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新年伊始,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三家艺术院校相继公布了2018年招生计划,今年的艺考大幕渐渐拉开。
以往,艺考最让人关注的是表演专业,无数俊男靓女挤独木桥的情形曾让人津津乐道。但今年三家艺术院校均调整了招生计划,北电减少了表演专业招生人数,增设了电影学系评论专业;中戏增设了偶剧戏;国戏首次招收昆曲班,不仅为更多的考生敞开了艺考的大门,也提升了艺考的文化含量。
北电:培养电影评论专业人才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2018年计划招生50人,比去年减少了25人;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计划招生30人,比去年减少了5人。且表演学院新增四试,为面试形式,以便更好地筛选表演人才。此外,北电美术学院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招生人数从去年的50人减少到今年的36人。声音学院的录音艺术(音乐录音)专业、管理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取消。
北电视听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人数则从去年的15人增加至今年的30人。新增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划招生10人;美术学院新增新媒体艺术专业、环境设计专业,计划各招10人;动画学院新增漫画专业,计划招生20人。这些,显然是针对国内文化市场需求而做的调整。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新增电影学系,下设电影学(电影评论)专业,计划招生20人。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电影业发展迅速,但质量却参差不齐,迫切需要专业的高水准的电影评论队伍。北京电影学院开设电影评论专业,有助于提高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观众的鉴赏水平,此举意义重大。
中戏:增设偶剧系与国际接轨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今年招生仍为50人,国内为表演(话剧影视表演)专业25人,另外25人的“2+2”双学位班则与英国盖德霍尔音乐戏剧学院合作。中戏戏剧管理系与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开展“3+2”校际交流项目,学生完成中戏3年学习后,将赴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学习2年,成绩合格者将获中戏学士学位及哥伦比亚学院硕士学位。
引人注目的是,中戏去年新设偶剧系,今年首届计划招收25人。据中戏副院长郝戎介绍,偶剧戏并非木偶剧戏,此“偶”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皮影、木偶等艺术的营养,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艺术。它与国际上通行的偶剧表演形式相吻合,为当今世界上比较主流的人偶共同演出。
据了解,中戏最早于1951年成立木偶戏研究组,2015年成立木偶剧研究中心,2017年设立偶剧系。2006年,我国将木偶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偶剧艺术正式成为国家文化战略重点保护和发展方向。近年来,英国话剧《战马》中文版在国内巡演大获成功,为我国偶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国戏:新设昆曲班扩大非遗剧种数量
中国戏曲学院今年本科招生计划较去年增加了15名。为了满足北方昆曲剧院、北京演艺集团的人才需求,国戏今年将招收昆曲班和北京曲剧班。国戏曾招收过两个北京曲剧班,但昆曲班是第一次。以前北方昆曲剧院曾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办过昆曲班。国戏副院长冉常建认为,作为国家最高戏曲学府,国戏应将视野放眼全国。当下很多剧种的教育体系还都仅仅限于中专以及团带班,从业者的文化理论以及艺术修养有很大局限。国戏新设昆曲班,使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地方剧种的数量进一步扩大,目前达24个,且都是非遗剧种。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我院第一次招收昆曲大班,其中昆曲表演35人、昆曲器乐伴奏8人,表明了学院更加重视百戏之祖昆曲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了昆曲在高等戏曲教育上的地位,其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都非常重要。”国戏表演系主任王绍军介绍说,昆曲班将聘请北昆、南昆的名师名家进行授课,采取2+1+1的方式,即头两年在国戏学习,第三年回所在地学习剧种传统剧目,最后一年回学校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演出,相信这个班将对昆曲特别是北方昆曲的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戏的京剧表演、京剧器乐、戏曲作曲、音乐制作、民族器乐、音乐学、音响艺术设计专业,全部由三试变为两试。而且继续执行免学费政策,京剧表演、京剧器乐、昆曲表演、昆曲器乐、多剧种表演、多剧种器乐、戏曲作曲等均免学费,将政府对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视与扶持落在实处。(作者 苏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