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览开幕式现场参展艺术家合影
新闻发布会现场
从左至右:艺术家黄渊青、艺术家周长江、策展人李旭、艺术家祁海平
天津美术网讯 8月21日下午,“时空书写:抽象艺术在中国”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汇聚了28位中国艺术家的66组作品,涵盖了水墨、油画、雕塑、装置、摄影和录像等,共计174件。
抽象艺术是当代艺术30余年发展中比较特殊的类型,抽象语言和观念以视觉本体来表达,它是对形而上思考最纯粹的学术体现。当代中国抽象艺术的形态是相当多元的,包含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和录像等。视觉方面,中国抽象艺术与书法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观念方面,又与道家哲学和禅宗思想相互依存。
“时空书写:抽象艺术在中国”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艺术家对书法美学的独特个案,他们经历着不同时代的艺术浪潮,如余友涵、王怀庆、梁铨和江大海这些1940年代出生的老一代艺术家,也有杨国辛、周长江、施慧、王璜生、祁海平、边平山、王丽华、陈墙、谭平、丁乙、方少华、张浩、潘微、黄渊青、薛松、杨述、吴少英、陈光武、王燮达、程大鹏等出生于1950、1960年代出生的中坚力量;还有张帆、刘夷、李舜和杨牧石四位青年艺术家。
上海当代博物馆龚彦开幕致辞
策展人李旭开幕致辞
艺术家江大海开幕致辞
艺术家王璜生开幕致辞
在展览开幕式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表示:“今天这个展览其实是策展人李旭多年来对中国抽象艺术的观察和学术研究的积存。展览的主题是书写,并提出是否存在中式抽象,呈现抽象艺术和西方抽象艺术的区别。展览不是强调狭义的书法,而是书写或是涂鸦,这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视角”。
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到:“抽象艺术其实是有民族性,是有文化基因的。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什么时候中国的抽象艺术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才是中国艺术得到本质上的承认。这个展览经过多年的思考,用书写的方式,有型的方式呈献出来,表明出中国抽象艺术可以用中国书法美学的方式表达出来。不同艺术家对抽象的体悟不同,但他们的作品首次汇聚一起,呈现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带有东方式书写韵味的磅礴力量,这是传统书法能够带给中国当代抽象艺术最好的反馈,同时也为众多的观看者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当代中国抽象艺术的全新视角”。
谭平《素描》纸本炭笔 79x109cm 2014
吴少英 《散步 201503》 影像 7'25" 2015
张浩 《精神旅行09-12》纸本水墨 168x146cm 2009
书法美学
书写伴生于文字,为了更加广泛而有效地传播文字信息,书写格式便被不断地规范化;规范化之后便开始有了个性化的创造,书写之法的艺术追求由此肇始。
汉字书法的美学特征与其毛笔书写的运动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用笔、结体、章法等微观、宏观的视觉因素,向来是书法美学的形式研究所关注的要点。汉字从象形化到符号化的演变,逐步使书法的点划线条具备了独立的审美意义,而对实用功能的渐次忽视,更令书法脱离了学术与文字的附庸地位,进一步强调出书写行为本身特殊的视觉形式价值。
施慧《悬础》 综合材料 纸浆 尺寸可变 2009-2010
杨牧石作品
程大鹏《生》
书画同源
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许多文字本身就是简约概括的绘画形象,在书法诞生之前,文字与绘画最初即为完整的统一体。书画同源、书画相通甚至书画一体的理论,早在晋代便有提出。在以毛笔为基本书写工具的前提下,文人画对“笔墨”的强调与书法对“笔法”的重视完全是一致的。在这种品评标准里,最好的“画”应当是被“写”出来的,所有构成写实形象的线条与笔触都应该具有书法点画的运动特质和审美要求。作为汉字文化圈的一种特殊现象,“书画同源”是中华文明为世界艺术史做出的重要而罕见的贡献。
余友涵抽象系列作品
丁乙《十示 2015-B1》板上综合媒介 45x30cm 2015
书写式的抽象
“书写式抽象”是一种强调线条式书写动作的抽象艺术类型,注重视觉形式与造型结构的流动性、连贯性和韵律感,具有明显的表现性。
从整体上来说,书法几乎穷尽了统一与嬗变、和谐与矛盾、齐整与错落、疏松与紧密等各种法度的可能;从局部上来看,书法线条的张弛长短、布局的纵横欹侧、力度的轻重疾缓、墨色的枯润浓淡等,都堪称抽象艺术语言极为丰富的图像库与能量源。当书法的点画线条摆脱了对汉字字形的绝对依附之后,线条本身的形式感、运动感和空间感之重要性就随之凸显出来,一旦将局部视为整体,过程变为目的,这种全新的书写行为就会变得更加自由奔放,同时还具备了传统书法心手合一、千变万化的节奏与韵律。
陈光武 《各种铙·鬲·甗(阴阳)》纸本水墨 365 × 147cm × 2 2015
黄渊青《无题2015系列》
王怀庆 《纵横》综合材料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ixed medium 100cm × 244cm 2009
中国抽象的一种可能
舍弃书法固有的表意功能,甚至放弃汉字字形的完整外观,重视“象外之意”,转而对书法内在的“意”、“韵”、“气”、“势”进行分析与研究,“得意而忘象”,这是中国抽象艺术可资借鉴的价值取向。
视觉形式上强调书法美学的视觉特质和内在能量,创作观念上注重道家哲学道法自然,崇尚“空”、“无”、“虚”的思想成果,这应当是“中式抽象”与“西式抽象”在表达方面最大的差异。尽管抽象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思潮和流派之一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但抽象仍然是与具象、表现同等重要的艺术表达手法,今天的中国抽象艺术不应只是成为西方抽象的拷贝和延续,而应当更多地从本土文明的传统审美趣味出发,走出一条属于自身文化发展脉络的当代化道路。
周长江《闲游芥子园》 布面油画 130cm × 760cm 2014
祁海平《行草万象》 布面丙烯
230cm × 100cm × 8 2015
据悉,展览持续至11月22日。(记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