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除了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之外,2016年开春艺术圈另一个焦点事件则是,4月23日将于深圳开幕的前海公共艺术活动,旨在体现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人本精神,这正是中国未来城市需要传递的最核心的东西。由于一线艺术家、明星建筑师、青年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音乐家等跨界人士齐聚,因此,该活动被认为是“中国公共艺术时代来临的标志性文化事件”。
前海的独特之处,是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就开始做公共艺术,这给中国的新城建设提出了引领性的理念。
强大的策展团队 打造世界级公共艺术城市
以“艺术与前海一起成长”为主题的2016前海公共艺术活动将于2016年4月23日在中国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揭幕。此次活动由前海管理局主办,由著名建筑批评家王明贤担任总策展人,中国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担任总顾问、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主席任克雷担任特邀顾问,荷兰著名先锋建筑维尼•马斯、日本“策展地图十年坐标”清水敏男担任顾问,著名建筑批评家周榕、水晶石合伙创始人刁中担任联合策展人,贵点艺术左函、前海管理局程亚妮和创始点蔡雯瑛担任展览总监。
前海公共艺术活动意义在于,一方面要让公共艺术成为塑造前海成长的文化基因,从公共艺术开始切入,创造前海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语言。另一方面展现前海的活力,通过公共艺术呼应前海的创造性,通过支持艺术家,尤其是年轻艺术家参与前海的公共艺术创造,让前海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魅力。那么,这个明星策展团队的成员们对此次活动的愿景是什么?
总策展人王明贤认为:“此次公共艺术活动是公共艺术时代来临的一次标志性文化事件。城市的公共艺术并不是说盖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或者标志性的标属,它实际上是那个城市的某一个角落,跟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希望让公共艺术介入城市,让老百姓跟艺术家们共同创造一个有诗意未来的城市”。
总顾问栗宪庭谈到:“前海是深圳特区中的特区,能不能摸索一些新的方式是我们的初衷,比如我们强调跨行业的合作。前海公共艺术如果有一些好的作品,引起公众关注:‘哦,艺术可以这样玩’,就OK了。我特别期望有些作品能够长期保留在前海的场地里,成为前海的一个景观就更好了“。
特邀顾问任克雷说:“世界上都是建成的城市在搞公共艺术,我们是在建设之中就搞公共艺术,这是一个爆炸性的信息”。
联合策展人周榕认为:“前海公共艺术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满足于像其它公共艺术展那样仅仅提供一处城市公共空间来放置艺术品,而是创造一次机会让艺术能真正参与到城市未来公共空间的建构中去”。
联合策展人刁中说:“艺术是可以叠加的,银行家可以同时是诗人,客厅可以悬挂一幅绘画,对于城市的前海来说,在现有的城市定位里面,不占用任何容积率,公共艺术‘点穴’般的叠加,改变的是城市气质和城市风貌,将来影响的是这里的人群,甚至是产业”。
他们强强联袂前海公共艺术活动,意味了公共艺术领域意见领袖们一次严肃而又代表品质的重新编队,或许改变城市公共空间的主动权就多一次机会。他们的理想是将“特区中的特区”——深圳前海变成一个世界级的公共艺术城市。
三大板块各有特点 创意的种子在前海扎根
前海公共艺术活动共分为三大板块:著名建筑师与著名当代艺术家所创作的建筑装置艺术;由建筑师、艺术家与企业联手打造的“前海100米”;以及由两岸青年艺术家团体组成的青年艺术板块。这三大板块分别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作品多彩纷呈,创意无限。
建筑装置艺术板块将展示名家作品,其中有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隋建国的作品《中国制造》,是艺术原创性在世界对中国现成品的疯狂需求面前一次表面上的完结。
在现场我们还可以看到香港艺术家林旭辉策划,由数百个深港两地的中小学生手工绘制的8000多条鲤鱼旗,既与前海特有的场所契合(鲤鱼门街、地铁鲤鱼门站),也寓意前海飞跃常规的发展。
在此板块还将展示青年建筑师作品《瓶砖》,建筑师克瑞斯和蔡雯瑛作品《超自然》,青年艺术家王天农作品《前海碑》。
“前海100米”板块则展示建筑师与艺术家联合打造的作品,探索城市公共设施和城市家具的现实需求与艺术观念的结合。
著名建筑师张永和、著名艺术家隋建国和艺术家张兆宏联手打造的《天空之城》,诉说一种人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立场,激发人与社会关系的想象。
法国建筑师本杰明、艺术家王天齐和艺术家李新路联手打造的《微型CBD》,这是一个迷你型的“小都会”,旨在创造一个具有某种虽然简单空间表达的“公共空间”,但又不失城市生活内容丰富性和设计表达所带来的活力。
建筑师尹毓俊和艺术家卢远良联手打造的《春暖花开》,以风向标为基本构成元素,通过解构海子的诗,形成一座具有文学色彩的公交车站。
建筑师刘柏坚和日本建筑师伊藤彦子联手打造的《合道城市微养生园》,在城市街道旁融入充满艺术气息的养生空间,快与慢的融合,市民在上班休息时间也可以去锻炼一番,同时又成为人与人之间片刻交流的停留点。
矶崎新合伙人、建筑师胡倩和中国当代艺术家陈文令联手打造的《雨亭》,呼应了深圳这一城市多雨的特色,有雨时来此避雨,无雨时来感受“雨”。
艺术家周力和建筑师白宇西联手打造的《朝隮》,声色和鸣,宛如彩虹挂于城市上空,又似现代版《清明上河图》中的一景。
艺术家武权和建筑师彭乐乐联手打造的《积木教堂》,勾起人们的儿时记忆,缓冲了在城市中穿梭忙碌的人的精神和视觉,柔软着这所城市。
香港艺术家陈育强、荷兰建筑师Chris Lai和香港建筑师蔡雯瑛联手打造的《城市表情》,通过科技手段将人的喜怒哀乐显现在城市空间中,延伸之意即人的性格也代表了这所城市的性格。
著名艺术家萧昱和著名建筑师王永刚联手打造的《竹亭艺术馆》,作为城市绿地的“艺术馆”,依据周边的环境变化而改变,让具有自然传统记忆的亭子重新回到现代大城市,与前海新的都市形成对话关系。
著名艺术家潘鹤和建筑师潘鸿彰联手打造的《听海》,在经济急速发展的当下,这一片可以休憩的城市空间,让人们能够停下来听听内心真正所需。
青年艺术板块采用了众筹和投票的方式,也是前海公共艺术活动的最大亮点之一。支持艺术家,尤其是支持年轻艺术家介入城市公共艺术,也许能形成一个代表前海的价值理念。从8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提案中选择支持他们喜欢的,由公众来决定哪些作品在前海最终实施。
青年艺术家是城市生活最敏感的群体之一,他们的作品能够透过强烈的主体感受和当下社会环境所遭遇的独特事件,从而给人们带来新鲜的体验和不同思考方式的提示。青年艺术家创造新的生产方式,给世界带来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他们更需要一个社会化的平台支点,让他们能够起飞。青年艺术家这一群体所承载的是未来,是希望,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者也是受益者,他们的创意决定着城市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
公共艺术(Public Art)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一座城市人文关怀的体现,若没有大众的参与又怎能称之为公共艺术?!前海公共艺术活动旨在成为目前为止中国公共艺术领域最高创意级别的,并且项目之初就直接向公众邀约一起参与的开放度极高的跨界活动之一。让艺术改变城市的远大理想和创意激情的新种子,能够在众人合力之下闪耀艺术新思维品质的光芒,让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理想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