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6年8月14日下午3点,艺术对话之中国艺术的诗性原理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由哲学家、批评家、策展人夏可君主持,参与对话的嘉宾有:著名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藏棣,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敬文东,诗歌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光昕。
对于诗性的概念,批评家夏可君做了详细的解读:“什么是诗性?不说诗意,诗意比较笼统,而诗性乃是具有诗的内在本性。1,抒情性,离开了抒情,不会有诗意,但绘画崇高的抒情与深度情感呢?这是主体的欲望与生命力的爆发,诗意是以韵律来克制,尤其是其中的韵律,主体的克制。2,烂漫天真,这个天真,乃是自然的诗意,是自然的生长性,不是主体的自我消耗与爆发。诗性乃是人与世界的整体共生感。3,古雅的意境,是深入自然的飞人为性,平淡天真,让自然来为。4,诗性乃是一种记忆的铭刻,只有被诗性节律塑造的民族才可摆脱命运的咒语,引领时代的呼吸!”同时,夏可君强调说:“重建艺术的诗性原理,这是中国艺术最为重要的任务!”
关于中国艺术的诗性,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藏棣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我们经过了百年实践之后,到今天我们再看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做的诊断到底对不对?对不对这个问题很复杂,但是我觉得确实让我们想到了一个问题,刚才夏可君教授讲的话题,我们在现代性的框架里面创造出来的东西,当代诗人也好,或者是当代艺术品也好,他们的原创性,内在的艺术价值,最独立的艺术价值。比如说跟西方的艺术传统相比较的话,在这样一个对比里面,我们的特性,我们的根基、来源在哪?这确实经过了百年实践之后,我觉得今天又是一个很好的时间节点,或者是一个机遇,可以去重新反思和调整。”
而对于中国艺术的诗性原理,藏棣也做了深刻的分析,他谈到:“中国的诗性作为一个独立的想象力,不同于西方解释世界的能力,以及它引起的这种美感,它的根源在哪?我们中国的艺术,或者是中国的观念,起源于一种秩序。对于世界的根本的感觉,可能和我们所处的东亚的位置,在古代世界里讲,由于山脉或者是荒原的阻断,大海的阻断,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地貌,在这个地貌里容易产生那种对世界的秩序的理解。比如说老子讲的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其实讲的是对世界秩序性的安排,如果谈我们的诗性传统的话,或者是诗性内涵的话,可能是对世界的根本性的感觉。可能西方认为,人的命运消耗在路上,现代文学的一个主题可能是在漂泊,不断地游离,一切都在不断深层的游离过程中。”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敬文东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起步很高,但消失了一部分。另外还有职业和业余的关系,中国传统的诗性传统和文人传统联系在一起,一说文人传统就说文人化的传统,我们不进入南北中的争论,但是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抒情传统。敬文东说:“中国艺术一开始是很职业的,大家如果看汉画砖很清楚,基本上可以用批发这两个字来鉴定,他们是一种供货或者是提货的关系,后来出现山水画和人文画以后,从专业的画家开始慢慢的成为业余的画家,这是中国绘画的在职业身份的转化中很有趣的东西。我们很早职业化,但是我们也很快业余化。”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光昕也发表了他的看法:“当我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中国艺术的诗性原理,我一下子抓到两个词,一个是艺术,一个是诗性。大家都在谈,无论是做诗歌,还是做评论,做小说研究,做艺术评论,或者是我们专业画画,大家都是离不开这两个词。包括我们整个人文艺术领域里面,也是在这两个词的一个召唤之下,然后才开始我们的工作。”
在此次艺术对话中,批评家夏可君呼吁:当务之急,中国当代艺术要重建诗性与艺术的内在关系,让现代的诗性渗透到个体感觉、制作方式以及可能的概念中,让当代艺术回到深厚的文人美学的广大系统中,成为一种新的总体化的诗意艺术,召唤那未来又即将到来的“自然的节庆”!让自然重新成为艺术的核心,让诗意主宰艺术,而非个体的欲望与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