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艺术简历】
吾如仪(艺术别号无弦)著名美术家、书法家、体育家、诗人,当代章草书法名家。
1930年12月生。原籍浙江衢州,出生于江苏南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荣誉委员,荣获“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工作贡献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原国家体委发言人、宣传司司长、中国射箭协会主席、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体育美术促进会会长。曾负责第二、三届全国体育美术展览组织工作,展览在国内外取得积极影响,并得到国际奥委会高度赞誉。受聘多家书画团体和组织名誉会长、艺术顾问;全国体育美术展览评委,荣宝斋精品画廊画家。近年积极推动章草书法艺术,创建北京章草文化艺术院,任院长。
个人擅长彩墨山水花卉画和章草行草书法。书法师从近代章草大师郑诵先。在学习继承前人古章草艺术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章草特色,并将章草笔意融入行书之中。让更多人容易识别、体会和欣赏章草的妙处。他的画尤其是彩墨花卉、山水已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立独特吾氏风格。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华君武称赞其艺术,“从构图、造型和设色等方面都已脱出前人窠臼和突破旧的束缚,与众不同、与一般时尚不同,有自己的独特格调”,“很有趣味”;著名美术家钱绍武赞其“书画皆精”,“博采众长而不拘一格,格调高尚,不同流俗,出自性灵,一片天真,处处给人以创意的惊喜”;赞其彩墨荷是“自古至今第一个取此画法”;并评其书法是“体兼南北,融汇古今,卓然成家”;原中国美协书记、著名美术评论家雷正民赞他的作品“既是中国传统的写意画文人画,有书法修养和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笔墨功夫很深,又有现代审美观念,综合了西方以及其他方面很多东西,每幅作品都是有感而发,充满了感情。他的画好像无法无天,但仍然有规律在内,可说是随心所欲而有矩”。
作品曾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和国内多次展出。其中1996年在日照和刘海粟夫人夏伊乔举行书画联展;2007年九、十月先后在荣宝斋和家乡浙江衢州举行书画展,反响强烈。多次获各类书画大赛金奖、特别荣誉奖。被有关组织评为“2000年中国百杰画家”、“新世纪书画四百家”之一。
出版有《吾如仪书画集》、《吾如仪书画》、《美术家吾如仪》、《无弦杂弹》、《净幽集》(荷、兰专辑)。
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协创作中心以及多家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收藏。
读吾如仪先生章草感悟篇
杨再春(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吾如仪先生八十多岁高龄,仍旧老样子每日课书不缀,令我七十有二者愧颜呵!吾先生与我同为一位尊师郑诵老,然而吾先生没有拘泥老师门下所习,而是另辟新径,把章草加入更多今草内容甚至掺入行楷书。如“神龟虽寿”篇中之“千、士、但”字。当然也有大开张的章草书如“千山鸟飞绝”篇中之“万”字大胆夸张。多字大幅作品更彰显了吾先生老来少年狂气度,我钟爱“沁园春·雪‘”和“众鸟高飞尽”两幅作品,洒洒扬扬,不拘一格,一气呵成。通篇不板滞有飞动;无浓墨有飞白,能感受到作者的笔在游走过程和情感的激扬。我常对书友们讲,行草书是表现创作者灵感与悟性的,不同于篆、隶、楷书表现形式。读吾先生章草静听先生心语,品味先生心绪是享受呵!
美术、书法名家论吾如仪(无弦斋主)书画艺术
华君武(当代杰出美术家、漫画大师):
1994年为《吾如仪书画集》题词中说:他的画已脱出前人窠臼,从构图、造形、和设色方面都在突破旧的束缚,显然有自己的格调。他的书法,是临过碑帖的,但不是学颜随颜,临柳仿柳,而有自己的融会处。古今不少书画家,功力不可谓不厚,但习惯萧规曹随,终于无成。因此创造性无论对于书画艺术乃至其它事业,都是十分宝贵的。
2001年看《吾如仪书画》册子后说:字好,画好,题款也好。有几幅画画得很有趣味。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这就好。越是有框框越是不行。现在画花鸟的,已形成一个套套,内容、形式都差不多。齐白石就不大重复已有的一套,所以大家喜欢。你的思路很对,就是要不断开拓新的内容、形式和画法。
钱绍武(当代雕塑大家、著名美术家、书法家、美学理论家):
在所著专文中说:如仪兄在长期从事我国体育工作的同时,对书法、国画情有独钟,出乎心性,不求名利。因此形成两大特色:一是格调高尚,不同流俗;二是自由自在,没有包袱。他没有某些成名画家的种种顾忌,却有专业画家的热忱和专注。他可说什么都学,毫无成见,也可说什么都不学,任凭自己的情趣。他的书画都是信手拈来,一片天真。
我们先来看他的书法。中国书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它的基础当然是汉字,但已不仅表示出汉字的内容,而是直接抒发作者的全部思想感情。汉代的杨雄称之为“心划”……书法和绘画不同,它并不模仿客观世界的表面现象,而是通过书法本身的规律直接传达自己的内在情感。正因为如此,按艺术的原理而论,中国书法实在是“表现主义”的渊源所在。
如仪兄正是从这个根本因素出发从事自己的书法活动。我们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已看不出他是属于哪家哪派,也看不出他是帖学还是碑学。他的书法可说是体兼南北,融汇古今,卓然成家。只要抖开他的书法卷轴,就会立刻被他的突出个性所感染。有的奇峭矫矢,有的古拙幽深,有的疏散流走,有的清雅淡泊,无不流自胸臆,出自性灵。他总是紧紧把握住自己的原则:“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虽然出人意表,妙趣横生,但毫无矫揉造作、故弄玄虚之处。他只是在探索着、琢磨着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心灵实质和充分倾注自己的感情。于是他又产生了另一过人之处,就是“生涩”“不稳”。昔人谈清代末年的大书法家沈曾植,就说:“妙就妙在不稳”。这“生涩不稳”好像是个贬词,其实却是极好的艺术品质。说明作者正在探索,正在创造,正在无可依傍之时,正处于失败和成功之间,正在“七分把握”的基础之上进入“三分冒险”的阶段。这才恰恰是最可贵的“创造”状态。“艺术”最怕“已有十分把握”,说明已到了圆熟之境,已到了自己模仿自己,已到了凭惯性行动办事,也就宣布了艺术的死亡。而如仪兄的“非专业性”恰好保证了他的这一优势。让我们诚心诚意地为他这“生涩、不稳”而叫好!
我们再来欣赏如仪的画。他的画和他的书法完全是一个路子,也是“新而不新,不新而新,新而不怪”。既博采众长,广收富养,又不拘一格,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处处能给人以“创意”的惊喜……他的画总在不断探索新的追求,力戒“千人一面、千画一面”。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常能得到“文不按古,我自为我”的启迪和“奇文共欣赏”的乐趣。他自己曾经说过:“搞艺术就要大胆去闯,探索是最大之乐趣,宁可让人说我的东西不成熟,也不愿沉沦于一成不变、死水一潭”。他这种心态我是十分赞赏的。
又说:你这幅墨底莲蓬真好!自古以来第一个取此画法,格调高。几幅书法都好,毛主席沁园春词章草老辣,气韵很好。
雷正民(原中国美协书记、著名美术家、美术理论家):
吾如仪同志这个展览确实称得上是一个精品展。1、既是中国传统的写意画、文人画系列,又包含了许多新的东西,打破了原来老的一套。有现代审美观念的东西在内。中国传统画讲究有感而发,他每幅画都是有感而发,充满了他的情感,而不是玩技巧。2、他的画是综合性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需要就予以结合、综合起来。出来的东西很新。虽没有经过专业学习,但功夫很深。有书法的修养和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笔墨功夫很深,又结合了西方很多东西。他已成为了真正的专业画家。画面处理很合适。如这幅墨荷,有笔墨。有光线,算得是杰作。这种画法,一些美院出来的也搞不出这样味道。他的画好像无法无天,但仍然有规律在内,可说是随心所欲而有矩。展览非常成功。从他的作品中可学到很多东西。
周志高(中国书协理事、原《中国书法》杂志和《书法》杂志主编、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他的书法和绘画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他的画和书法都能不拘一格,敢于创和闯。如他这幅毛主席词采桑子,很精彩,浓淡枯湿,在章法布局上变化多端,如乱石铺街。近八十岁的人,十八岁的心态,很可贵。他的书法作品风格多样,比如他的章草是跟郑诵先学的,郑的章草堪称大家,现在写章草的很少,他若能在章草方面更上一个台阶,进一步突破,将了不起。
汪易扬(著名美术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编审):
他是从已知的法外和未知的法中再求法。思维上不断思考,积累了很多东西。没有旧的束缚,放开手脚探索,综合大家的东西,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己的面目。他的东西厚重,耐看,有品味。他的画有的清晰,有的蒙胧,但都很有味。构图上自有主张而又合情合理,如这幅梅之韵,错落有致,打破了前人画梅的格局。他不是玩技巧,而是从美学上、哲理上思考、探索。从他身上学到东西。
郑竺三(著各美术理论家,浙江博物馆画院副院长):
如仪兄的书画境界高,他有着大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练;他的人品、学识、修养、情趣,都决定了他的艺术境界。就以书法言,他的用笔相对比较柔和。不深懂此道者会误觉其“软”。但真正细细体味,他的字恰恰是“绵里藏针”,外柔内刚。这比起那些表面使强的字不知要高明了多少。他兼有北方的大气和南方的内涵。他的东西就是有境界,有品味,有格调。那是历尽沧桑后,心境升华的表现。所以说,他的东西确实已是“人书俱老”。这不是简单说一个年龄和字的老练。那样认识就表面化了。而是他对于人生的理解,以及将这种理解融于书画之中。他的画始终追求似与不似间,以神为上。他确已渐渐到了随心所欲的界地。就如华君武说的,想怎么画就怎么画;钱绍武说的,信手拈来,一片天真。他学过《易经》,懂得将“易”的道理融进书法和绘画。他无论书法还是绘画,都很有内涵。他是在写“心”画“心”。