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6年1月18日上午十点半,“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朱乐耕环境陶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4厅举办,此次展览的主题为“生命的解构与重生”。展览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谭平副院长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高显丽、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巨德、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所副所长王明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新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艺术家朱乐耕、徐累等参加了开幕式。
朱乐耕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政协委员,是 2012年文化部“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和2013年“中华艺文奖”的得主。他曾在中国、新加坡、香港、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及地区举办个人陶艺展。其主要贡献在于将当代陶艺与环境建筑相结合,并以气势磅礴而著称,其多件作品被安置在韩国的首尔、济州岛、国内的北京、天津、上海等一些著名的建筑物中,成为多座城市的重要公共艺术及人文景观,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陶艺家。多次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阿佛雷德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韩国弘益大学等许多国家的重要大学讲学。
在各种讲座及学术交流中,他通过自己的陶艺实践过程阐释了中国自然主义的哲学观,阐释了中国哲人对世界的认识,进而表达了中国人的文化理念以及对现代社会的认识。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当代意识,但他将自己的作品的当代性,定性为本土化的当代性,即具有中国哲学意味的当代性风格。
本次展览主要有两套两作品构成:一套为“生命之绽放”,是韩国济州岛肯辛顿大酒店的“生命之绽放”的系列作品。表达的是自然界生命自由萌生的璀璨过程。树叶、花朵、嫩芽、苔藓、蘑菇、河流、卵石这些似真似幻的景观。在韩国济州岛的“生命之绽放”都是固定在墙上的,但这套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作品是平铺在地上,而观众将行走在作品上方穿过的桥上观看和感受,并体验朱乐耕所想表达的生命蓬勃的生长感。
第二套作品名称为“涅槃”。“涅槃”表达的是生命的解构与重生的过程,在展示空间中从四壁到展厅的中间都将布满作品,这些作品以弥漫在空中的佛像、手势、莲花、莲蓬、荷叶等组成。色彩只有金和白两种,金色在内,白色在外,象征着修炼是内在的,最有价值的是在内心,这种表达形式单纯简练而有哲学意味。
朱乐耕的作品大都是陈列在建筑中,与空间结合,所以,他常常喜欢将作品布满空间,让人在作品中行走,让作品环绕在人的四周,让人与作品融为一体。这种融为一体的过程,乃是在触摸(用心触摸)和体验(用心体验)作品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和作品所表达的生命在相互交换能量,并形成一种场域,而这种场域形成的过程,才是真正作品走向完整的过程。作品因人的观看和交流而完整,而人因为体验和触摸作品达到心灵的洗礼而明净,这也是他所希望献给他的作品和观众的展出效果。
展览开幕式结束后举办了小型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针对朱乐耕的艺术历程、环境陶艺的特点及艺术成就进行深入的探讨。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2016年2月1日。
*注:环境陶艺
环境陶艺是指与城市环境空间和建筑融为一体的陶瓷壁画,陶瓷雕塑或陶瓷装置艺术,从某种意义来说与公共艺术等同,其主要特点是以陶瓷为媒材,使用火与土的语言表达,与建筑环境及城市文脉相联系的公共艺术形式。在大家的概念中,陶瓷的材质主要用于日常器用及陈设品的制作,历史上虽然也有用瓷砖来装饰建筑,但以现代陶艺的装置和雕塑的形式将其作为建筑或城市环境中的艺术来展示,历史并不长。朱乐耕是中国环境陶艺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也是最早在高校开设环境陶艺课程,并指导这一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艺术家语
在我的作品中, 生命一直是我非常热衷表现的主题,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神秘、最精彩的表达主题。在大自然中因为有了生命,整个的世界才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创造力和盎然的生机。我曾经做过很多与生命有关的作品,其中最大型的有置放在韩国麦粒音乐厅大堂的“生命之光”,有安置在韩国济州岛肯辛顿大酒店大堂里的“生命之绽放”,还有2013年在国家大剧院展出的大型装置陶艺作品“生命之歌唱”等。这次展出的“生命之绽放二”,是韩国济州岛肯辛顿大酒店的“生命之绽放”的变体作品,或姐妹篇, 表达的是自然界生命的自由萌生的璀璨过程。树叶、花朵、嫩芽、苔藓、蘑菇、河流、卵石,这些似真似幻的景观,未必是真正的自然景观,也许它是从我们心中流出的景观,所以,虚幻高于真实。
我喜欢以陶瓷为媒介来表达我的艺术,是因为陶瓷的材料让我着迷:火、泥土、水含有大量金属物的釉质,这里暗含着中国人世界观中阴阳五行中 “金、木、水、火、土”的所有元素,这是混成宇宙和生命的所有元素。所以当我手握泥土时,我觉得我是在用泥土塑造生命。我最感兴趣的故事是凤凰涅槃,在这个故事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它们的躯体才能得以更美好的重生。也就是说,火可以让生命重生,可以让人的灵魂救赎。它是生命被解构以后的重组与再生,被解构的是旧的生命体,重组和再生的是新的、更加蓬勃的生命。因此,我的作品“涅槃”表达的正是一个如此的解构重生的主题。
当然“涅槃”一词源于佛经,在佛经里说“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此推知,涅槃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汇通,无极是它们最后归宿。这是东方哲学里的“物我合一”的理念,也是佛教中生命轮回、万物平等的观点。生命是在毁灭中循环往复,是在烈火中得到永生,而生生不息正是生命的神秘和魅力所在,同时生命的不断解构和重生,也就是宇宙的规律和生命的规律。
另外,我喜欢将作品布满空间,人在作品中行走,让作品环绕在人的四周,人与作品融为一体,乃是在触摸和感受作品的生命,这种触摸是心灵的触摸和体验。在这种触摸和体验的过程中,人的生命和作品所表达的生命在相互交换能量,并形成一种场域,这种场域的形成,才是真正作品走向完整的过程。作品因人的观看和交流而完整,而人因为体验和触摸作品达到心灵的洗礼而明净,这就是我所希望献给我的作品和观众的效果。
朱乐耕
2015年12月于景德镇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