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走出中国美术馆,法兰西艺术院庄严与肃穆的穹顶始终萦绕在我眼前,与中国美术馆敦煌范式的建筑渐渐叠映起来,呈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之美。两栋具有截然不同文化风韵、代表着两国顶级艺术殿堂的标志性建筑,从静默地凝视着对方,到如今开启了跨越空间的对话。
中法建交50多年来,成功举办了无数重要的交流项目,从“中法文化之春”到“欢乐春节”,不同形式种类的文化交流活动十分频繁。在中国美术馆的历史上,就曾举办了许多颇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交流展,比如,“罗丹艺术大展”“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中国人民对法兰西文化是怀有深情的。”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进一步研究法兰西艺术,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与包容,也为我们学习与借鉴提供了可贵的资源,这是他策划并促成此展的初衷之一。
中国美术馆曾在2014年举办过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皮埃尔·卡隆的油画个展,但此次将如此大量的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的绘画、版画作品带到中国来展出,不仅是中国美术馆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中法两国艺术交流史上的第一次。
展览取名为“不朽的传承”,“在法文中,法兰西院士翻译为‘不朽的人’,他们传承了不朽的文化,而他们的艺术创造也随着法国文化艺术的流传而不朽。”吴为山如此解释。
法国十分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其传承不仅体现在古典主义、现代艺术、手工技艺中形式上的保存,更体现在文化中所蕴含的独立与自由精神的传递。成立于1816年的法兰西艺术学院就是这一传承精神的重要象征。学院由8个分院组成,包括绘画、雕塑、作曲、版画、电影、建筑、摄影以及综合院。其中,绘画院和版画院云 集了许多在世界画坛享有盛誉的杰出艺术家,例如安格尔、德拉克洛瓦、维亚尔、布菲等,也包括两位世界闻名的中国艺术家——赵无极和朱德群。
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的艺术风格与艺术理念常常不尽相同,比如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菲利普·加莱尔认为他们代表了不同的艺术流派与志向,甚至在艺术上存在争论,但正是法兰西艺术院对不同理念的包容和认同,才传承了所谓的不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本次展览所呈现的作品风格各异,极具个人特点与表现力。
展览中十分吸引眼球的是一组色彩极其丰富艳丽的装置,这是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居伊·德·卢日蒙的作品,他长期 致力于将形状和色彩融入环境。在法国的许多景区都可以看到他的大型永久性作品。本次展出的《凤凰木上系列》既有向法国野兽派大师安德烈·德兰致敬的作品, 又有条形的彩带装置,他的作品形式不拘一格,显示出艺术创作的高度自由,并致力于将艺术融入生活。
另一组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以阴郁的色彩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心灵造成的痛苦。1935年出生于贝尔格莱德的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弗拉基米尔·维利科维奇,年幼时曾亲眼目睹了纳 粹在南斯拉夫的残忍行径,在创作中,人体始终是他着意表现的对象——《行走的人》、《一跃的七个步骤》等参展作品,表现出战争、残杀的景象,让人很难无动于衷。
“比起讨论如何学习西方,我更加关心的是,中国艺术家如何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保持自己的特点。”弗拉基 米尔·维利科维奇表示:“很多年前,中法文化交流还不这么频繁的时候,我就对中国的艺术非常感兴趣。因为在法兰西艺术院中,有两位华裔艺术家——赵无极、 朱德群,他们的作品让我充满向往。”
作为与法兰西艺术院各院士作品的呼应,以及对法兰西艺术精神的致敬,中国美术馆在展览中特别加入馆藏朱德群的三联油画《绿色活力》。1920年生于江苏萧县的朱德群在20世纪50年代旅居巴黎,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成就。1997年12月,朱德群荣膺法兰西学院院士,典礼主席致词称颂他的艺术“丰富了欧洲文化的内容”,成为法兰西学院建院以来首位华裔院士。朱德群于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回顾展时,将这幅《绿色活力》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也为此次中法文化跨越时空的对话埋下了伏笔。
这样的“对话”由来已久。20世纪中国美术的关键词之一就是“中西合璧”,许多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先行者留学或者游学到法国,寻找发展自身绘画的方法,探索中国现代艺术前进的道路。其中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的老一辈美术家、教育家,将一种传统引入另一种传统,以西方绘画技巧融合东方精神,在延续与丰富中国文化精神的同时,开辟了中国近现代绘画注重造型写实与写意表现的两个发展方向。首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现代雕塑的开拓者刘开渠也曾留学法国,还有吴冠中、 朱德群、赵无极等中国现代艺术大师也都与法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他们在或喧闹或寂寞的践行中,不断与自己对话,与艺术对话,与民族性对话。正如赵无极所说:“随着我思想的深入,我逐渐重新发现了中国。我最近的画作自然而然地反映中国。或许悖谬的是,这种深远本原的归复,应该归功于巴黎。”
传承,使文化得以延续;而对话,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使多种文化实现共享、交流与融合,从而扩展了文化发展的空间,提供了创新的可能。
如何在当代文化思潮的冲击中自信地与国际对话,如何更好地挖掘与传承经典文化,今天,我们应该立足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要强调中国精神,在吸收世 界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的同时,强调我们今天对生活的理解、对历史的理解、对人文的理解。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延续我们在文化交流上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 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独树一帜,为世界多元文化创造更多丰富的、可视的、有力量的作品。(作者 杨子 中国美术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