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艺术节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演出由歌舞《草原欢歌》拉开序幕,悠远的长调、欢腾的歌舞把观众引入“天籁草原”。
内蒙古分会场的设立,将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得到空间和时间的双重延展。
马头琴拉起来,呼麦唱起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专场文艺演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1月13日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将草原的气息带到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就在演出之前,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签约,宣布自2018年起连续三年,每年8月在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期间共同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内蒙古自治区分会场”活动,实现双方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继无锡、宁波、合肥之后,内蒙古自治区将成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第4个分会场。突破长三角,上海国际艺术节将影响力辐射到更广阔的中国。
载歌载舞庆祝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
整场演出分为“天籁草原”“吉祥草原”“祝福草原”三个篇章,可谓是一场内蒙古艺术的全方位展示。“这场演出派出了我们内蒙古文艺界的精兵强将,演出中既有被列为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调、呼麦、马头琴经典,也有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色彩纷呈的灵动歌舞。”内蒙古艺术剧院副院长李强说。
74岁的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登场,用马头琴拉起《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这是蒙古族古老的史诗,被齐·宝力高谱成了马头琴曲。齐·宝力高说,他早在1973年就曾来到上海,与作曲家金复载共同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骏马飞舞》谱曲。除了《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齐·宝力高还带来了马头琴与交响《万马奔腾》,这首由他创作的经典马头琴曲曾在世界各地上演,还曾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昨晚另一位登台的马头琴演奏家是年轻的韩牟人,无论是马头琴与钢琴合奏的世界名曲《查尔达什》还是马头琴与京胡合奏的《夜深沉》,都呈现马头琴这件草原乐器惊人的表现力。齐·宝力高说:“马头琴有头,有了脑袋就有了灵魂,它是蒙古族的精神符号。”
演出中还有不少上海观众熟悉的草原面孔,曾凭借内蒙古民歌《鸿雁》走红中国的内蒙古小伙呼斯楞再次唱起了这首代表作,深受喜爱的歌唱组合吉祥三宝这一次带来鄂温克歌舞《敖鲁古雅》。著名歌唱家廖昌永也来客串,独唱一曲《草原夜色美》。整场演出以交响合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结尾,向观众传递草原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舞蹈演员朱虹说:“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场演出呈现给观众一个繁荣、稳定、现代化的内蒙古。”
艺术节影响力辐射到更远的地方
早在2006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就曾设立以“走近大草原”为主题的内蒙古文化周。不仅有著名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在内的200余名内蒙古艺术家将为上海市民带来精彩的演出,还有100多件内蒙古文物精品来到上海展览。而内蒙古分会场的设立,将把上海国际艺术节丰富的文化资源输送到内蒙古,惠及当地民众。无锡、宁波、合肥几个分会场都在秋天举行,内蒙古分会场却在夏天开启,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得到空间和时间的双重延展。
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自2004年开始成为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草原文化节”推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草原文化风格的优秀作品,为守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造草原文化品牌、促进内蒙古文化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3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内蒙古分会场将在“草原文化节“期间举行,为内蒙古自治区提供国内外优秀剧目、展览等内容推荐目录,丰富其演展节目来源、提升演展节目的艺术结构,满足内蒙古自治区民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当然,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辐射作用,不仅在于输出优质文化资源,也在于提供平台,助力文化的协同发展,并将国内优秀的剧目推介到世界舞台。内蒙古自治区分会场设立后,自治区文化厅将陆续推荐并组织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原创舞台艺术作品和文化艺术类展览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会场进行展演,进一步密切沪蒙两地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内蒙古艺术剧院副院长李强说:“我们非常欢迎上海国际艺术节来到内蒙古,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文艺作品,也希望能借助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平台,让内蒙古的艺术走得更远。”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出席并观摩演出。(作者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