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艺术家及嘉宾合影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9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炯个展“梦华录”于文化部恭王府展厅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共展出陈炯的30余件作品分,分为绘画和木作两个不同的系列,一则“图之”,一则“作之”。一种是实在的“木头儿”,另外一种则是在纸本上图绘出浸透了时间的水痕。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边伟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方致辞
在艺术家笔下,一滴墨不断幻化生成,作品中古老的北京城市景观记忆如烟尘般若隐若现,依稀可见的自然风致纷乱交错,横亘在地平线上,消解了海市蜃楼般的现代都市,而这一切又化为一片虚无,无声无息地收缩聚集,最终还原成一滴墨,缓缓滴落为纸面的微茫意象。
颐和园、故宫、宣武门、古城墙、太和、鼓楼......这些建筑在陈炯的笔下安静的伫立着,身披着一种历史的肃穆之光。时间流逝,不变的是那些历经风霜的古建。在现代都市的围绕之中,它们静立,它们淡然,它们一直在坚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家陈炯致辞
艺术家陈炯及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方合影
正如著名批评家汪民安所言:“陈炯的素描大都是关于建筑的,或许我们应该恰当地将它们称之为建筑画。这些画充满着大量的省略和空白,它们是用笔简单随意勾勒的草图,仿佛是画了一半,因此是未完成式的。但这正是这种未完成式,构成了这些画的魅力所在。这些未完成式,这些大量的留白,将时间引入到绘画之中。它们的模糊轮廓,仿佛暗示着它们是从久远的岁月中走出来的。这些建筑因此获得了历史(那些各种各样的勾勒线条在测量它们的历史),它们似乎不是用来居住的,而是用来回忆的。准确的说,整个画面是用来居住的,而建筑是用来回忆的。画面中很少看到人,除了建筑外,只有树,天空,庭院,街道,它们异常地沉默,共同组成了一个记忆中的风景。它们既带有连环画的天真童趣,也有风景画的古朴陈旧,这一切使得画面具有某种乡愁感:陈炯勾勒的不是现在,不是未来,而是那个基本已淡忘的过去:建筑的过去,风景的过去,时间的过去,人生的过去,甚至包括绘画本身的过去。这是记忆的童年,也是绘画的童年。如果我们看到如今的大都市的骇人景观,这些画面就显得是如此地云淡风轻;如果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激进的艺术实验,我们就会看到这些画面就显得如此地素朴自然。只有笔和纸,只有线条,只有轮廓,只有反复的书写,只有并不挑剔的目光——这就是绘画的起点,但这不也是绘画的终点吗?”
展厅现场
作品细节
同样是形式的生成,艺术家手中宛如建筑构件的木活儿,构成了另一种城市的记忆,“小木头儿”映衬着“大结构”。它解释了展览题目中的“华”字的蕴意:《营造法式》里“华”拱指的是纵向出挑的杆件,其实就是一朵“花”的形象,它们不仅仅是更大的世界结构的一部分,也浸透了个人的情感和,“以小观大”。
中国传统建筑中“榫卯”与“斗拱”结构的运用在陈炯的手中变得灵动而自在。不同的木质,不同的肌理,圆滑与棱角,扭曲与润泽,不同性状的木材在陈炯的雕琢之下衔接的完美而富于生气。木质本身散发出的自然韵味,与艺术家精心的拼接组合共同呈现出《和》系列这一主题——不仅是形式上的“组合”,更是一种气息上的“和谐”。
展览现场
艺术家与嘉宾交流
在陈炯看来,中国传统的木结构营造方式,是带有“温度”的:树木生命的终结,恰好意味着由木材构建的房屋、家具“生命”的开始,有“温度”的生命始终流转于自然与人工营造之间,循环往复。这既是中国式营造的传统,也是一种古老观念的呈现。当一种观念长期进入集体无意识领域时,它们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种情感;成为影响我们言行举止最隐秘的动机。陈炯以“和”为题的系列装置作品,显然是根植于传统的当代思考:那种有“温度”的文化财富,在传统与创新的相互冲突和相互制约的当下文化景观中,应该如何被消费?
展厅作品
艺术家陈炯为嘉宾讲解作品制作
无论是绘画还是木作,艺术家把诸多理性的思绪从现实的境遇中抽出,又收缩内化成抽象精巧的形式,释放成古老而舒缓的生活,在其中意图和方法熔铸天成,了无痕迹,唯有饱含温度的生命浸润在其间。这既是中国式营造的意匠传统,笔墨精神的承继开化,也是一种古老艺术观念的双相呈现。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2日。
展览现场
《和》系列作品
纸本作品
展览现场
展厅陈列现场
陈炯木雕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空间及作品
观众驻足观看
《和》系列作品之一
故宫全景,1800×1100,纸本综合材料
城墙,118×65,纸本综合材料
鼓楼,106.5×76,纸本综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