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6年11月11日 “艺术未来·2016(中山)第三届国际青年艺术博览会”在中山博览中心开幕。艺术未来·中山国际青年艺术博览会从2014年创始,于“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迎来第三届的开幕,此届“艺术未来”由国内著名批评家、策展人吴鸿担纲总策划。与前两届相比,今年的“艺术未来”在规模上有了实质性的扩充,以尚扬、隋建国、肖鲁、张伯淳、王劲松、王友身、卢昊、陈志光、王迈、宋永红、杨少斌、孟禄丁、尹朝阳等为代表的几十位重要艺术家的作品集结中山。
2016(中山)第三届国际青年艺术博览会从结构来看,其面貌已经是一次国际双年展的形态。6个主题展(际会与误读——中国当代艺术中山邀请展 、启明东方——民国时期绘画经典作品展、回眸之望——第一届中国艺术媒体年度提名展、重构的他者——宋庄青年艺术家群体现象研究展、延异之征——中国新水墨画院邀请展、想象的异域——近代岭南民居建筑艺术展)、8个专题展、2个特展、3个校园展,加上韩国10家特邀画廊、国内9家参展画廊,共计38个展示区,展示了近500位艺术家的1200余件作品。此外“艺术未来”还首次设立了主宾国,两个主宾国分别为捷克与韩国。
策展人吴鸿将艺博会的主题设置为“际会与误读”,同时以此作为主题展之一。“即是想以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反映出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艺术界所呈现出来的‘本土’与‘外来’、‘传统’与‘当代’的变化格局。在这里,变化是一种必然,是一种际会与机遇;同时,变化也仅仅是一个过程,并不是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求变甚至代表了一种‘政治正确’,是一个表明了立场正确的态度。而如何变?变成什么?则往往很难摆脱自身文化的传统来理解对方,所以,伴随着文化变革的同时实则是一种文化的‘误读’。在这里,在各种专业‘学术’问题纠缠中,潜藏在各种价值判断的底层中的,无非是‘整理国故’、‘全盘西化’以及‘中体西用’三种‘原力’的角逐与碰撞。当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在面对不同的社会问题的时候,这种深层次的角力又会以各种问题的变体表现出来。”
际会与误读——中国当代艺术中山邀请展作为主题展最重要的一部分“所关注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的近现代化努力和实践的背景下,视觉艺术对于各个历史阶段中各种社会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表达方式,这些构成了此次展览的外源性思考空间;同时,在文化身份问题的背景下,艺术自身的文化逻辑问题形式语言问题,这些也构成了此次展览的内源性反观式的思考原点。”
此届“艺术未来”具有极高的学术性,除了期望要展示 “何为当代”,还试图去揭示“当代何来”,呈现从中国艺术从现代到当代的历史线索。因此,在主题展中,不仅有“际会与误读: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重构的他者——宋庄青年艺术家群体现象研究展”等反应当代艺术创作现场的展览,还设立了更具历史向度的“想象的异域——近代岭南民居建筑艺术展”,及“启明东方——民国路径与当代方式”。
“启明东方”的策展人是本届“艺术未来”的学术主持胡赳赳,这一部分的展览可以说是整个博览会中时间跨度最大、媒介跨度最大的展览。展览集中了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吴昌硕、林风眠、古元等名家的作品共44幅,其中包括国画、水彩,及版画。同时还展出了当代艺术家尚扬、徐冰、肖鲁的作品与之对话。徐冰为此特别创作了方块字“天下为公”,肖鲁则带来了行为艺术作品《洗钱》。作品无论从时间跨度、内容跨度还是媒介跨度上,都能令人感到中国艺术的碰撞,“这个碰撞是旧学(国故)和新学(西学)之间的激荡。”肖鲁的《洗钱》在“启明东方”中是引人注目的,相对于“对面”的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洗钱》更带有对于现代社会的直观性和讽刺性,也让观众产生更直接和更深层次的联想。肖鲁认为此次展览是具有学术性和开放性的优秀展览,同时她的作品在展览中在这个地域中,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解读再创造。
“西天取经:未完成的现代性”是博览会的特展之一,以艺术家王迈的装置“西天取经”为支点,探讨中国在“前现代”与“后现代。夹击下的历史处境。“特展”还包括了沈敬东的《国际玩笑》、王劲松的《天问》,以及陈志光的《乌合之众》。
两位国外艺术家的个展也进入“特展”单元,分别为韩国艺术家张伯淳的《东方之物》与捷克艺术家伊瑞(Jiri Straka)的《见微知著》。
张伯淳的作品以麻作为材料,通过对寻常植物的造型,表达对生命和宇宙本质的中级思考: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永恒、物质的“实在”与精神的“虚无”,让观者感受到东方文化的传统及美学的意境。除个展外,还有捷克艺术家的群展“鸿篇巨制——来自布拉格国家美术学院的‘姿态学派’”和“西图东谋——欧洲古典大师油画作品展”。而在院校展区,还有来自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作品。捷克艺术家伊瑞(Jiri Straka)在博览会开幕当日,还带来了行为艺术现场表演《炫耀的抽象》。
《炫耀的抽象》的编排是基于克拉尼图形—一个后巴洛克时期发现的物理学现象。在展场的中央,一个由特殊材料做成的盘子上这些图形逐渐显现。一群演奏家、音乐家,从外层向内层,由最低的到最高的构建了各个层,然后把盘子放在架子上,如演奏管弦乐一般用琴弓在盘子的边缘拉动产生振动,洒在盘子上的花粉会因为盘子的尺寸,形状和振动频率形成图案。而由于这些图形必须以俯瞰的角度才能看到,演奏者制造的来演奏“图形”, 必须登到梯子上才能从上面看见。
“鸿篇巨制”一词双解,是抽象的概念,也是现实的存在。当代艺术界对于 “学派”、 “运动”之的传统概念向有戒心,而这群捷克艺术家偏要反其道而行,决心用他们充分的研究准备、鲜明的艺术立场、独特的艺术风格、精准的艺术呈现、在“宏阔”问题的讨论上掀起一场真正运动来。
现当代以来的中国艺术一直无法摆脱的问题,除了“东”与“ 西”,“新”与“旧”,还面临着“中心”与“地方”问题。而本届“艺术未来”以珠三角各城市为主题的系列展——“反客为主——珠三角当代艺术城市馆群”其中包括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和海口。珠三角城市馆的构想,是第三届中山艺博会的一个独创,是想以此来集结和整合珠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的当代艺术群体和现象,从中来考察中国这一经济最活跃、文化最多样化的区域的当代艺术现状。
由翁奋和张森策展的海口馆感觉跳脱在当代艺术圈之外。翁奋称:“作为中国海南岛上最大的城市,但在地缘与文化上都处在极其偏远之地,当代艺术在此形成的是一种非稳定的非职业的自然野生的常态,在这种混合生长的特征中当代艺术体现了更多的是一种‘存在性’的而非我们常称为‘艺术’的艺术实践,他们的被称为作品的东西和行动更像是生活本有的常态, 艺术的意识形态在这个城市中经常显示出的是这些被自称为艺术家的年轻行动者所显露出的自我存在意义的空间与他们称为艺术的那些东西。”
此次“艺术未来”的珠三角各城市主题展,向观众展示了许多日常在当代艺术圈关注之外的作品。通过作品,让观众去了解这些城市的自我生活构建,矛盾和多面性。同时也为珠三角地区当代艺术实践收集了文献与作品。
对珠三角城市来讲,随着中国的产业结构与格局的调整、制造业向内地转移,寻找产业升级的各种可能性,“腾笼换鸟”早已是摆在面前任务。而艺术的产业力量无疑将会为珠三角地区注入另一种动力,同时成为丰富城市机理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宋庄与中山的际会,“艺术未来·2016(中山)第三届国际青年艺术博览会”也许意味着中国艺术格局的改变已经悄然开始。“艺术未来·2016(中山)第三届国际青年艺术博览会”的开幕仪式上还为肖鲁、隋建国及尚扬颁发了艺术成就奖。这也意味着“艺术未来”中山国际青年艺术博览会将逐步走向更学术、更专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