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要读懂一座城市,除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要看那些历经沧桑的老街老宅。始建于1891年的安达森洋行,是南岸区慈云老街里的历史建筑群。抗战时期,这里曾存放过故宫国宝,被喻为南滨路上的“故宫”,历经百年风雨,如今已破旧蒙尘。
记者昨日从南岸区获悉,安达森洋行修缮现场已启动施工准备,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永和教授主持设计,还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建设故宫学院分院和故宫南迁文物纪念馆。
历史
记录故宫文物南迁传奇
位于南滨路慈云寺旁的安达森洋行,始建于1891年,修建者安达森是瑞典人,洋行主要经营鬃毛和腊肉及百货等。如今这几栋看似破旧的仓库,却流传着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的传奇。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故宫文物被迫南迁。1938年5月,故宫文物全部运到重庆,分三处保藏:第一处为川康银行,现渝中区打铜街邮局大楼二楼仓库,共存放3830箱;第二处是南岸王家沱吉时洋行仓库,存放1814箱;第三处就是安达森洋行的4个仓库,共存放3694箱。
1939年4月,日军飞机反复轰炸重庆。每当天空出现飞机,洋行老板安达森就会安排人员将瑞典国旗挂上房顶以求安全,最终安达森洋行幸免被炸,藏于此洋行的故宫文物因此毫发无损。
现状
现有仓库建筑8座
南滨路是现代与历史的交融之地。历史悠久的巴渝文化、开埠文化、码头文化、抗战遗址如珍珠般遍布沿线。
安达森洋行,就处于南岸区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地带,周边有大量的文物保护建筑及历史风貌建筑,慈云寺、黄锡滋官邸、黄家巷公馆、聚福洋行等老建筑之外,还有缆车道遗迹。
安达森洋行现存仓库建筑8栋,其中4栋建筑为南岸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栋优秀历史建筑和3栋传统风貌建筑,占地10000平方米,仓库面积约2700平方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仓库是人字坡小青瓦屋面,大梁穿斗结构,筑土为墙,石质基座。整个地块风貌破损严重,但建筑大部分还是保留了原有特点。
未来
留住老重庆、引入故宫文化
安达森洋行既是开埠建筑的代表,又是故宫文化的载体。安达森洋行的修缮,既要留住老重庆,也要引入故宫文化。
去年11月,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曾赴安达森洋行现场指导。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永和教授也多次实地考察,提出了文化中心和共享中心的理念。
同时,遵照政府文保等级,制定了保护修缮方针及原则:对文保建筑修旧如旧,对优秀历史建筑修旧如新、对传统风貌建筑则变旧为新。并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建设故宫学院(重庆)分院和故宫南迁文物纪念馆。
阳光壹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将投资3000万元对安达森洋行进行修缮,目前现场已经启动了各项施工准备。未来,市民可以在这里看书画展、听讲座、参加艺术沙龙等,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成为南滨路艺术新高地。
“用”与“看”
修缮后的安达森洋行,8栋老建筑,每一栋的功能不同,分别有南迁文物纪念馆、数字故宫、紫禁书院、休闲工坊等,是一个可以“用”,也可以“看”的博物馆文化区。比如,“用”是指茶室、咖啡吧、餐饮、图书馆、演讲厅等;“看”是指南迁文物纪念馆以及故宫文化、艺术展示等。
“旧”与“新”
历经上百年岁月的安达森洋行,主要建筑的墙面为青砖,红砖柱,内层抹灰,部分轻微残损;基座为石头,且保存完好;结构为砖木结构,立柱为砖,屋架为木桁架式,残损严重。
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观景体验,修缮后观展主线将为青石路面,观赏建筑的主线将为青砖路面。随着阶梯向上,设置景观平台,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观景体验。
根据文保等级不同,8栋建筑的改造程度不尽相同,不同建筑的墙面也将采用砖、夯土、玻璃等不同的改造材料,但建筑结构由木结构统一,屋面则由双坡瓦屋面整合在一起,让历史与现代并重,同时彰显各自特征。其中6号、7号、8号建筑除屋面外,采用全通透的玻璃幕墙,形成3个“亭子”,在“亭子”里能更好地欣赏具有历史感的文保建筑,而且玻璃材质对周边的文保建筑干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