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何家英、贾方舟、王端廷、范迪安一同参观画展
天津美术网讯 2014年9月,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实验教学,学制两年的“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开学,到今年9月,整整一年。10月1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发展战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本土·萌芽”——中国岩彩画实验教学课程汇报展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展厅举行,实验高研班十项课程的教学成果分十个小格局陈列在展厅里。
这个实验高研班由中央美院教授胡明哲主持,聘请国内外岩彩画领域一线专家学者组成教师团队。胡明哲说,这是一支充满热情并有着不同创作经验的团队。胡明哲始终把岩彩画称为“一粒饱含传统文化基因的种子”,因为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它曾经创造过中国美术史上无上的辉煌,那时候它的形式是壁画,使用的颜料叫矿物颜料。此后,它一直沉睡,在被遗忘了近千年之后的今天,它宏大、质朴、堂皇的美重新被认识,只不过,这个认识相隔千载,载体与媒介都发生了改变。载体的拓展、媒介的改良——胡明哲都有探索,她是一位岩彩画探索的身先士卒者。二十多年的探索,胡明哲进行了各种实验,从架上作品到壁画、装置作品,用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的话说,投入的劳动强度难以想象,“但是她的努力,却让岩彩质地的晶粒感和炫目的色彩美在各种形态的作品中绽放出来,让人看到岩彩语言在艺术表现上极为宽阔的可能性和丰富性。”
胡明哲的研究成果给央美的色彩教学带来了曙光。央美的岩彩画高研班有六位导师,这个教师团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岩彩的教学充满感性。在他们眼中,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都是有情感有生命的,都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即使一块碎石、一片叶子、一角陶瓷,它们呈现的颜色传递出的情感温度和精神气质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教学又是理性的,这些碎石、叶子、瓷片被一一纳入色彩分析,极细微的色彩上的差异也被学员们细致地感知出来,做成了五彩斑斓的色谱。看着陈列在展厅的一个个实物做成的色谱,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说,胡明哲教授的研究方法本身也值得研究,这种教学对学生非常有效,一下子就认识到了色彩的本质。何家英感慨地说:“在艺术家们都在关注自己的市场时,胡明哲却在关注岩彩研究,这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的态度。”
十个小格局里陈列着学员们十项课程的研习收获,分语言要素研究课程、基础语言综合课程、语法结构研究课程、岩彩画创作课程、岩彩画考察课程几大类递进着学员们对色彩的认识。每一项课程都标有明确的课程综述和学习目标,并穿插着学员的学习体会和创研感悟,规整严谨又活泼丰富,可以感受到这项教学的趣味性、逻辑性、艺术性和思考性。在“材质传情”课程展区,记者阅读了它的课程目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人类精神情感的表现。当‘材质’承载了人的精神情感,那么它就注定要穿越悠久的时空,穿越文明的历程,所以远古的艺术也就有了恒久的价值和当代的意义。但是,让物质媒介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精神情感并赋予其独特的视觉美感,并非易事。”由此可见,在古代,画者用矿物颜料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精神情感,一千年后,颜料还是那个颜料,但是我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该怎样传达自己的精神情感,是学员们需要思考和实践的。
胡明哲说,这些颜料,很多都是师生们亲自到大自然中采集的,采集的过程让学员们体会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要放下以人为本的立场,虚心解读宇宙信息,经由一个平凡而独特的材质,重新发现脚下的大地,引申出生存危机的觉醒、文化反思的觉悟,这也是“岩彩”的核心价值和现实意义。
这次展览取名“本土·萌芽”也有明确的指向意义——岩彩画诞生于中国本土,经历了近千年的断代之后如今这粒种子开始萌芽,它是历史的,也一定会成为当代的。
展览开幕之际举办了一个小型研讨会,邀请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对这次展览的成果给出意见和建议。范迪安说这个展览的情感密度极高,具有可感性,他高度评价了岩彩画高研班的师生团队,肯定了高研班的教学体系与成果;著名岩彩画学者牛克诚也认为色彩与人的情感是有关联的,材质是可感的,有表情有温度,可以与人交流,实验班的教学拓展了中国画色彩表现的经验。何家英、王端廷、贾方舟、李魁正、王天胜、尚辉、徐虹等,都从各自的角度畅谈了观展的感受。
据悉,为了配合展览,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岩彩画的历史传承、当代意义和创作思考等问题,展览主办方特别邀请相关学者连续一周举行5场主题丰富的系列讲座。(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