大展”开幕式嘉宾合影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7月24日上午10时30分,“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中外动漫艺术大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广东美术馆、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中国国际漫画节组委会、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共同主办,展出包括连环画、漫画手稿、动画美术原稿、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作品逾600件,其中包括著名画家丰子恺各时期代表作品十余幅、万簌鸣创作于50年代的《猴子捞月》连环画、贺友直经典名作《小二黑结婚》、廖冰兄《十二生肖》;港台艺术家蔡志忠、王泽、敖幼祥、朱德庸、黄玉郎、马荣成等人的成名之作亦得到收录。
“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中外动漫艺术大展” 展厅入口
《猴子捞月》场景再现
此次展览由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和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金城担任策展人。在广东美术馆的5、6、7、8、9号展厅中,策展人以动漫发展历史为展陈脉络,带领观众穿越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时空隧道。在5号厅展出的作品,多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其中不乏观众耳熟能详的美国的迪斯尼、米老鼠,欧洲的《丁丁历险记》,香港的《老夫子》以及丰子恺的漫画;60年代至80年代的动漫作品占据了6号展厅和8号展厅,产生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作品在与其他国家动漫的共同陈列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7号厅循环播放的100幅动画也在开幕前就引起了不少动漫爱好者的关注;最后的9号展厅衔接着当下的时代,展出中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当代动漫作品,尤以在80后、90后青年中产生巨大影响的日本漫画为重,其中,首次在中国大陆亮相的数十幅宫崎骏亲笔手绘《天空之城》、《龙猫》、《动物宝岛》等漫画和动画分镜原稿,更为一众日本动漫爱好者带来朝圣体验。
小朋友在观赏动画片《哪吒闹海》
小朋友在《小蝌蚪找妈妈》投影下
策展人罗一平受触于在日本所见动漫产生的全国范围的影响,在2004年至2005年期间就产生了组织动漫展的想法。他站在艺术理论学者的角度看,中国有过辉煌的动漫时代,却没有产生系统的动漫理论,也少见对漫画有兴趣的理论学者,这不失为80年代灿烂的中国动画后继无人的原因之一。中国文学史上丰富的文学素材、中国思想系统中很多简明易懂的道理在动漫实践中本应产生对中国文化本质的探视——事实上八十年代的中国动画也曾做到了这一点,却反而在政府加大对动漫产业投入的当下,走向了抄袭、粗制滥造、票房至上的产业怪圈,更遑论通过动漫艺术实现对民族文化的表达,远落于日本及欧美国家之后。因此,本次自2013年就开始筹备的“中外动漫艺术大展”塑造了“中国学派”的积极主题,展览将“中国学派”放置于世界动漫版图中,重新寻找中国动漫艺术的位置和价值,并梳理自身发展脉络,重建民族自信,思考中国动漫创作水平的提升与突破。
展出的廖冰兄漫画
《山水情》手稿及影片均有展出
本次展览的另一位策展人金城从动漫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这一命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派”的概念从文学领域被引入动画艺术,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涌现了《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等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动画片,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动漫史中留下精彩的篇章,并对日本动漫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类型动画逐渐消失,20世纪90年代市场兴起效仿西方动漫形式的动漫电影,具有中国本土风格的动漫难觅踪迹。事实上,“中国学派”动漫艺术的本质,即是中国动画的民族化进程。本次展览对于大众来说更重要的意义即是寻回具有民族特质和民族认同的动漫作品。
《灌篮高手》是不少80后的青春回忆
9号展厅展出不少日本动漫艺术家作品
9号展厅展出的村上隆作品
纵观欧美、日本的动漫企业,普遍先以原创漫画在市场试水,尔后根据畅销漫画中的角色形象、故事情节、场景道具等内容,改编动画和影视剧,并应用到相关游戏、玩具等产品形态中,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因此,原创漫画才是动漫产业金字塔的根基。因此,在两位策展人看来,21世纪中国动画的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强有力的原创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与市场形成完善的生存机制。时至今日,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学派”能否在新的环境中重构自身,再度引导中国动画的崛起?亦或是为现今动漫的发展提供一种经典的借鉴?此次展出的“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中外动漫艺术大展”与当前热播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似乎正显示出了我们的回归和思考。
据悉,本次展览自2015年7月21日展至9月4日。(记者 洪镁)
宫崎骏《天空之城》手稿展出
部分作品:
《三毛流浪记》
《山水情》
《牧笛》 1963年
万籁鸣《猴子捞月》
万籁鸣与手冢治虫合作画
埃尔热《丁丁•蓝莲花》
《老夫子-油漆》
夏达《长歌行》
《迪斯尼米老鼠-魔法师的学徒》
《蓝精灵》
宫崎骏《千与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