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抗战与文艺”展览中展出的八路军129师献给庆祝中共“七大”召开的彩绘降落伞。 陈曦 摄
“黑土军魂”展品
天津美术网讯 抗日战争给中国社会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其间保留下来的各类抗战文物是对这段历史最为真实和直观的物证。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以文物史料再现抗战历史的主题展览在各地纷纷涌现,尤其暑期以来,更是进入了参观高峰。
历史珍存首次面世
坐落在北京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 “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自今年7月7日开幕以来,平均每天接待8000至1万人次。1170幅照片、2834件文物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追忆中华民族14年抗战历史。据了解,其中1500余件展品是最近10年征集到并首次公开展示。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则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展现了烽火岁月的时代风貌。该系列展由“文艺与抗战展”“延安电影团史料展”“抗战木刻展”“抗战摄影展”“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5个展览组成。共展出历史文物、美术和摄影作品以及历史照片等1109件(套),其中有近700件(套)为首次展出。
山东博物馆的“山东抗日战争主题展”展线长度320米,共展出历史图片625幅,珍贵抗战文物382件。“本次展览是集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大众报业集团、省文化厅、省档案局、省文物局等多方之力共同举办的。”山东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郭思克介绍,“展览于2014年11月正式启动,筹备工作前后历时9个月。这个主题的展览在山东博物馆办展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我们第一次从全省调集文物举办专题展览。”
吉林省博物院继“黑土军魂抗日军史陈列展”之后又推出了“铁血抗战 物怀英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物精品展览”。吉林省博物院院长李刚介绍,“此次展览尽量做到‘让文物说话’,展出了100余件文物,200余幅图片,改变了以往人物展览较常用的传记模式,引导人们走进英雄人物的情感世界,展品有国家一级文物中共吉林特支第二交通站隐藏文件使用的花瓶、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少年营的单刀、国家二级文物日军进攻抗联杨靖宇部作战图、溥仪访日纪念章等,展品中邓铁梅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军发行的纸币‘邓票’和日军‘731部队’使用的细菌培养器更是首次向公众展出。”
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烽火已熄,记忆犹存,抗战主题展览中的每一件文物都承载了一段血泪往事,更是不能遗忘的民族记忆。
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铜墙铁壁》雕塑。雕塑上方点缀白色灯光,寓意星空,脚下是黑色大理石,三者相结合,象征着抗战英雄顶天立地。从这里开始,由8个部分42个单元内容组成的抗战历史像一幅画卷,徐徐展现。记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看到,暑假期间,很多小学生跟着父母前来了解抗战历史,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展品中一件刻满文字的灯柜吸引了四年级小观众乐乐的注意。从父母的讲解中他了解到,第七战区长官部参谋长傅常出征前给妻子留下一封家书,他的妻子找工匠把这封家书刻在了灯柜上,一是教育后人报效国家,二也是为能长久的保存这封家书。上面刻有:“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字样。而当读懂了赵一曼写给儿子的诀别信的内容后,孩子的眼眶开始变得红红的:“战争给人带来了很多痛苦,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非常珍贵,应该用来好好学习。”
展览带动民间捐赠热
珍贵的藏品、生动的展览感染了现场的观众,同时也带动了民间收藏者们的捐赠热情。
进入8月份以来,定于8月13日开幕的“抗战珍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市民史料实物收藏展”的展品征集工作也进入高潮。上海市群艺馆活动部主任吴榕美介绍:“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抗战,不仅在战场上,在敌后方、在生活中,市民们全都参加了抗战。这次展览向市民广泛征集藏品,很多市民积极响应,亲自上门来献藏品,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普通市民积极参与抗日的故事。”
80岁的上海船王陈顺通之子陈乾康先生带来了民国时期记录太平轮自沉的刊物、自沉轮船“太平轮”“源长轮”的船舶登记表和陈顺道先生1931年参加上海市航运业同业公会成立大会的合影等史料。陈乾康先生激动地说:“在我父亲的身上,我深深体会到:个人的命运和事业是同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强则民安,国强则民不遭外人欺,国强则民富。”
作为一代船王,陈顺通的中威轮船公司在抗战爆发前拥有当时中国吨位最大的4艘货轮,在航运业如日中天。但为了支持抗战,1937年,陈顺通将旗下3360吨的“源长轮”自沉于江阴要塞,1939年3550吨的“太平轮”自沉于甬江出海口,以阻止日本舰艇的入侵。可以说,为了抗战,中威轮船公司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7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接收到四川省抗战老兵救助会捐赠5套抗战老兵文物史料。其中,中国远征军某部连长李清龙在缅甸作战时使用的一副染血绑腿格外震撼。该绑腿的主人李清龙于1943年加入抗日军队,进入新一军山炮营1连,同年,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在印度兰姆加训练。在缅甸缅北和日军的遭遇战中,李清龙亲眼看见孙立人指挥作战,双方的大炮互相轰击,孙将军屹立在指挥所,警卫员多次提出要孙将军撤退,孙将军说“不能撤退,我们军人不能在小日本面前退缩。”在这次亲眼看到孙将军指挥的战斗中,李清龙脚踝被日军炮弹弹片击中负伤,绑腿上多处有血迹。(记者 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