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览开幕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12月4日下午,“云中滇歌系列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华熙国际投资集团主办,北京时代美术馆承办,无上堂文化艺术机构,云南民族博物馆协办。北京时代美术馆馆长王艺、《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策展人佘文涛、北京书院中国文化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赵寂蕙、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谢沫华等出席开幕式。
北京时代美术馆馆长王艺致辞
北京时代美术馆馆长王艺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一家公益性的美术馆,时代美术馆发起“云中系列”项目旨在将中国原生态的文化和地域传统中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遗产保留下来,以此呼吁社会对中国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认识、理解、传承和保护。
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谢沫华讲话
“云中系列”作为关注中国原生态文化的公益项目,从2011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云中牧歌》、《云中山歌》、《云中藏歌》、《云中蜀歌》系列活动,从辽阔的内蒙草原到悠悠的布柳河畔,再到圣地西藏和巴蜀高地,“云中”作为一种隐喻的概念,呈现的是远与近,浩瀚与渺小,熟知和未知,人类和自然之间生动的意象力量。在时代的遽变中,透过自然和人文的种种意象,反观传统与未来、民间与现代的互生关系,在尊重和发现传统 “根性”的基础上,超越地域与文化的限制,创造属于当下的生活美学和价值意义,并通过行走记录、发现和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生不息的关系,启迪人类对于生命的真谛和万物的智慧,这是举办云中系列活动的初衷,更是云中系列坚持与衍生的意义所在。
“云中滇歌”作为“云中系列”的延续,2015年将“云中”的视角指向了云南,对准了这个多元文化共生、人的生活方式与天道、自然更近的地方。这个云南并不只是诗意般的桃花源,它更是一个处于地域边缘的云南,古老文明与现代化的对抗与依存,不同信仰间的砥砺和碰撞,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自由叙述和想象的巨大空间。因此,“云中滇歌”分为《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和《云中滇歌—主题艺术展》两个展览共同呈现,展览集合了有土生土长的民族老人、民间匠人、有回归乡土的艺术家、有重启田野实践创作的手工艺人、有从民艺中获取灵感的设计师,他们共同构筑了展览的脉络,形成了展览的融合与对话,并在活动期间为观众带来两场互动交流活动,结合艺术展览、原生态音乐分享等不同的形式为观众带来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多重体验。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策展人佘文涛接受采访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现场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现场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
回,转也。-《说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人生的一个基本情节,生命的普遍结局。“回”似乎逼近了生命的真相,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象征着空间、时间与持续的力量。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现场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现场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现场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现场
“来自尘土,应归于尘土”,站在时间的荒原上,我们怎样才能回到造物和人类精神的本源,从民间的传统文化中,唤醒新的更多积淀的能量,获得生命自发的原动力,从而建立传承的样本,并将其与当下文明建立起审美与实践的通道。在这样的基点上,《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集合了民间手工艺人和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通过搭建一种可听、可感、可触的空间体验,综合艺术家的创作和民族元素,形成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同时,用艺术的方式延展出“回”的生命理念。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现场
《云中滇歌—主题艺术展》
将人的历史放入世世代代绵延不息的心灵史迹中去,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自然、生命的敬畏融入个人的生命经验当中,这是艺术家的“精神还乡”,也是云南艺术独特的现象。使得无论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艺术家,还是走进过这片土地的艺术家,由此带来的跨时空的观看、迁徙与出走,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和多元的精神底片。
《云中滇歌—主题艺术展》现场
《云中滇歌—主题艺术展》现场
《云中滇歌—主题艺术展》现场
《云中滇歌—主题艺术展》现场
因此,本次《云中滇歌—主题艺术展》邀请了有着不同的视角和创作面貌的12位老中青年艺术家,这期中有出生于30年代首位拍摄民族纪录片的云南籍艺术家杨光海,也有六十年代旅美艺术家尚丁,以及持续关注乡土写生的艺术家孙浩、毛杰、洪浩昌等,甚至出生于七八十年代的青年艺术家王煜、杜溪等,他们有的着重于对生存经验和乡土问题的关注,有的着重于对个人生存经验的自我表达。不同代际人之间的生活方式、文化立场、个人气质和艺术态度建构了云南现代艺术生长的历史。
展览将持续至12月14日。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现场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现场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现场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