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二楼,亚洲艺术馆入口,并不宽敞的大厅回廊里,挤满了供游客小憩的红色咖啡桌椅,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象牙白和杏黄色相交的拱门高墙下,背景橱窗里展示着数百件历代中国瓷器,横跨近两千年,几十个窑口品种,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古陶瓷史,轻描淡写地浸入回廊四周。
几年前,我第一次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这个特殊的回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百余年来,二楼大厅四周的这些中国瓷器,摆放方式从未改变,至多伴随藏品增加在展柜和库房之间流转:1879年,成立仅9年的大都会从古董商艾凡礼(Samuel Avery)手中购入1300多件陶瓷;20世纪初,企业家本杰明·奥特曼(Benjamin Altman)捐出400多件精美陶瓷;1960年,慈善家小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 Jr)去世后遗赠大都会的藏品中,包括金融巨头J.P。摩根旧藏中国瓷器——早期大藏家的捐赠,多以明清瓷器为主,尤其是彩瓷与单色釉瓷,也映射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主流收藏圈开始盛行的东方审美情趣,并延续了大半个世纪。
而今,这些有着双重历史烙印的中国瓷器,它们中的501件,却将以拍卖标的的身份,亮相纽约佳士得9月15日举行的“美藏于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珍藏中国瓷器”专场——尽管大都会此次委托拍卖的瓷器,多为博物馆库房内重复藏品,或有瑕疵的残品,精品比例很少,但作为其建馆146年来首度出售瓷器,且数量如此巨大,消息一经传出,旋即在中国古董收藏圈引发强烈震动。
类似的场景,在去年另一场中国古董拍卖会前也曾出现过——2015年3月,美国著名收藏家安思远(Robert Ellsworth)珍藏专场,同样是品质的参差不齐,同样是收藏的流传有序,同样是名人的光环效应,以致尚未开拍就获得极高的关注度。当然,那场拍卖同样是由佳士得纽约公司操刀,最终,为期5天,6个专场,一共斩获1.3亿美元的成交金额,远远高出拍卖前的估价。
据佳士得纽约瓷器及工艺品部的资深专家玛格丽特(Margaret Gristina)透露,这批源自大都会的瓷器拍品,从今年5月在香港进行小范围预展时,就已经收到多位国际古董藏家的浓厚兴趣。在她看来,影响一场拍卖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标的品相、质量只是其中之一。首先,大都会此番委托的瓷器范围跨度很大,从18世纪普通的小杯小碟,到高水准的清代宫廷御制瓷器,可以满足不同层级藏家的需求;其次,具有吸引力的估价,从无底价在线拍卖,到5000美元左右的现场起拍单价,低估价将促成更多买家入场;再者,杰出的来源出处,有趣的出版展览记录,都必然增加任何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基于过往的从业经验,玛格丽特对该专场的拍卖结果持乐观态度,她相信,收藏家会因为藏品拥有大都会的收藏记录和捐赠者的收藏历史而兴奋,整体高于估价成交也在意料之中。
事实上,大都会也并非佳士得拍卖行合作的第一家博物馆,包括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托莱多艺术博物馆、斯普林菲尔德艺术博物馆和沃兹沃思学会等文博机构在内,都曾因购藏资金短缺的现实,将馆内重复的或不再适合该馆收藏体系的藏品委托佳士得进行拍卖——依据美国博物馆协会的规定,只要博物馆确保所售馆藏资金用于购买新的艺术品,类似的委托拍卖行为就在允许范围内——过去5年中,佳士得曾经代表博物馆及其他非营利机构拍卖过257件中国工艺品,高达98%的成交率,或许也是大都会选择其作为合作伙伴的重要理由。
只是,5年间多家博物馆委托257件,与一家博物馆一次性委托501件,对照之下,大都会这次大规模地出让中国瓷器,不免让人担忧“中国古董热”正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收藏圈迅速降温;同时,考虑到中国藏家过往对西方名人效应不加甄别地追捧,亦存有盲目接盘的隐患。
对此,伦敦资深亚洲艺术专家纳达尔(Nader Rasti)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以为,多数情况下,博物馆并不愿意告诉公众他们正在出售藏品,比如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几年前就曾低调出售了一些藏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样处理,其实是一次积极举动,意味着他们希望扩充收藏并继续展出。对应的,中国古董在西方主流收藏圈的地位并未发生改变,以英国大英博物馆目前正在装修何鸿卿爵士展厅(The Joseph E Hotung Gallery)为例,这一定位中国文物收藏的展厅将于2017年重新对外开放。
对于正在从西方藏家手中接过交接棒的中国古董藏家,拥有30年古董从业经验的纳达尔表示,中国现在有一些好的藏家,但应该涌现更多,才会真正促进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循环。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主要还是太多中国藏家都抱有投资的心态,而真正的藏家不会考虑藏品几年后会不会涨价而购买。
“国外的好藏家都是出于真正喜爱一件藏品而收藏,他们知道哪怕现在多付出一点,将来也会有回报。”(作者 马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