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十八大以来,上海的美术馆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已成为承载城市精神的文化阵地。
如今,业余时间走进美术馆观展、参加各类活动,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生活方式。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10月17日召开的上海市美术馆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获悉,十八大以来,本市美术馆数量从34家上升到78家,增加了130%。上海的美术馆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已成为承载城市精神的文化阵地,为上海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审美素养的观众。
市民观展最爱选周六
上海市民最喜欢看展览的是星期几?通过做大数据分析,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得到了这样有趣的答案——星期六。其次是星期天,再次之是星期五。“看来,周六是大家心情最好的时候,那一天我常常在展厅里,看到精心打扮的观众来欣赏艺术作品,他们也成为美术馆里一道养眼的风景。上海这座城市让我们感到幸福。”
据统计,2012年以来,本市累计举办展览2024项,超过2230万观众走进美术馆,仅2016年就吸引了超过500万观众,较2011年翻了三倍多。今年前三季度,本市美术馆共举办展览483项,教育活动1588场,观众达352万。
展览品质是美术馆的生命线。2012年以来,本市美术馆的145个项目参与文化部组织的各类活动,56项入围、35项获得优秀。四年来,4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总额达340万元。在文化部2016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评选中,上海的美术馆取得了优秀成绩。中华艺术宫的《西学·西行——早期吴作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被评为优秀展览项目。龙美术馆(浦东馆)的“体验红色经典”爱国主义教育项目被评为优秀公共教育项目。在文化部“2016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中,中华艺术宫的《现实的光芒——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研究展》被评为优秀展览。
在刚结束的国庆长假期间,全市共举办展览69项,教育活动212场,参观人次20.8万。这些不断攀升的数字表明,上海的公共艺术空间不断拓展,城市文化氛围愈加浓烈,艺术生态日益活跃,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城市样本。
拓宽美术馆服务边界
如今,上海的美术馆已成为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阵地,在深入挖掘藏品价值和海派美术资源,成为城市精神的展示窗口的同时,美术馆也在积极发展公共教育功能中,不断拓宽美术馆的服务边界。
在美术馆里上美术课,已经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在前不久徐汇艺术馆的“大漆司器——源于生活的漆器艺术展”上,徐汇艺术馆邀请了上海市徐汇区光启小学、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等五所学校的学生,分别来到美术场馆内开设了5堂漆艺课程。孩子们在美术馆的展览氛围中认识漆器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和技艺流变,跟着手工艺人和大师体验漆器制作、学习匠人精神、感受传统工艺的无穷魅力。徐汇艺术馆馆长唐浩透露,2018年的“美术馆里上美术课”活动将结合敦煌乐舞展,以一带一路和非遗为切入点,邀请更多的学校走进美术馆开课。
去中华艺术宫如果只是观看展览,也许已经不够时髦,看演出、听讲座、看电影、赏音乐会已经是这座融多元艺术教育形式于一身的“艺术服务综合体”新的打开方式。在固定开展“上海美术大课堂”艺术普及讲座的基础上,中华艺术宫推出“艺文会”“四季品剧”等跨界高端讲座系列。中华艺术宫教育部副主任朱刚还记得在去年的一场艺文会中,中华艺术宫请来了作家梁文道,走廊、地上都坐满了观众,这在活动中是常见现象。前来讲座的不乏各艺术门类的名家大师,他们的演讲深入浅出,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观察文化本质的途径。“我们希望立足美术,放眼文化教育,不只是关注美术的基础知识和美术欣赏传播,更多是关注背后文化信息的传播,也带给观众文化的提升。”
活化馆藏实现文化惠民
上海的78家美术馆中,民营美术馆占到四分之三,上海也是民营美术馆体系最完备,数量最多的城市。这些美术馆在数量和门类上都极大地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空间布局上覆盖中心城区和部分远郊地区。从观众定位看,既有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有主要服务本地居民的区级美术馆,还有以游客为参观主体的景区美术馆。无论什么时间来上海,都可以在美术馆找到喜爱的展览和活动。
然而,要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必须做好馆藏品的活化和利用。目前,本市美术馆超额24%完成文化部藏品普查工作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并以此为契机,以文化部的展出季项目为基础,率先在国内推出藏品固定陈列区,如中华艺术宫《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之源》、刘海粟美术馆《“再写刘海粟”艺术大展》、朱屺瞻艺术馆《朱屺瞻书画精品展》等。
前不久在多伦现代美术馆开幕的《杨可扬版画展》则是“1+16美术馆资源合作机制”的产物。“1”是指以中华艺术宫为核心的市级美术机构资源;“16”是16个区县的各级各类艺术场馆,以及民营美术馆。这一机制的建立,逐步形成了市区联动、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杨可扬版画展》展出的100余幅杨可扬版画作品来自中华艺术宫的馆藏,但杨可扬的艺术生成于鲁迅所提倡的新兴版画运动,他的文艺观和艺术实践都深受鲁迅这位“旗手”的影响。多伦现代美术馆所在的多伦路,是鲁迅曾经居住和活动过的地方,所以,在这里展出杨可扬的作品,也融汇了美术馆所在区域的文化和历史。通过“1+16”让藏品“动”起来,打破了自身馆藏资源局限和束缚,也在馆际资源的梳理与配送中实现文化惠民目标。
在上海的美术馆展厅里,经常会遇到外地赶来的观众,他们乘坐当天的交通工具往返,只为来这里看一眼自己心仪的作品,和喜欢的艺术家说上几句话。这些大大小小的美术馆,让这座城市充满幸福感。(蒋迪雯 施晨露 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