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10月11日,《清明上河图》最后一天在故宫全卷铺开陈列。对于很多普通观众来说,下次再看到这张图,至少要5年后了。那一天,看展的观众直到12日凌晨才全部退场,而为了这“最后一眼”,很多人排了长达10小时的队。
13日,“石渠宝笈特展”第二期对公众开放,129件珍贵古代书画作品全卷展出。虽然此前引起观展热潮的《清明上河图》撤展,但是东晋顾恺之的 《列女图卷》(宋摹本)、唐代冯承素《摹兰亭序帖卷》、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等广为传播的作品集体亮相。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这一期展览几乎 所有展品都是全部铺陈开,毫无保留地亮相。
回想前半程展览期间,每位观众平均排队六七个小时的观展盛况,故宫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都是来看《清明上河图》的。”相对于“石渠宝笈”,《清 明上河图》的“明星效应”显然更大。而相较于上次《清明上河图》10年前的全卷铺开陈列,此次展出因为社交媒体的推动而更受公众关注,当然,这也与展览开 幕前铺天盖地的宣传有关。
《石渠宝笈》每次“出鞘”,都引来无数关注。而此次展览可谓是最全面的一次,分为“典藏篇”和“编纂篇”两部分。“石渠宝笈特展——编纂篇”在 延禧宫展出,以《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来源、编纂人员、玺印等五个部分,逐次解析《石渠宝笈》诸编的内容与特征;而“石渠宝笈特展——典藏篇”在武英殿展 出,以《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为主轴,注重揭示书画收藏、流传、辨伪的历史,大多是历代书画中的经典之作。
10月13日为展览上下两期的换陈日。9月8日至10月11日,是此次特展的第一期。而在第二期中,武英殿展展出书画78件,其中除23件清代书画作品,其余55件均为新轮换的展品;编纂篇展出文物115件,除41件沿用第一期展品外,其余74件是新展品。
作为第二期展览中大众最熟悉的展品、唐代冯承素的《摹兰亭序帖卷》被称为最逼真的《兰亭序》摹本。唐太宗曾拿出王羲之《乐毅论》真迹,让冯承素临摹后赏 赐给大臣。在众多《兰亭序》临摹本中,冯承素摹本最为精美,此本将若干有“破锋”“断笔”“贼毫”的字均摹写得很细腻。书法大家、知名鉴定家启功先生曾高 度评价此本在书法史上的特有价值:“在流传后世的各种刻本、摹本中,‘神龙本’最忠于王羲之的真迹。”
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第二期开幕近一周,与之前观众连夜排队,站十几个小时一睹《清明上河图》形成鲜明对照,书法作品《兰亭序》并没有引 起观众排长队的火爆场面。故宫书画部专家,也是“石渠展”的策展人之一张震在社交媒体中表示:“观众喜欢看图画——这是客观现实。无论是《清明上河图》还 是《冰戏图》,描述的是男女老少都能看懂的场景。而如第二期中的展品《洛神图》、《列女仁智图》,则需要观赏者具备一定文学、史学知识背景才能看明白。”(记者 莫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